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涉及農業機械自動化領域。該裝置包括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工作時,可移動式種子刷沿種子盤橫軸方向自動往返運動,從而使精密播種機種子盤內的種子均勻分布。其優點是:操作簡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高,能夠保證精密播種機的吸種率。
【專利說明】—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的精密播種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吸振動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機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播種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播種機則是實現機械化精密播種的核心部件。近年來,我國超級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與常規水稻相比較,超級稻具有株型高大、莖桿粗壯、分粟力強、穗大粒多等優點,均采用稀疏種植,有利于分粟發生和單株生長,形成高產群體結構,平均比常規稻每畝少栽5000?7000穴。這對播種育秧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播種精度由3?5粒/穴提高至I?2粒/穴,精密播種已成為現代播種技術的主要特征。田間育秧氣吸振動盤式精密播種機是利用種盤振動使物料形成“準流體”,使種子相互分離,以便氣力吸種部件完成精密播種。精密播種機工作過程中,需要加種箱不斷定量加種。加種箱設置在種子盤兩側,加種后,種子分布在種子箱兩端,種層厚度不均勻,影響種子的“沸騰”運動,不利于吸種。需要一套種層均勻控制裝置,使加種后種子盤內的種層厚度恢復到均勻狀態,以利于吸種運動的進行。
[0003]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工作時,伺服電動機帶動可移動式種子刷沿種子盤橫軸方向自動往返運動,從而使精密播種機種子盤內的種子均勻分布。該種層均勻控制裝置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可靠,為實現氣吸振動盤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提供條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可實現種子盤內種子均勻分布的功能,能夠滿足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精密播種的要求。
[0005]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由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組成,
[0006]所述的種子刷驅動組件由電機緊固件10、圓柱滾子軸承13、鏈輪一 15、傳動鏈16、中心軸17、絲杠19、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伺服電動機23、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鏈輪二 28、中心鏈輪29、第二絲杠30、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組成;
[0007]電機緊固件10與伺服電動機23連接,伺服電動機23的輸出軸通過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與中心軸17相連,中心軸17與中心鏈輪29連接,鏈輪一 15、中心鏈輪29、鏈輪二28通過傳動鏈16組成鏈傳動系統,所述的中心鏈輪29轉動時能夠通過傳動鏈16帶動鏈輪一 15、鏈輪二 28同步轉動;鏈輪一 15與絲杠19連接,鏈輪二 28與第二絲杠30連接,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平行設置,絲杠19兩端分別連接圓柱滾子軸承13和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第二絲杠30兩端分別連接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和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 ;
[0008]所述的可移動式種子刷18由螺母34、移動板36、第二螺母39、連接架II 41、尼龍刷42、連接架I 43組成;[0009]移動板36兩端分別與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固定連接,移動板36與連接架I 43相連,連接架II 41固定設置在連接架I 43下部,尼龍刷42固定在連接架II 41的底部;
[0010]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的連接方式是: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分別套于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上,當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轉動時,能夠驅動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移動,從而帶動可移動式種子刷18沿絲杠19、第二絲杠30的軸向運動。
[0011]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12](I)均勻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控制精度高。
[0013](2)將剪切銷安全聯軸器運用到均勻裝置中,使裝置出現故障時,不會損壞,增加了均勻控制裝置的可靠性。
[0014](3)可通過伺服電機控制可移動式種子刷的移動速度、往返次數等運行參數,使裝置人性化,能夠提高操作人員的舒適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氣吸振動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機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鏈傳動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可移動式種子刷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吸種盤、2—豎直單軌道絲杠螺母傳動系統、3—L形連接架、4—水平單軌道絲杠螺母傳動系統、5—加種箱、6—電機緊固件連接孔、7—振動電機、8—導種管、9一種子盤、10-電機緊固件、11-緊固螺釘、12—金屬限位卡片、13—圓柱滾子軸承、14—軸承緊固件、15—鏈輪一、16—傳動鏈、17—中心軸、18—種子刷、19—絲杠、20—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1-第二軸承緊固件、22-第二金屬限位卡片、23-伺服電動機、24-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5-第三金屬限位卡片、26-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7-第三軸承緊固件、28—鏈輪二、29—中心鏈輪、30—第二絲杠、31—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2—第四軸承緊固件、33—第四金屬限位卡片、34—螺母、35—螺栓、36—移動板、37—第二螺栓、38—第二螺栓、39-第二螺母、40-第四螺栓、41-連接架I1、42—尼龍刷、43-連接架1、44一第五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本專利的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是應用于氣吸振動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機的一個部件。
[0022]圖1是氣吸振動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機結構示意圖,圖1中虛線框為本專利的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的安裝示意位置,氣吸振動式田間育秧精密播種機的核心部件是氣吸振動式播種裝置。氣吸振動式播種裝置由吸種部件和振動部件兩部分組成。吸種部件主要由吸種1、氣室、轉換開關、吸氣管和氣泵電機等組成。吸種盤I上設有與育秧盤相匹配的吸種孔。振動部件由種子盤9、振動電機7、振動彈簧和播種架等組成。機械振動式氣吸播種裝置采用的是偏心式機械激振結構,由振動電機7配合一套曲柄連桿式往復運動機構來實現種子盤9的振動。精密播種裝置的播種過程如下:啟動振動電機7,選擇合適的振動參數,使種子盤9內的種子相互分離,呈“沸騰”運動狀態,以利于吸種盤I吸種。吸種時,通過豎直單軌道絲杠螺母傳動系統2和水平單軌道絲杠螺母傳動系統4將氣力吸種部件移動到種子盤振動臺正上方,調節氣力吸種部件的轉換開關(完成氣路轉換的裝置),使氣源和氣室接通(吸氣管與氣泵電機的進風口聯接),氣室形成負壓,拋起的種子在氣力作用下,被吸附在吸種盤I上均布的吸種孔上;吸種后將吸種盤I移動到導種管8上方適當位置,調節轉換開關,使氣室與氣源通路切斷,同時氣室與大氣相通,迅速釋放負壓,產生正壓,種子靠氣室正壓和自身重量經導種管8落入育秧穴盤,實現對靶精播。
[0023]本專利的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由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組成,以下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例的結構詳細說明。
[0024]如圖2所示,所述的種子刷驅動組件由電機緊固件10、圓柱滾子軸承13、鏈輪一
15、傳動鏈16、中心軸17、絲杠19、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伺服電動機23、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鏈輪二 28、中心鏈輪29、第二絲杠30、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組成。
[0025]可移動式種子刷安裝在種子盤9上方,與種子盤9平行;電機緊固件10右端通過緊固螺釘11與伺服電動機23相連,電機緊固件10左端通過螺栓與播種機機架上的電機緊固件連接孔6相連,電機緊固件10將伺服電動機23固定在播種機機架上;伺服電機驅動器與伺服電動機23相連,伺服電機驅動器輸出端接伺服電動機23輸入端;伺服電動機輸出軸通過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與中心軸17相連,中心軸17經平鍵與中心鏈輪29連接,中心軸17的中心線與種子盤8的橫向中心線平行;伺服電動機23、伺服電動機輸出軸、中心軸17和中心鏈輪29四者中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鏈輪一 15、中心鏈輪29、鏈輪二 28和傳動鏈16組成鏈傳動;鏈輪一 15經第二平鍵與絲杠19連接,絲杠19與螺母34配合連接,形成絲杠螺母傳動;絲杠19的中軸線與種子盤8的底面平行;絲杠19兩端分別與圓柱滾子軸承13和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配合,圓柱滾子軸承13與軸承緊固件14焊接,軸承緊固件14設置在播種機機架上;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與第二軸承緊固件21焊接,第二軸承緊固件21設置在播種機機架上;絲杠19末端分別設置一個圓形限位卡片,即金屬限位卡片12和第二金屬限位卡片22,金屬限位卡片12和第二金屬限位卡片22用于限制絲杠19的軸向移動;金屬限位卡片12、圓柱滾子軸承13、鏈輪一 15、絲杠19、螺母34、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和第二金屬限位卡片22七者中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鏈輪二 28經第三平鍵與第二絲杠30連接,第二絲杠30與第二螺母39配合連接,形成絲杠螺母傳動,第二絲杠30與絲杠19平行設置,第二絲杠30的中軸線與種子盤8底面平行;第二絲杠30兩端分別與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和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配合,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與第三軸承緊固件27焊接,第三軸承緊固件27設置在播種機機架上;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與第四軸承緊固件32焊接,第四軸承緊固件32設置在播種機機架上;第二絲杠30末端分別設置一個圓形限位卡片,即第三金屬限位卡片25和第四金屬限位卡片33,第三金屬限位卡片25和第四金屬限位卡片33用于限制第二絲杠30的軸向移動;第三金屬限位卡片25、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鏈輪二 28、第二絲杠30、第二螺母39、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和第四金屬限位卡片33七者中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0026]如圖3所示,鏈輪一 15、中心鏈輪29、鏈輪二 28和傳動鏈16組成鏈傳動。
[0027]如圖4所示,所述的可移動式種子刷18由螺母34、移動板36、第二螺母39、連接架II 41、尼龍刷42、連接架I 43組成。
[0028]種子刷18的移動方向與中心軸17的中軸線方向平行;移動板36兩端分別與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焊接,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沿移動板36中軸線對稱布置;移動板36通過螺栓35、第二螺栓37、第三螺栓38與連接架I 43相連,螺栓35、第二螺栓37、第三螺栓38沿移動板36中軸線對稱布置;連接架I 43與連接架II 41通過第四螺栓40和第五螺栓44固定連接,第四螺栓40和第五螺栓44對稱布置;尼龍刷42通過強力膠與連接架II 41相連,尼龍刷42與種子盤8內種子相接觸。
[0029]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的連接方式是: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分別套于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上,當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轉動時,能夠驅動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移動,從而帶動可移動式種子刷18沿絲杠19、第二絲杠30的軸向運動。
[0030]本專利產品可配合觸摸屏連接PLC控制器進行控制,觸摸屏輸出端接PLC控制器輸入端;PLC控制器輸出端接伺服電機驅動器輸入端。
[0031]種層均勻控制裝置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0032](I)根據種層厚度,安裝系統至尼龍刷42處于合適的高度。
[0033](2)通過觸摸屏設定伺服電動機23的轉速,種子刷18的移動距離以及均勻裝置一次工作過程中,種子刷18的往返次數。
[0034](3)加種箱加種完成后,PLC控制器自動啟動均衡裝置。種子刷18按照設定的參數,從左往右往返移動,使種層厚度恢復到均勻狀態。
[0035](4)均勻裝置工作結束后,PLC控制器控制播種機繼續進行吸排種運動。
[0036]基于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能夠使加種后的種層厚度恢復到均勻狀態,使播種機能夠高質量、可靠地工作,為實現氣吸振動式精密播種提供條件,該裝置還可以應用于其他均勻物料厚度的場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式的種層均勻控制種子刷裝置,其特征在于:由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組成, 所述的種子刷驅動組件由電機緊固件(10)、圓柱滾子軸承(13)、鏈輪一(15)、傳動鏈(16)、中心軸(17)、絲杠(19)、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伺服電動機(23)、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鏈輪二(28)、中心鏈輪(29)、第二絲杠(30)、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組成; 電機緊固件(10)與伺服電動機(23)連接,伺服電動機(23)的輸出軸通過剪切銷安全聯軸器(24 )與中心軸(17 )相連,中心軸(17 )與中心鏈輪(29 )連接,鏈輪一(15)、中心鏈輪(29),鏈輪二( 28 )通過傳動鏈(16 )組成鏈傳動系統,所述的中心鏈輪(29 )轉動時能夠通過傳動鏈(16 )帶動鏈輪一(15 )、鏈輪二( 28 )同步轉動;鏈輪一(15 )與絲杠(19 )連接,鏈輪二(28 )與第二絲杠(30 )連接,絲杠(19 )與第二絲杠(30 )平行設置,絲杠(19 )兩端分別連接圓柱滾子軸承(13)和第二圓柱滾子軸承(20),第二絲杠(30)兩端分別連接第三圓柱滾子軸承(26 )和第四圓柱滾子軸承(31); 所述的可移動式種子刷(18)由螺母(34)、移動板(36)、第二螺母(39)、連接架II (41)、尼龍刷(42)、連接架I (43)組成; 移動板(36)兩端分別與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固定連接,移動板(36)與連接架I(43)相連,連接架II (41)固定設置在連接架I (43)下部,尼龍刷(42)固定在連接架II (41)的底部; 種子刷驅動組件和可移動式種子刷(18)的連接方式是: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分別套于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上,當絲杠(19)與第二絲杠(30)轉動時,能夠驅動螺母(34)和第二螺母(39 )移動,從而帶動可移動式種子刷(18 )沿絲杠(19 )、第二絲杠(30 )的軸向運動。
【文檔編號】A01C7/04GK203735046SQ20132053293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陳進, 李建華, 李耀明, 龔智強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