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筒式蒸洗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筒式蒸洗機,包括外筒、內筒、進水管以及蒸汽管,內筒同軸地且可繞軸線轉動地套設在外筒內并且與外筒的內側之間形成有間隙,外筒兩端設置有端蓋封閉,所述內筒筒壁上開設有篩孔,所述進水管與蒸汽管分別一端外露于外筒,另一端穿過端壁伸入所述間隙內軸向地延伸,所述進水管于間隙內的一段開設有若干噴嘴。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通過進水管進水,水汽從噴嘴噴出,內筒配合轉動,水液穿過篩孔對內筒內的物料進行充分清洗,清洗效果好,且水液得到充分利用,節省了水資源;通過蒸汽管導入蒸汽,可對清洗后的容置在內筒內的食材進行蒸煮;集清洗和蒸煮功能于一體。
【專利說明】滾筒式蒸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醬料加工前處理的一種滾筒式蒸洗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傳統的食品加工行業,特別是需要蒸煮的食品加工行業,例如醬料生產行業,目前傳統做法是:1.采購回來的原材料(如辣椒干)放到一個大的水池,加入100度的開水,進行浸泡12小時,把辣椒干充分軟化,然后清洗。2.采用清洗機加隧道蒸煮爐結合,通常是通過兩臺或多臺設備搭配串聯達到清潔、蒸煮的功能。例如,用一臺氣泡清洗機將食品材料洗干凈后,通過輸送帶送進隧道爐內進行蒸煮,通過長時間蒸煮后才被輸送帶送出。以上第I種做法,缺點是浪費時間,需要提前12小時把物料預先浸泡處理,不能根據生產要求臨時加大處理量。第2種做法雖然提高了此類食材加工的效率,但卻存在清洗效果不佳,水資源浪費明顯、蒸汽散失較多且蒸煮時間長耗能大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有必要設計一種清洗效果佳、水資源浪費少、集清洗與蒸煮一體的滾筒式蒸洗機。
[0004]一種滾筒式蒸洗機,包括外筒、內筒、進水管以及蒸汽管,內筒同軸地且可繞軸線轉動地套設在外筒內并且與外筒的內側之間形成有間隙,外筒的兩端設置有端蓋封閉,所述內筒的筒壁上開設有篩孔,所述進水管與蒸汽管分別一端外露于外筒,另一端穿過端蓋伸入至所述間隙且內軸向地延伸,所述進水管與蒸汽管在間隙內的一段上開設有若干噴嘴。
[0005]進一步地,所述外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上設置有上落料門與下卸料門,筒體上還設有鎖緊氣缸與開門氣缸,上落料門與下卸料門的打開或關閉通過鎖緊氣缸配合開門氣缸控制。
[0006]進一步地,所述筒體上設置有壓力表、安全閥以及放氣閥。
[0007]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表具有上、下限電接點,上、下限電接點對應控制所述鎖緊氣缸的動作。
[0008]進一步地,所述蒸汽管上設置有電磁閥,電磁閥根據壓力表的壓力控制導通,壓力表的上限電接點導通時,蒸汽管的電磁閥關閉。
[0009]進一步地,所述滾筒式蒸洗機包括一支撐架,所述支撐架支撐所述外筒,支撐架設置在所述下卸料門的一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與蒸汽管分別設置在外筒的兩端,進水管與蒸汽管分別具有一外露段以及與外露段垂直連接的一內置段,外露段外露在外筒的端蓋外側,所述內置段容置在所述間隙內且位于內筒的頂側,內置段上開設有若干所述噴嘴。
[0011]進一步地,所述內筒內固設有結構架,結構架包括徑向及軸向的若干結構條。[0012]進一步地,所述內筒通過一電機帶動繞軸線轉動。
[0013]進一步地,所述外筒的端蓋上分別安裝有軸承,所述電機安裝在其中一端蓋的外偵U,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一連接軸,該連接軸位于外筒與內筒的軸心線上,且連接軸的兩端安裝在端蓋上設置的軸承上,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結構架的徑向結構條且與徑向結構條固接。
[0014]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通過進水管進水,水汽從噴嘴噴出,內筒配合轉動,水分穿過篩孔對內筒內的物料進行充分清洗,清洗效果好,且水分得到充分利用,節省了水;通過蒸汽管導入蒸汽,可對清洗后的容置在內筒內的食材進行蒸煮;可集清洗和蒸煮功能于一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滾筒式蒸洗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所示的滾筒式蒸洗機的剖視示意圖;
[0017]圖3是圖1所示的滾筒式蒸洗機的進水管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圖1所示的滾筒式蒸洗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0]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滾筒式蒸洗機,包括外筒10、內筒20、進水管30以及蒸汽管40,所述外筒10兩端封閉,所述內筒20套設在外筒10內并與外筒10的內側間形成間隙201,所述進水管30與蒸汽管40分別穿過外筒10的端部進入所述間隙201內。
[0021]所外筒10包括筒體11及設置在筒體11兩端的端蓋12。所述筒體11上設置有上落料門111與下卸料門112。上落料門111與下卸料門112關于筒體11的軸線對稱。上落料門111用以打開置入食材至筒體11內,下卸料門112用以打開供食材取出或水液流出。
[0022]結合參閱圖4,筒體11上還設有鎖緊氣缸113與開門氣缸114,用于控制上落料門111與下卸料門112的打開與閉合。本實施例中,鎖緊氣缸113與開門氣缸114分別為兩個,其中一鎖緊氣缸113配合一開門氣缸114控制上落料門111的打開與閉合,另一鎖緊氣缸113配合另一開門氣缸114控制下卸料門112的打開與閉合。
[0023]此外,筒體11上還設置有壓力表115、安全閥116以及放氣閥117。通過設置壓力表115、安全閥116與放氣閥117,以保障筒體11內的氣壓安全。其中,壓力表115具有上、下限電接點,上、下限電接點對應控制鎖緊氣缸113的電磁閥的導通。具體為,當筒體11內有壓力時,壓力表115的下限電接點無法導通而致使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的鎖緊氣缸113的電磁閥不動作、開門氣缸114也不動作,故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無法解鎖,也就是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不會帶著壓力開啟而發生安全事故,而正常開啟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時,需提前通過放氣閥117將筒體11內的蒸汽排放完畢。在通過蒸汽管40往筒體11內注入蒸汽時,當蒸汽壓力大于筒體11內的工作壓力時安全閥116將動作放氣,并且當蒸汽壓力達到壓力表115的上限,其上限電接點導通而給出的信號使蒸汽管電磁閥411關閉,從而保證筒體11內的壓力永遠不會超出其最大工作壓力,保障滾筒式蒸洗機使用的安全性。
[0024]所述端蓋12用以封閉筒體11的兩端,端蓋12可相對筒體11開啟,以便于內筒20的裝配。
[0025]圖2中,所述內筒20同軸地且可繞軸線轉動地套設在外筒10內并且與外筒10的內側之間形成有間隙201。所述內筒20包括筒壁21以及形成在筒壁21兩端的端壁22。所述筒壁21上開設有篩孔(圖未示),使得間隙201內進水管30的水分可穿過篩孔進入內筒20內,或者蒸汽管40的蒸汽可穿過篩孔進入內筒20內。所述筒壁21可為篩網板構成。所述筒壁21上開設有進料門以及出料門(圖未標),進料門位置與尺寸對應所述上落料門111,通過打開進料門可往筒壁21內置入食材;出料門位置與尺寸對應所述下卸料門112,通過打開出料門可將筒壁21內的食材卸出。所述端壁22可與筒壁21—體地形成,可為實體板或具有篩孔的板體。
[0026]所述筒壁21內固設有結構架23,結構架23包括徑向及軸向的若干結構條,徑向結構條兩端固接在筒壁21內側,軸線結構條兩端固接至兩端壁22上,如此可加固筒壁21。
[0027]所述內筒20通過一電機24帶動繞軸線轉動,所述電機24安裝在一端蓋12外側,電機24的輸出軸與一連接軸25連接,所述連接軸25穿過外筒10的一端蓋12、內筒20的兩端壁22延伸至外筒10的另一端蓋上。該連接軸25位于外筒10與內筒20的軸心線上,且連接軸25的兩端通過安裝在端蓋12上的軸承的內環配合。所述連接軸25穿過所述徑向結構條且與徑向結構條固接,如此,電機24的輸出軸旋轉時,帶動連接軸25旋轉,從而帶動內筒20繞軸線轉動。連接軸25與端蓋12上的軸承的內環配合,不會帶動軸承的外環轉動,因此電機24的輸出軸旋轉不會帶動外筒10轉動。可以理解,連接軸25亦可通過與內筒20的端壁22固接而帶動內筒20轉動。
[0028]請參閱圖3,所述進水管30安裝在所述外筒10的一端,進水管30包括一第一外露段31以及與第一外露段31垂直連接的一第一內置段32。第一外露段31外露在外筒10的端蓋12外側,所述第一外露段31用以連接外部供水源,第一外露段31上設置有第一電磁閥311,以控制水的流量。所述第一內置段32容置在所述間隙201內位于內筒20的頂側且延伸至鄰近另一端蓋12。所述第一內置段32上開設有若干第一噴嘴321,若干第一噴嘴321朝向所述內筒20頂側且等間距排布。如此,在進水管30進水后,可對內筒20內的食材進行噴洗。
[0029]所述蒸汽管40結構與所述進水管30結構大致相同,安裝在所述外筒10的另一端,其包括一第二外露段41以及與第二外露段41垂直連接的一第二內置段(圖未示)。所述第二外露段41外露在外筒10的端蓋12外側,所述第二外露段41用以連接外部蒸汽源,第二外露段41上設置有第二電磁閥411,用以控制蒸汽的流量。第二電磁閥411可根據壓力表115的壓力控制導通,如壓力表115的上限電接點導通時,給出的信號使蒸汽管電磁閥411關閉。所述第二內置段容置在所述間隙201內位于內筒20的頂側且延伸至鄰近另一端蓋12。所述第二內置段上開設有若干第二噴嘴(圖未示),若干第二噴嘴朝向所述內筒20頂側且等間距排布。如此,在蒸汽水管40接通蒸汽后,可對內筒20內的食材進行蒸煮。
[0030]請結合參閱圖4,所述滾筒式蒸洗機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架50,所述支撐架50支撐所述外筒10,且支撐架50在下卸料門112的一側。[0031]使用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時,清洗食材時,將外筒10的上落料門111以及內筒20的進料門打開,往內筒20內置入食材后關閉,并將下卸料門112打開,然后啟動第一電磁閥311往進水管30注水,同時啟動電機24帶動內筒20旋轉,如此,水液從進水管30的第一噴嘴321噴出,噴向內筒20筒壁21,水液經過筒壁21上的篩孔進入內筒20內,從而對食材清洗。通過電機24帶動內筒20慢速旋轉,可使物料均勻清洗干凈。清洗后的水液經過筒壁21上的篩孔,并從外筒10的下卸料門112流出。
[0032]蒸煮食材時,將外筒10的上落料門111以及內筒20的進料門打開,往內筒20內置入食材后關閉,然后啟動第二電磁閥411往蒸汽管40內注入蒸汽,同時啟動電機24帶動內筒20旋轉,蒸汽從蒸汽管40的第二噴嘴散出,容置在外筒10內并穿過篩孔進入到內筒20內,從而對食材進行蒸煮。通過電機24帶動內筒20慢速旋轉,可使物料蒸煮加熱均勻。蒸煮一定時間后,關閉第二電磁閥411,待外筒內10蒸汽減少,氣壓至常壓時,可打開內筒20的出料門以及外筒10的下卸料門112,從而蒸煮后的食材可卸出。
[0033]在打開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時,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在鎖緊氣缸113解鎖后可以通過開門氣缸114把門蓋打開,從而實現本滾筒式蒸洗機自動化裝投料,自動化程度高。
[0034]在蒸煮過程中,通過第二電磁閥411向外筒10內注入蒸汽,當蒸汽壓力大于工作壓力時安全閥116動作放氣,并通過壓力表116的上限電接點導通而給出的信號使第二電磁閥411關閉從而保證外筒10內的壓力永遠不會超出其最大工作壓力。當外筒10內的有壓力時,壓力表116的下限電接點無法導通而致使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的鎖緊氣缸113的電磁閥不動作、開門氣缸114也不動作,故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無法解鎖,如此,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不會帶著壓力開啟而發生安全事故,正常開啟上落料門111或下卸料門112時,放氣閥117需將外筒10內的蒸汽排出至外筒10內氣壓為常壓。因此,本滾筒式蒸洗機安全可靠性高。
[0035]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屬于壓力容器類設備,該設備擁有對食品清洗、蒸煮的功能。特別適用于對食品需要蒸煮的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和配餐公司。該設備可實現微電腦全自動控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達到既節省能源也節省時間與人力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是一種能集深度清洗和快速蒸煮功能于一體的食品蒸煮加工設備,不但效果好,效率高,水用量、熱散失較小。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通過在外筒(相當壓力容器罐內)裝有一個可旋轉的內筒,而且在筒罐內裝有噴水管可對食品噴射清洗,裝有蒸汽管可對食材蒸煮,性能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高,集清洗、蒸煮于一體的多功能設備。
[0036]尤其,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的優點體現在:1)、集清洗、蒸煮于一體的自動化設備,與多機組裝的生產線相比該機占地面積少,在相同產量的前提下,一般的隧道爐有約十米長,而該機長度僅2米,故在材料方面較為節省,因而成本低。2)、由于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采用密封筒式設計,是壓力容器罐,可以承受較高的蒸汽壓力、溫度高,故蒸煮時間較短,把傳統處理時間由12小時縮短到30分鐘。而隧道爐一般是常壓較多,溫度不高,故蒸煮時間較長。而其他反應釜又不能實現全自動開啟釜(罐)蓋,無法實現自動化生產。3)、本實用新型滾筒式蒸洗機的裝料的內筒可以邊旋轉邊噴水,在較短的時間內清洗干凈物料,故省水;緊湊桶式設計還能保證所有清潔用水全部有效噴淋到物料,節約用水,密封桶身保證蒸汽不會流失,大大節約能源。4)、落料、卸料門可自動關閉鎖緊或解鎖打開。[003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0)、內筒(20)、進水管(30)以及蒸汽管(40),內筒(20)同軸地且可繞軸線轉動地套設在外筒(10)內并且與外筒(10)的內側之間形成有間隙(201),外筒(10)的兩端設置有端蓋(12)封閉,所述內筒(20)的筒壁(21)上開設有篩孔,所述進水管(30)與蒸汽管(40)分別一端外露于外筒(10),另一端穿過端蓋(12)伸入至所述間隙(201)且內軸向地延伸,所述進水管(30)與蒸汽管(40)在間隙(201)內的一段上開設有若干噴嘴(3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包括筒體(11),所述筒體(11)上設置有上落料門(111)與下卸料門(112),筒體(11)上還設有鎖緊氣缸(113)與開門氣缸(114),上落料門(111)與下卸料門(112)的打開或關閉通過鎖緊氣缸(113)配合開門氣缸(114)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1)上設置有壓力表(115)、安全閥(116)以及放氣閥(11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表(115)具有上、下限電接點,上、下限電接點對應控制所述鎖緊氣缸(113)的動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40)上設置有電磁閥(411),電磁閥(411)根據壓力表(115)的壓力控制導通,壓力表(115)的上限電接點導通時,蒸汽管(40)的電磁閥(411)關閉。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撐架(50),所述支撐架(50 )支撐所述外筒(10 ),且支撐架(50 )在所述下卸料門(112 )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30)與蒸汽管(40)分別設置在外筒(10)的兩端,進水管(30)與蒸汽管(40)分別具有一外露段(31、41)以及與外露段(31、41)垂直連接的一內置段(32),外露段(31、41)外露在外筒(10)的端蓋(12)夕卜側,所述內置段(32)容置在所述間隙(201)內且位于內筒(20)的頂側,內置段(32)上開設有若干所述噴嘴(32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20)內固設有結構架(23),結構架(23)包括徑向及軸向的若干結構條。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20)通過一電機(24)帶動繞軸線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滾筒式蒸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的端蓋(12)上分別安裝有軸承,所述電機(24)安裝在其中一端蓋(12)的外側,電機(24)的輸出軸連接一連接軸(25 ),該連接軸(25 )位于外筒(10 )與內筒(20 )的軸心線上,且連接軸(25 )的兩端安裝在端蓋(12)上設置的軸承上,所述連接軸(25)穿過所述結構架(23)的徑向結構條且與徑向結構條固接。
【文檔編號】A23N12/02GK203505507SQ20132054018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張旭光, 莫德祥 申請人:肇慶市高新區笙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