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連通器式魚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5863閱讀:2925來源:國知局
連通器式魚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連通器式魚缸,包括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缸下方設置有底柜,魚缸的底面開設有排污孔,排污孔通過緩沖管與緩沖缸的底部連通,在緩沖缸內設置有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入口端位于緩沖缸內,回流管路的出口端位于魚缸內,并且在回流管路上設置有循環水泵,同時回流管路還并聯有通過氣泵控制的增氧管路,在緩沖缸的底部還設置有排污管,排污管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回流管的入口端的水平高度,并且在緩沖管上設置有緩沖閥,在回流管路上設置有回流閥,在排污管上設置有排污閥。這是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清理沉積底質方便、快捷、徹底的連通器式魚缸。
【專利說明】連通器式魚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缸,特別是一種連通器式魚缸。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庭、辦公場所利用魚缸養殖觀賞魚,但是魚缸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其內養殖的魚類所產生的糞便、食物殘渣等雜質會沉積在魚缸底部,不僅會影響觀賞效果,同時這些雜質長期沉積后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影響魚類的存活。因此就需要定期對魚缸內的沉積雜質進行清理,傳統的清理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魚缸內的所有水全部更換,這種方式雖然清理徹底,但費時費力,并且一次性更換所有的養殖水體對魚類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另一種方式是利用吸管將魚缸底部的雜質吸出,這種方式雖然比前種方法更加省力,但存在清理不徹底、有殘留的問題。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便于清理沉積雜質的魚缸。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清理沉積底質方便、快捷、徹底的連通器式魚缸。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連通器式魚缸,包括魚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缸I下方設置有底柜2,魚缸I的底面開設有排污孔3,排污孔3通過緩沖管4與緩沖缸5的底部連通,在緩沖缸5內設置有回流管路6,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位于緩沖缸5內,回流管路6的出口端8位于魚缸I內,并且在回流管路6上設置有循環水泵9,同時回流管路6還并聯有通過氣泵10控制的增氧管路11,在緩沖缸5的底部還設置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的水平高度,并且在緩沖管4上設置有緩沖閥13,在回流管路6上設置有回流閥14,在排污管12上設置有排污閥15。
[0005]所述的回流管路6的出口端8處設置有噴嘴,噴嘴與排污孔3對應。
[0006]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07]本種結構形式的連通器式魚缸,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它針對傳統魚缸在清理魚類糞便、食物殘渣等底質時,費時費力、清理不徹底等缺點,設計出一種可以將底質通過管路運送到緩沖缸中暫存,并在積累一定時間后將其徹底排出的結構,這種結構的魚缸能夠大大降低排污操作時的勞動量,節省時間,并且它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09]下面將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連通器式魚缸,包括魚缸1,在魚缸I的下方設置有底柜2,魚缸I的底面上開設有排污孔3,這個排污孔3通過緩沖管4與緩沖缸5的底部相連通,在緩沖缸5內設置有回流管路6,這個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位于緩沖缸5內部,而回流管路6的出口端8則位于魚缸I內部,即魚缸1、緩沖管4、緩沖缸5和回流管路6共同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通道;在回流管路6上設置有循環水泵9,用于驅動水體在上述各管路中流動,同時與回流管路6還并聯有通過氣泵10控制的增氧管路11,在緩沖缸5的底部設置有排污管12,這個排污管12的入口水平高度要低于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的水平高度,并且在緩沖管4上設置有緩沖閥13,在回流管路6上設置有回流閥14,在排污管12上設置有排污閥15 ;在回流管路6的出口端8處設置有噴嘴,這個噴嘴與排污孔3相對應。
[00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通器式魚缸的工作過程如下:正常狀態下,緩沖閥13、回流閥14開啟,排污閥15關閉,循環水泵9工作,讓水體在魚缸1、緩沖管4、緩沖缸5和回流管路6中不停地循環流動,由于在排污孔3處設置有噴嘴,因此不斷地將底質沖入到排污孔3中,底質經由緩沖管4進入緩沖缸5,并在自重的作用下沉積在緩沖缸5的底部,而隨著緩沖缸5內水體的增多,水位逐漸上升,并最終進入位于高處的入口端7,這部分干凈的、不包含雜質的水體經過回流管路6回到魚缸I內,在此過程中,增氧管路11不斷地向魚缸I內補充空氣,以達到增氧的目的;即該狀態下魚缸I內的水體不斷地循環流動,并且在流動的過程中將底質帶入緩沖缸5,底質在緩沖缸5中暫存,清潔的水重新回到魚缸I內;
[0011]魚缸使用一段時間后,底質在緩沖缸5內沉積較多,此時關閉緩沖閥13、回流閥14,將排污閥15開啟,底質會隨著水體從排污管12中排出,排凈后重新關閉排污閥15,并將緩沖閥13和回流閥14開啟,本連通器式魚缸重新正常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連通器式魚缸,包括魚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缸(I)下方設置有底柜(2),魚缸(I)的底面開設有排污孔(3),排污孔(3)通過緩沖管(4)與緩沖缸(5)的底部連通,在緩沖缸(5)內設置有回流管路(6),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位于緩沖缸(5)內,回流管路(6 )的出口端(8 )位于魚缸(I)內,并且在回流管路(6 )上設置有循環水泵(9 ),同時回流管路(6 )還并聯有通過氣泵(10 )控制的增氧管路(11),在緩沖缸(5 )的底部還設置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回流管路(6)的入口端(7)的水平高度,并且在緩沖管(4)上設置有緩沖閥(13),在回流管路(6)上設置有回流閥(14),在排污管(12)上設置有排污閥(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通器式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路(6)的出口端(8)處設置有噴嘴,噴嘴與排污孔(3)對應。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3538114SQ201320577330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田雨順, 劉俊鵬, 呂順, 陳昭旭, 高夢嬋, 李福淋, 任傳麒 申請人:大連海洋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