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舍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養鴨舍,具有頂棚和框架,框架固定在地面上,頂棚由框架支承,養鴨舍內的地面上設有發酵床,發酵床沿養鴨舍長度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斜坡,在斜坡上方設有鴨用乳頭飲水器,養鴨舍外部的地面上設有與斜坡銜接的排水溝,在斜坡與發酵床之間設置有抖水溝,抖水溝通往鴨舍外,抖水溝上端口覆蓋有支撐網。當鴨群在斜坡上飲水和嬉水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或鴨群飲水完后向發酵床返回的途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一部分水珠落在斜坡上,沿斜坡流淌至排水溝中,另一部分水珠則會落在抖水溝中排出,進而大大減輕發酵床因鴨群飲水而受潮的現象。
【專利說明】養鴨舍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鴨舍。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一種養鴨舍為大棚結構,它具有頂棚、支撐頂棚的框架、發酵床和鴨用乳頭飲水器,發酵床沿鴨舍長度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斜坡,養鴨舍外部設有與斜坡銜接的排水溝,鴨用乳頭飲水器設置在斜坡上方。由于現有這種養鴨舍具有的斜坡與發酵床之間是相挨的,當鴨群在斜坡上飲水和嬉水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或鴨群飲水完后向發酵床返回的途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一部分水珠會沿斜坡流淌至排水溝中,還會有部分水珠會落到發酵床上,進而導致發酵床受潮。發酵床受潮后會造成墊料因潮濕而影響其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發酵效率,甚至造成“死床”。嚴重影響發酵床使用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養鴨舍,該養鴨舍可較好的解決因鴨群飲水而導致發酵床受潮的問題,進而確保響發酵床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壽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養鴨舍,具有頂棚和框架,框架固定在地面上,頂棚由框架支承,養鴨舍內的地面上設有發酵床,發酵床沿養鴨舍長度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斜坡,在斜坡上方設有鴨用乳頭飲水器,養鴨舍外部的地面上設有與斜坡銜接的排水溝,在斜坡與發酵床之間設置有抖水溝,抖水溝通往鴨舍外,抖水溝上端口覆蓋有支撐網。
[0005]由上述方案可見,當鴨群在斜坡上飲水和嬉水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或鴨群飲水完后向發酵床返回的途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一部分水珠落在斜坡上,沿斜坡流淌至排水溝中,另一部分水珠則會落在抖水溝中排出,進而大大減輕發酵床因鴨群飲水而受潮的現象。
[000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它所具有的發酵床不宜受潮、使用功能可夠得到保證,且發酵床使用壽命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09]參見附圖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養鴨舍具有頂棚I和框架2,框架2固定在地面9上,頂棚I由框架2支承。養鴨舍內的地面上設有發酵床3,發酵床3沿養鴨舍長度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寬度為50 cm的斜坡6,斜坡6的傾角為5°。在斜坡6上方設有鴨用乳頭飲水器7,鴨用乳頭飲水器7固定在框架2上,養鴨舍外部的地面上設有與斜坡6銜接的排水溝8。在斜坡6與發酵床3之間設置有抖水溝4,抖水溝4通往鴨舍外,抖水溝4的寬度為50cm、深度為20cm,抖水溝4上端口覆蓋有支撐網5。另外,抖水溝4和排水溝8均與養鴨舍外的排水系統相通。
[0011]由附圖可見,當鴨群在斜坡6上通過鴨用乳頭飲水器7飲水和嬉水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或鴨群飲水完后向發酵床3返回的途中將其身上的水珠抖落時,一部分水珠落在斜坡6上,沿斜坡6流淌至排水溝8中,另一部分水珠則會落到抖水溝4中排出。
[0012]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養鴨舍,具有頂棚和框架,框架固定在地面上,頂棚由框架支承,養鴨舍內的地面上設有發酵床,發酵床沿養鴨舍長度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斜坡,在斜坡上方設有鴨用乳頭飲水器,養鴨舍外部的地面上設有與斜坡銜接的排水溝,其特征為:在斜坡與發酵床之間設置有抖水溝,抖水溝通往鴨舍外,抖水溝上端口覆蓋有支撐網。
【文檔編號】A01K31/00GK203563518SQ20132064691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0日
【發明者】周玉剛, 唐紅, 許百年, 柳衛國 申請人:蚌埠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