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機的肥料斗及施肥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施肥機的肥料斗,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施肥量調節板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滑動至下料口,來縮小下料口的開口寬度,甚至關閉下料口,通過控制下料口的截面達到控制不同施肥量的目的。
【專利說明】施肥機的肥料斗及施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施肥機的肥料斗及采用該肥料斗的施肥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施肥機的肥料斗的下料口都是直接連通施肥槽,對于施肥量的控制僅僅是通過改變下料口寬度和施肥槽體積,當下料口寬度和施肥槽體積固定后,就很難有效或適時對施肥量進行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具有施肥量控制裝置的肥料斗及應用該肥料斗的施肥機。
[0004]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施肥機的肥料斗,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 ;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施肥量調節板垂直設置。
[0006]其中,所述調節板底座和施肥量調節板數量分別為兩個,沿下料口開口端面對稱設置。
[0007]其中,進一步包括螺栓組件,所述螺栓組件包括螺栓和螺帽,螺栓的螺桿外圍設有外螺紋,螺帽內壁上置有內螺紋,螺栓和螺帽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板底座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開設有長條形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所述螺栓穿過的通孔。
[0008]其中,所述調節板底座開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設有一排調節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
[0009]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0010]一種施肥機,包括車架和設置在車架上的施肥裝置,所述施肥裝置包括肥料斗和施肥轉槽,所述施肥轉槽設置在肥料斗下料口處,施肥轉槽可沿中心軸轉動,在側面開設多個承接肥料的凹槽,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與施肥轉槽相適配的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施肥量調節板垂直設置。
[0011]其中,所述肥料斗為數量兩個,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并排設置,所述調節板底座和施肥量調節板數量分別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處。
[0012]其中,所述施肥轉槽與車架的車輪同軸轉動或施肥轉槽的中心軸與車架的車輪軸聯動。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施肥量調節板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滑動至下料口,來縮小下料口的開口寬度,甚至關閉下料口,通過控制下料口的截面達到控制不同施肥量的目的,由于施肥料一般為粉狀結構,通過下料口至施肥轉槽時物料容易散開,導致量控制不準確,通過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與施肥轉槽相適配的擋料板,可以防止物料過度散開,從而有效控制施肥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肥料斗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施肥量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
[0017]1:肥料斗;11:下料口;
[0018]21:施肥量調節板;22:調節板底座;23:螺栓組件;24:擋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0]實施例1
[0021]請一并參閱圖1,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施肥機的肥料斗,在肥料斗I的下料口 11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21和調節板底座22,所述調節板底座22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 11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21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 11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21設置在調節板底座22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22滑動至下料口。施肥量調節板21在調節板底座22上并可沿滑動至下料口 11,來縮小下料口 11的開口寬度,甚至關閉下料口,通過控制下料口的截面達到控制不同施肥量的目的。由于施肥料一般為粉狀結構,通過下料口至施肥轉槽時物料容易散開,導致量控制不準確,因此在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與施肥轉槽相適配的擋料板24,如圖2所示,設置擋料板24肥料可以沿擋料板滑入施肥轉槽,可以防止物料過度散開,從而有效控制施肥量。
[002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對施肥量更準確的控制或者說是對施肥量調節板21的滑動距離的有效控制,本實用新型采用兩種方案:其一,進一步包括螺栓組件23,所述螺栓組件23包括螺栓和螺帽,螺栓的螺桿外圍設有外螺紋,螺帽內壁上置有內螺紋,螺栓和螺帽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板底座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開設有長條形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所述螺栓穿過的通孔,調整好施肥量調節板的位置后,通過螺栓穿過的通孔及長條形孔后與螺帽螺紋連接固定,使得施肥量調節板位置固定。其二,所述調節板底座開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設有一排調節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調整好施肥量調節板的位置后,使得通孔可以對應調節孔,插入螺栓即可將肥量調節板位置固定。
[0023]實施例2
[0024]本實施例即將實施例1中的肥料斗應用在施肥機上,包括車架和設置在車架上的施肥裝置,所述施肥裝置包括肥料斗和施肥轉槽,所述施肥轉槽設置在肥料斗下料口處,施肥轉槽可沿中心軸轉動,在側面開設多個承接肥料的凹槽,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由于施肥料一般為粉狀結構,通過下料口至施肥轉槽時物料容易散開,導致量控制不準確,因此在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與施肥轉槽相適配的擋料板,如圖2所示,所述相適配即擋料板與施肥轉槽接觸一段根據施肥轉槽的形狀設置成弧形或其他形狀,設置擋料板肥料可以沿擋料板滑入施肥轉槽,可以防止物料過度散開,從而有效控制施肥量。
[0025]實施例3
[0026]本實施例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針對的當肥料斗不是一個的情況,特舉雙施肥斗的結構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并不僅限于雙施肥斗,所述肥料斗為數量兩個,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并排設置,所述調節板底座和施肥量調節板數量分別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處,每個施肥量控制裝置單獨控制一個肥料斗的施肥量,在進行肥料混合時,可以根據混合比例調節下料口大小從而控制混合量。通過上述結構,施肥前,先將不同的化肥倒入肥料斗內,肥料通過相應的調節過下料口后混合進入施肥轉槽的凹槽內,隨著施肥機行進,施肥轉槽轉動,帶有肥料的凹槽沿軸心轉動致凹槽開口傾斜向下將肥料倒入地上,同時相鄰的凹槽繼續盛接混合料,周而復始對農田進行施肥。設計兩個以上的肥料斗,不同的肥料斗既可以放置同一樣的肥料達到一個肥料斗的空間大小,也可以分別放置不同的肥料,通過并排的下料口進行混合,實現自動話的混料,大大提供混合肥料的施放效率。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施肥機的肥料斗,其特征在于,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 ;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施肥量調節板垂直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機的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底座和施肥量調節板數量分別為兩個,沿下料口開口端面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機的肥料斗,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螺栓組件,所述螺栓組件包括螺栓和螺帽,螺栓的螺桿外圍設有外螺紋,螺帽內壁上置有內螺紋,螺栓和螺帽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板底座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開設有長條形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所述螺栓穿過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機的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底座開沿調節板底座滑動方向設有一排調節孔,所述施肥量調節板設有供螺栓穿過的通孔。
5.一種施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和設置在車架上的施肥裝置,所述施肥裝置包括肥料斗和施肥轉槽,所述施肥轉槽設置在肥料斗下料口處,施肥轉槽可沿中心軸轉動,在側面開設多個承接肥料的凹槽,在肥料斗的下料口處設有施肥量控制裝置,所述施肥量控制裝置包括施肥量調節板和調節板底座,所述調節板底座安裝在下料口側邊并與下料口開口端面平行,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面積不小于下料口開口面積,施肥量調節板設置在調節板底座上并可沿調節板底座滑動至下料口,所述施肥量調節板的前端設有與施肥轉槽相適配的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施肥量調節板垂直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斗為數量兩個,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并排設置,所述調節板底座和施肥量調節板數量分別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兩個肥料斗的下料口處。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轉槽與車架的車輪同軸轉動或施肥轉槽的中心軸與車架的車輪軸聯動。
【文檔編號】A01C15/00GK203523313SQ201320684831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培坤, 王又沐 申請人:張培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