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溫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降溫系統,屬于降溫工程領域,包括制冷設備、降溫室和置于所述降溫室內的水簾,所述制冷設備與所述水簾之間設置有加壓泵,所述水簾與所述制冷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水簾與制冷設備用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用加壓泵增加出水壓力,水經過制冷設備降溫后成為低溫冷卻水進入水簾,通過大面積的水簾蒸發吸熱,吸收降溫室內的熱量,水簾內熱交換后的低溫冷卻水回到制冷設備再進行降溫,這樣通過布滿低溫冷卻水的水簾與降溫室內的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來降低室溫,降溫效果明顯,效率也較高,而且低溫冷卻水的循環利用也避免了浪費,更加環保。
【專利說明】一種降溫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降溫工程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降溫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降溫系統在溫室大棚或廠房等人群密集、熱源大、或易產生污染的場所應用廣泛。目前溫室大棚大多采用的相關的降溫系統由水簾和風機構成,風機抽風時,造成室內負壓,迫使室外熱空氣流經水簾進入室內,流經水簾時引起水簾的水分蒸發吸熱,吸收進入室內熱空氣的熱量,使其降溫,從而使室內空氣溫度下降。但是,其降溫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溫的限制和影響,尤其在高溫天氣,水溫也相對較高,與空氣溫度相差較小,難以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降溫效率也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溫系統,以解決現有降溫系統受水溫的影響較難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并且降溫效率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降溫系統,包括制冷設備、降溫室和置于所述降溫室內的水簾,所述制冷設備與所述水簾之間設置有加壓泵,所述水簾與所述制冷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水經過制冷設備降溫后成為低溫冷卻水進入降溫室內的水簾,通過布滿低溫冷卻水的水簾與降溫室內的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來降低室溫,降溫效果明顯,效率也較高,還可以根據需要在降溫室內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密度的水簾,而且低溫冷卻水的循環利用也避免了浪費,更加環保。
[0005]進一步地,還包括蓄能水箱,所述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所述蓄能水箱通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一進水管與所述制冷設備連接成一個回路,并且所述蓄能水箱通過所述第二出水管和所述第二進水管與所述水簾連接成一個回路。蓄能水箱分別與制冷設備、水簾構成回路,用于儲存經制冷設備冷卻后的水,可以在不開啟制冷設備的同時向水簾供給冷卻水,有利于節能,而且蓄能水箱的設置更利于保證冷卻水的連續供應。
[0006]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第一閥門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所述第二閥門位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上。這樣能根據具體需要控制循環水路的開啟和關閉。
[0007]進一步地,所述加壓泵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加壓泵和第二加壓泵,所述第一加壓泵位于所述第一閥門與所述制冷設備之間,所述第二加壓泵位于所述第二閥門與所述水簾之間。加壓泵用于增加蓄能水箱的出水壓力,兩個加壓泵分別保證了進入制冷設備的水和進入水簾的水均能連續穩定。
[0008]進一步地,所述水簾為至少兩個,并且每個所述水簾對應設置有水簾開動泵。設置多個水簾增加了冷卻面積,而且可根據不同的的位置設置相應密度的水簾,提高了降溫效果,水簾開動泵使其能根據具體需要開啟相應數量的水簾,方便控制。
[0009]進一步地,還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設置在降溫室內。風扇加速水簾表面的冷空氣流動,促進降溫室內的冷熱交換,有利于快速降溫和空氣流通。
[0010]進一步地,所述制冷設備為水源熱泵。水源熱泵的能效比較高,冷卻效果好,運行效率高,更節能環保。
[0011]進一步地,所述水源熱泵還外接有供水泵,并且所述供水泵與所述水源熱泵之間設置有過濾器。供水泵為水源熱泵提供水源,對用于水簾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同時過濾器用以保證水源的清潔度,防止水源中的雜質進入水源熱泵進而影響降溫系統正常工作。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水簾與制冷設備用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用加壓泵增加出水壓力,進而保證循環水路的連續,水經過制冷設備降溫后成為低溫冷卻水進入降溫室內的水簾,通過大面積的水簾蒸發吸熱,吸收降溫室內的熱量,同時也對降溫室內進行了水分補充,水簾內熱交換后的低溫冷卻水回到制冷設備再進行降溫,這樣通過布滿低溫冷卻水的水簾與降溫室內的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來降低室溫,降溫效果明顯,效率也較高,還可以根據需要在降溫室內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密度的水簾,而且低溫冷卻水的循環利用也避免了浪費,更加環保,本實用新型的降溫系統優選適用于農業生產領域的溫室大棚的降溫。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降溫系統的示意圖;
[0014]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降溫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6]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降溫系統,包括制冷設備、降溫室4和置于降溫室4內的水簾2,制冷設備與水簾2之間設置有加壓泵3,水簾2與制冷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制冷設備為水源熱泵1,水源熱泵I還外接有供水泵5,并且供水泵5與水源熱泵I之間設置有過濾器6,用以保證水源的清潔度,防止水源中的雜質進入水源熱泵I進而影響降溫系統正常工作。
[0017]在本實施例中,供水泵5從取水井7中抽取水源,水源進入水源熱泵I,對用于水簾2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然后水源回到回水井8。加壓泵3增加水源熱泵I的出水壓力,使經過水源熱泵I降溫后的低溫冷卻水進入降溫室4內的水簾2,通過大面積的水簾2蒸發吸熱,吸收降溫室4內的熱量,同時也對降溫室4內進行了水分補充,水簾2內熱交換后的低溫冷卻水回到水源熱泵I再進行降溫,這樣通過布滿低溫冷卻水的水簾2與降溫室4內的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來降低室溫,降溫效果明顯,效率也較高,還可以根據需要在降溫室4內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密度的水簾2,而且低溫冷卻水的循環利用也避免了浪費,更加環保。
[0018]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降溫系統,包括制冷設備、降溫室4和置于降溫室4內的水簾2,制冷設備與水簾2之間設置有加壓泵,水簾2與制冷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制冷設備為水源熱泵1,水源熱泵I還外接有供水泵5,并且供水泵5與水源熱泵I之間設置有過濾器6,用以保證水源的清潔度,防止水源中的雜質進入水源熱泵I進而影響降溫系統正常工作。本實施例的降溫室4為溫室大棚。[0019]該降溫系統還包括蓄能水箱9、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1、第一進水管12、第二進水管13、第一閥門14、第二閥門15、風扇17,風扇17設置在降溫室4內。蓄能水箱9通過第一出水管10和第一進水管12與水源熱泵I連接成一個回路,并且蓄能水箱9通過第二出水管11和第二進水管13與水簾2連接成一個回路。第一閥門14位于第一出水管10上,第二閥門15位于第二出水管11上。該降溫系統的水簾2為兩個,并且每個水簾2對應設置有水簾開動泵16。加壓泵也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加壓泵31和第二加壓泵32,第一加壓泵31位于第一閥門14與水源熱泵I之間,第二加壓泵32位于第二閥門15與水簾2之間。
[0020]在本實施例中,供水泵5從取水井7中抽取水源,水源進入水源熱泵I,對用于水簾2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然后水源回到回水井8。水簾2通過蓄能水箱9與水源熱泵I連接,即蓄能水箱9分別與水源熱泵1、水簾2各自形成回路。蓄能水箱9儲存經水源熱泵I降溫后的低溫冷卻水,可以在不開啟水源熱泵I的同時向水簾2供給低溫冷卻水,有利于節能,而通過第一閥門14和第二閥門15可以根據具體需要控制循環水路的開啟和關閉,即當降溫室4內溫度達到要求時,可關閉第二閥門15 ;當降溫室4內溫度較高不滿足要求時,打開第二閥門15 ;而且當蓄能水箱9內的冷卻水足以能滿足供給時,可關閉第一閥門14和水源熱泵1,利于節能降耗。
[0021]第一加壓泵31和第二加壓泵32分別增加蓄能水箱9兩個出水口的出水壓力,保證了進入水源熱泵I的低溫冷卻水和進入水簾2的低溫冷卻水均能連續穩定。降溫室4內設置兩個水簾2增加了冷卻面積,而且可根據需要設置在不同的位置,提高了降溫效果,而水簾開動泵16使其能根據具體需要開啟相應數量和位置的水簾,方便控制。
[0022]經水源熱泵I降溫后的低溫冷卻水進入蓄能水箱9,由蓄能水箱9向水簾2供給,再通過大面積的水簾2蒸發吸熱,吸收降溫室4內的熱量,同時也對降溫室4內進行了水分補充,同時風扇17加速水簾2表面的冷空氣流動,促進降溫室4內的冷熱交換,有利于快速降溫和空氣流通。水簾2內熱交換后的低溫冷卻水回到蓄能水箱9,由蓄能水箱9向水源熱泵I供給,從而進行低溫冷卻水的循環降溫。這樣通過布滿低溫冷卻水的水簾2與降溫室4內的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來降低室溫,降溫效果明顯,效率也較高,還可以根據需要在降溫室4內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密度的水簾2,而且低溫冷卻水的循環利用也避免了浪費,更加環保。
[0023]在本實用新型中,水簾的數量不限于兩個,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更多的數量和不同的設置位置;制冷設備也不限于是水源熱泵,還可以采用制冷機、空調系統等其他制冷設備。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設備、降溫室和置于所述降溫室內的水簾,所述制冷設備與所述水簾之間設置有加壓泵,所述水簾與所述制冷設備通過管道連接成一個回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能水箱,所述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所述蓄能水箱通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一進水管與所述制冷設備連接成一個回路,并且所述蓄能水箱通過所述第二出水管和所述第二進水管與所述水簾連接成一個回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第一閥門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所述第二閥門位于所述第二出水管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泵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加壓泵和第二加壓泵,所述第一加壓泵位于所述第一閥門與所述制冷設備之間,所述第二加壓泵位于所述第二閥門與所述水簾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簾為至少兩個,并且每個所述水簾對應設置有水簾開動泵。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扇,所述風扇設置在降溫室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設備為水源熱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降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熱泵還外接有供水泵,并且所述供水泵與所述水源熱泵之間設置有過濾器。
【文檔編號】A01G9/24GK203533769SQ20132070144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段麗麗, 姜后珊 申請人:成都金滿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