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幕墻單元、垂直綠化單元、自動灌溉系統、以及通風百葉系統的組合設計,即利用幕墻面板與建筑物主體結構形成空間基礎,并預設植物生長口,用于局部容置垂直綠化單元,解決了平地綠化對占地面積的要求,尤其本實用新型增加了自動灌溉系統,實現了植物的自動養護,節約了水資源,并節省人工。百葉窗通風口的設計,將室內與室外合理連通,在防止雨水濺入室內同時,又可以與綠化單元凈化空氣形成有效循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空間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具有節能環保的技術優勢。
【專利說明】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新型涉及幕墻裝飾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難題。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日前表示,“在政府聚焦‘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大背景下,建筑裝飾行業如何突破傳統經營模式所帶來的高污染、高能耗等發展桎梏,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所有行業企業面臨的問題。實現轉型發展,需要裝飾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推動綠色發展,是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不論是從企業發展角度出發,還是國家角度看,發展綠色裝飾都勢在必行。
[0003]現有許多建筑物,為求美化和遮光,米用玻璃.墻或石材.墻,玻璃.墻存在各易破碎和光污染的問題,石材幕墻由于石材較重,存在安全性不易保障等問題,這些不足,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人們開始設想著一種新的取代方式。另一方面,隨著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建筑裝飾開始向低碳、環保的方向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環境綠化。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小,特別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后,建筑業發展突飛猛進,公路、鐵路、機場的建筑日新月異,可綠化地日趨緊張,自然而然給有志者帶來新的靈感:就是將平地綠化發展成垂直綠化,同時進一步建立起一種嶄新的綠色幕墻概念,既解決綠化地帶緊缺的問題,又有利于建筑物墻體的隔音、隔熱、節能、環保,還既美化了環境、也凈化了空氣,對此,有人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傳統的墻體綠化,可在任何一堵墻體上安裝花架,用于擺放植物,花架可以是鐵架構造,或者是木架構造。花架安裝完成后,整副花架凸出墻面,占用空間,并且傳統的墻體綠化沒有自動澆灌功能及自動排水功能,只能靠人工澆灌,增加了人工的養護成本及浪費水資源,不夠環保節能。
[0004]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首先,通過對現有幕墻系統結構的改造設計,利用幕墻面板與建筑物主體結構之間的空間距離和預留的植物生長口,局部容置垂直綠化單元,從而不僅解決了平地綠化占地面積較大的技術問題,與此同時,使得綠化植物與幕墻表面大致處于同一表面,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其次,對綠化單元養護采用了自動灌溉的方式,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控制滴灌的用水量,具有良好的節能和環保效果;再則,通過在幕墻單元與主體結構上設置通風口,并通過百葉窗結構將室內與室外聯系起來,較好的解決了室內通風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幕墻單元、垂直綠化單元、自動灌溉系統、以及通風百葉系統,所述幕墻單元包括:面板、以及用于固定該面板的支撐龍骨,所述面板包括由若干立面焊接的折邊面板單元組成,其中,所述面板之間還預留有植物生長口 ;所述垂直綠化單元,安置于所述植物生長口位置,包括植物基盤,為一具有網狀鏤空結構的框體;其中,所述植物基盤一側面還設置有一掛耳,用于與所述支撐龍骨掛接;植物種植基質,包括無紡布縫制成具有袋狀結構的植物培養袋,其中所述植物培養袋表面設有若干穴口 ;綠化植物,安置于所述植物培養袋內,其根部用土壤包覆,莖部從所述穴口伸出;所述自動灌溉系統,包括自動控制單元,與電源連接:由PRO-C模塊控制器、電磁閥、以及天氣傳感器依次連接組成,其中,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內置有時間循環模塊與變壓器,且安裝于一防水控制箱內;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通過讀取該天氣傳感器反饋信號,以及時間循環模塊的時間信號,根據預先設定的門限值,接通電源,通過所述變壓器將AC220V電源轉化AC24V電源輸出,或者關閉電源,終止電源輸出,用于開啟或關閉電磁閥;滴灌管,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正上方位置,并連通水源,由所述電磁閥控制開啟或關閉,用于補充綠化植物水分;導流槽,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正下方位置,用于將綠化植物多余水分排出;所述通風百葉系統,由幕墻單元位置貫穿建筑主體結構開設有一通風口,并在該通風口位置安裝百葉窗結構。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作氟碳噴涂處理。
[0008]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作氟碳噴漆處理。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PRO-C模塊具有3站輸出模塊或9站輸出模塊。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折邊面板單元為一具有井字折邊倒角造型的鋼板。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幕墻單元、垂直綠化單元、自動灌溉系統、以及通風百葉系統的組合設計,即利用幕墻面板與建筑物主體結構形成空間基礎,并預設植物生長口,用于局部容置垂直綠化單元,解決了平地綠化對占地面積的要求,尤其本實用新型增加了自動灌溉系統,實現了植物的自動養護,節約了水資源,并節省人工。百葉窗通風口的設計,將室內與室外合理連通,在防止雨水濺入室內同時,又可以與綠化單元凈化空氣形成有效循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空間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具有節能環保的技術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面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垂直綠化單元局部放大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折邊面板單元結構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自動灌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附圖標記為:
[0019]101立柱、1011后置埋件、102、鋼架結構、103面板、1031折邊面板單元、200植物成長口、301植物基盤、3011掛耳、302植物培養袋、3021穴口、
[0020]400防水控制箱、4001PR0-C模塊控制器、402電磁閥、403天氣傳感器、404滴灌管、405導流槽、500通風口、501百葉窗。【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照附圖1-5,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幕墻單元、垂直綠化單元、自動灌溉系統、以及通風百葉系統。
[0023]具體而言,所述幕墻單元由面板103與支撐龍骨構成,面板由支撐龍骨固定支承;具有而言,所述面板103由多個折邊面板單元1031拼接后,立面焊接成為一個整體;所述支撐龍骨包括豎向支撐的立柱101,以及橫向支撐的鋼架結構102用加碼件固定連接而成,面板103則立面固定在所述鋼架結構102上。進一步,所述立柱用后置埋件1011固定在主體結構上。
[0024]所述面板103之間還預留有植物生長口 200,所述垂直綠化單元由該植物生長口200進入并掛接在該鋼架結構102上。
[0025]具體而言,所述植物綠化單元包括植物基盤301,形狀為一具有網狀鏤空結構的框體;其中,所述植物基盤一側面還設置有一掛耳3011,用于與所述鋼架結構102掛接;所述植物種植基質,為一用無紡布縫制植物培養袋302,所述植物培養袋302填滿土壤,且在表面開設多個穴口 3021 ;綠化植物則被安置于所述植物培養袋302內,其根部用土壤包覆,莖部從所述穴口 3021伸出;
[0026]具體而言,所述自動灌溉系統,包括由PRO-C模塊控制器4001、電磁閥402、以及天氣傳感器403依次連接組成,其中,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4001內置有時間循環模塊與變壓器,且安裝于一防水控制箱400內;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4001通過讀取該天氣傳感器403反饋信號,以及時間循環模塊的時間信號,根據預先設定的門限值,接通電源,通過所述變壓器將AC220V電源轉化AC24V電源輸出,或者關閉電源,終止電源輸出,用于開啟或關閉電磁閥402 ;滴灌管404,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301正上方位置,并連通水源,由所述電磁閥402控制開啟或關閉,用于補充綠化植物水分;導流槽405,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301正下方位置,用于將綠化植物多余水分排出。
[0027]具體而言,所述通風百葉系統,由幕墻單元位置貫穿建筑主體結構開設有一通風口 500,并在該通風口 500位置安裝百葉窗501,實現室內與室外功能性結合。
[0028]進一步而言,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4001具有3站輸出模塊或9站輸出模塊。
[0029]進一步而言,所述折邊面板單元1031為一具有井字折邊倒角造型的鋼板,外表面作氟碳噴涂處理;折邊倒角造型極大增大了面板強度,較大限度的降低了鋼板厚度,節省了材料,實現了低碳、環保的建筑理念;表面氟碳噴涂處理還可以防止周邊環境對面板的腐蝕,同時還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具體來說,首先將該折邊面板單元拼接部位焊接、涂防銹漆,再做填縫修補處理,然后酸洗、打磨,最后進行氟碳底漆、面漆噴涂等表面處理,完成局部面板的制作。
[0030]更進一步,所述折邊面板單元1031的井字折邊倒角造型,通常是將一塊方形鋼板四角局部剪開,然后向內側彎折后將四角焊接,形成類似于倒角形狀的鋼結構單元體。
[0031]本實用新型利用幕墻面板與建筑物主體結構形成空間基礎,并預設植物生長口,用于局部容置垂直綠化單元,解決了平地綠化對占地面積的要求,尤其本實用新型增加了自動灌溉系統,實現了植物的自動養護,節約了水資源,并節省人工。百葉窗通風口的設計,將室內與室外合理連通,在防止雨水濺入室內同時,又可以與綠化單元凈化空氣形成有效循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空間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具有節能環保的技術優勢。
[0032]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此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改進,但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主體結構上幕墻單元、垂直綠化單元、自動灌溉系統、以及通風百葉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幕墻單元包括:面板、以及用于固定該面板的支撐龍骨,所述面板包括由若干立面焊接的折邊面板單元組成,其中,所述面板之間還預留有植物生長口; 所述垂直綠化單元,安置于所述植物生長口位置,包括 植物基盤,為一具有網狀鏤空結構的框體;其中,所述植物基盤一側面還設置有一掛耳,用于與所述支撐龍骨掛接; 植物種植基質,包括無紡布縫制成具有袋狀結構的植物培養袋,其中所述植物培養袋表面設有若干穴口; 綠化植物,安置于所述植物培養袋內,其根部用土壤包覆,莖部從所述穴口伸出; 所述自動灌溉系統,包括: 自動控制單元,與電源連接:由PRO-C模塊控制器、電磁閥、以及天氣傳感器依次連接組成,其中,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內置有時間循環模塊與變壓器,且安裝于一防水控制箱內;所述PRO-C模塊控制器通過讀取該天氣傳感器反饋信號,以及時間循環模塊的時間信號,根據預先設定的時間值,接通電源,通過所述變壓器將AC220V電源轉化AC24V電源輸出,或者關閉電源,終止電源輸出,用于開啟或關閉電磁閥; 滴灌管,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正上方位置,并連通水源,由所述電磁閥控制開啟或關閉,用于補充綠化植物水分; 導流槽,設置于所述植物基盤正下方位置,用于將綠化植物多余水分排出; 所述通風百葉系統,由幕墻單元位置貫穿建筑主體結構開設有一通風口,并在該通風口位置安裝百葉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作氟碳噴涂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PRO-C模塊具有3站輸出模塊或9站輸出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結構植物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邊面板單元為一具有井字折邊倒角造型的鋼板。
【文檔編號】A01G25/16GK203613691SQ201320766703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李琳, 郭廣銳, 張景威, 莊祥汀 申請人:深圳市安星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