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繩吊掛升降式養殖網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纜繩吊掛升降式養殖網箱涉及養殖網箱。其由多個浮桶通過纜繩吊掛網箱,網箱底部設有錨繩連接底錨,浮桶內設有收放纜裝置。收放纜裝置包括纜筒架和裝于纜筒架上的絞纜筒,纜繩通過導纜輪伸出浮桶外與網箱相連接。還包括收放纜傳動裝置和控制裝置。收放纜傳動裝置包括電機、電機動力輸出輪通過傳動鏈連接絞纜筒動力輸入輪。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接收天線連接遙控信號接收器、接收器電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電連接繼電器J,繼電器J的動觸點連接電源,靜觸點連接電機。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簡化了網箱結構,網箱制作、潛浮操作和養護維修的成本大為降低。事故率少,抗風浪能力強。
【專利說明】纜繩吊掛升降式養殖網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網箱,主要涉及一種升降式網箱,特別涉及一種采用纜繩吊掛的升降式網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潛浮升降式網箱均通過網箱本身的浮力機構實現升降沉浮,包括構成網箱的浮力立管、平衡潛浮裝置等,網箱的制作成本較高,潛浮控制也有一定難度。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纜繩升降式養殖網箱,通過浮桶吊掛網箱,網箱底部經錨繩固定于海底,網箱構造簡化,生產成本降低,抗風浪能力強。
[0004]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施:一種纜繩升降式養殖網箱,由多個浮桶I通過纜繩2吊掛網箱3,網箱底部設有錨繩4連接底錨5,浮桶I內設有收放纜裝置。
[0005]設于浮桶I內的收放纜裝置,包括纜筒架6和裝于纜筒架上的絞纜筒7,纜繩2通過可擺動的導纜輪9伸出浮桶外與網箱相連接。收放纜裝置還包括收放纜傳動裝置和收放纜控制裝置。
[0006]收放纜傳動裝置包括電機10、電機動力輸出輪11通過傳動鏈連接絞纜筒動力輸入輪12。所述收放纜控制裝置包括遙控信號接收天線20連接遙控信號接收器19、遙控信號接收器電連接控制器18、控制器電連接控制電機正反轉的繼電器J,繼電器J的動觸點連接電源17,靜觸點連接電機10。
[0007]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08]采用浮桶吊掛網箱,并通過浮桶內設置的收放纜裝置控制收放纜,從而控制網箱的潛浮,可遠距離遙控操作,簡化了網箱結構。制作網箱框架不必再考慮采用浮力立管和橫向浮力管,省略了平衡潛浮裝置,省去了為網箱充排氣的專用船,網箱制作、潛浮操作和養護維修的成本大為降低。事故率少,抗風浪能力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10]附圖2本實用新型浮桶剖視圖
[0011]附圖3本實用新型收放纜控制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附圖1和2為本實用新型纜繩升降式養殖網箱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附圖1所示,其由多個浮桶I通過纜繩2吊掛網箱3、網箱底部設有錨繩4連接底錨5構成。浮桶I內設有收放纜裝置如附圖2所示,包括纜筒架6和裝于纜筒架上的絞纜筒7,纜繩2通過可擺動的導纜輪9伸出浮桶外與網箱相連接。根據養殖區海深,纜繩長度一般在30米左右,所采用絞纜筒的長度較短,故收放纜不必采取排纜裝置,將導纜輪9設置為可擺動的即可實現自動排纜。收放纜裝置還包括收放纜傳動裝置和收放纜控制裝置。收放纜傳動裝置包括電機10、電機動力輸出輪11通過傳動鏈連接絞纜筒動力輸入輪12,收放纜傳動裝置外裹有放水盒13。收放纜控制裝置包括遙控信號接收天線20、接收天線20連接至遙控信號接收器19、遙控信號接收器電連接控制器18、控制器電連接控制電機正反轉的繼電器J,繼電器J的動觸點連接電源17,靜觸點連接電機10。附圖3為本發明收放纜控制電路原理圖,搖控電機正反轉實現遙控收放纜,實現網箱的升降。
【權利要求】
1.纜繩吊掛升降式養殖網箱,其特征是,由多個浮桶(I)通過纜繩(2)吊掛網箱(3),網箱底部設有錨繩(4)連接底錨(5),所述浮桶(I)內設有收放纜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纜繩吊掛升降式養殖網箱,其特征是,所述設于浮桶(I)內的收放纜裝置,包括纜筒架(6)和裝于纜筒架上的絞纜筒(7),纜繩(2)通過可擺動的導纜輪(9)伸出浮桶外與網箱相連接;收放纜裝置還包括收放纜傳動裝置和收放纜控制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纜繩起降式養殖網箱,其特征是,所述收放纜傳動裝置包括電機(10)、電機動力輸出輪(11)通過傳動鏈連接絞纜筒動力輸入輪(12);所述收放纜控制裝置包括遙控信號接收天線(20),接收天線連接遙控信號接收器(19)、遙控信號接收器電連接控制器(18)、控制器電連接控制電機正反轉的繼電器J,繼電器J的動觸點連接電源(17),靜觸點連接電機(10)。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692180SQ20132079233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翟玉明 申請人:翟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