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網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復合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網箱包括外框架(1),所述的外框架(1)呈正棱臺形,在外框架(1)上附有外網衣(2),且正棱臺形的外框架(1)的下底大于其上底,在外框架(1)內還設置有內框架(3),所述的內框架(3)呈正棱臺形,在內框架(3)上附有內網衣(4),且正棱臺形的內框架(3)的上底大于其下底,內框架(3)的上底設置在外框架(1)的上底所在的面上,且兩個上底的幾何中心重合,在位于外框架(1)下底處的外網衣(2)上設置有沉子(5),在外框架(1)的頂端還綁縛有浮子,且所述的內網衣(4)的網眼直徑小于外網衣(2)的網眼直徑。
【專利說明】
復合網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品養殖工具,具體是一種復合水產養殖用網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宏觀經濟、漁業資源和外部環境的不斷改變和調整,我國海洋漁業發展面臨著市場、機制、資源、觀念、技術等多重因素的交叉制約。近些年近海捕撈已經到了無魚可捕的現象,沿海地方的圍海造圈已經成為海水養殖的新常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跨國界學術的交流,網箱養殖已經成為水產養殖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海水養殖網箱發展迅速。但大部分網箱養殖都處于近海,由于養殖行為不規、養殖技術和模式的落后、缺乏科學統一的規劃和管理、工農業污水的污染等種種原因,給近海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近海網箱養殖已經出現了水質條件差,養殖成活率低等現象。因此需要突破現有的海水網箱養殖模式,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適用于新形勢下水產養殖用網箱,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水域資源。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改善現有網箱養殖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適用范圍廣、可最大限度的利用養殖水域、充分利用空間、餌料生物,提高餌料的利用率,提高養殖成活率和養殖效益的復合網箱。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復合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網箱包括外框架I,所述的外框架I呈正棱臺形,在外框架I上附有外網衣2,且正棱臺形的外框架I的下底大于其上底,在外框架I內還設置有內框架3,所述的內框架3呈正棱臺形,在內框架3上附有內網衣4,且正棱臺形的內框架3的上底大于其下底,內框架3的上底設置在外框架I的上底所在的面上,且兩個上底的幾何中心重合,在位于外框架I下底處的外網衣2上設置有沉子5,在外框架I的頂端還綁縛有浮子,且所述的內網衣4的網眼直徑小于外網衣2的網眼直徑。
[0005]所述的沉子5為4個,且這4個沉子所在的點的形成一個正方形,且該正方形與外框架I的下底的幾何中心重合。
[0006]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07]本種結構形式的復合網箱,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它相比于傳統的海水養殖網箱,由于其創造性地采用了雙層網箱疊套的結構,因此可適用于不同的水深和水域環境,可充分利用有限的養殖水域,其適用范圍更廣;同時其內網箱和外網箱可分別養殖不同的生物,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水域中的生物以及剩余的殘餌,從而達到節約飼料成本的問題,且不會造成餌料的浪費和水質污染;同時它還可以將不同生長階段的同一種生物進行混養,利用內層網箱實行中間暫養,可提高養殖成活率,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該網箱可以創造出更大的養殖空間,在有限的養殖區域內充分利用養殖水體的資源和餌料資源,降低水體污染,為養殖生物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做到生態健康的養殖模式。并且該網箱的框架和網衣都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和儲存,可以循環利用,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復合網箱,它包括外框架1,所述的外框架I呈正棱臺形,在外框架I上還附有外網衣2,并且這個正棱臺形的外框架I的下底大于其上底,在外框架I內還設置有內框架3,這個內框架3也呈正棱臺形,在內框架3上附有內網衣4,并且這個正棱臺形的內框架3的上底大于其下底,同時內框架3的上底設施在外框架I的上底所在的面上,即內框架3的上底與外框架I的上底處于同一平面上,并且這兩個上底的幾何中心重合,在外語外框架I下底處的外網衣2上還設置有沉子5,這里的沉子5為4個,并且這4個沉子所在的點形成一個正方形,同時該正方形與外框架I的下底所形成的正方形的幾何中心重合,同時在所述外框架I的頂端還連接有浮子。
[00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復合網箱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本實施例的復合網箱按照“一”字的樣式排列投放到養殖區域中,并在“一”字的兩端用繩索固定在岸邊,在沉子5和浮子的共同作用下,本網箱外框架I懸浮于海水中,四個均勻分布的沉子5能夠保證外框架I下底處的網衣不會在底棲生物的作用下上竄,以保證養殖空間,在內框架3的內網衣4中養殖某一種海洋生物,在外框架I的外網衣2中養殖另一種海洋生物,養殖過程中僅向外框架I中投喂餌料即可,內框架3中的養殖生物的餌料為外框架I中產生的餌料或者殘餌;或者在內框架3的內網衣4中養殖某一種海洋生物的幼體,形成一個中間暫養模式,在網框架I的外網衣中養殖該海洋生物的成體,同樣僅向外框架I中投喂餌料即可,保證養殖生物的成活率。;
[0011]由于內網衣4的網眼孔徑相對較小,因此其內的海洋生物不會游動到內框架3外,這樣就實現了兩種(或兩個規格)海洋生物的復合養殖,而且內框架3中的海洋生物還可以利用內框架3外海洋生物的餌料殘渣作為食物源,一方面節省了飼養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利用餌料、防止環境污染。
【主權項】
1.一種復合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網箱包括外框架(I),所述的外框架(I)呈正棱臺形,在外框架(I)上附有外網衣(2),且正棱臺形的外框架(I)的下底大于其上底,在外框架(I)內還設置有內框架(3),所述的內框架(3)呈正棱臺形,在內框架(3)上附有內網衣(4),且正棱臺形的內框架(3)的上底大于其下底,內框架(3)的上底設置在外框架(I)的上底所在的面上,且兩個上底的幾何中心重合,在位于外框架(I)下底處的外網衣(2)上設置有沉子(5),在外框架(I)的頂端還綁縛有浮子,且所述的內網衣(4)的網眼直徑小于外網衣(2)的網眼直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子(5)為4個,且這4個沉子所在的點的形成一個正方形,且該正方形與外框架(I)的下底的幾何中心重合。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5455352SQ20162010329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日
【發明人】喬雁冰, 閆紅偉, 陳順, 冉軻, 張程, 侯鑫
【申請人】大連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