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害蟲誘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害蟲誘殺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中空的空心圓管(1),在所述圓管(1)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使圓管(1)呈封閉狀的封閉膜或封閉蓋(2),在所述圓管(1)內壁上設置有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優點,采用它不但能夠誘殺害蟲,同時,由于害蟲誘殺劑是處于封閉狀態,防止了對人體、牲畜和寵物的危害。
【專利說明】一種害蟲誘殺裝置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誘殺裝置,特別是一種害蟲誘殺裝置。
【背景技術】
[0003]目前,在害蟲的防止過程中,常常需要將引誘劑和殺蟲劑混合后,涂覆在誘殺裝置中,從而誘殺害蟲,雖然這樣方式可行,但是現在的誘殺裝置不但結構復雜,而且往往完全暴露在空氣中,這樣就使得涂覆在誘殺裝置中的引誘劑和殺蟲劑向四周揮發和擴散,這樣就對人體、牲畜和寵物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使用狀態安全的害蟲誘殺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裝置包括中空的空心圓管,在所述圓管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使圓管呈封閉狀的封閉膜或封閉蓋,在所述圓管內壁上設置有害蟲誘殺藥劑涂層。
[0006]為了便于將害蟲誘殺藥劑噴涂在圓管內壁,在所述圓管內壁設置有附著層,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噴涂在附著層上。
[0007]其中,所述附著層為在所述圓管的內壁上等距離設置的環槽,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位于環槽內。
[0008]當然,附著層可以是這樣設置:所述附著層為在所述圓管的內壁上呈螺旋狀設置的凹槽,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設置在凹槽內。
[0009]附著層也可以是這樣設置:所述附著層為在所述圓管的內壁均布設置的凸臺柱,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設置在凸臺柱上。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優點,采用它不但能夠誘殺害蟲,同時,由于害蟲誘殺劑是處于封閉狀態,防止了對人體、牲畜和寵物的危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本實用新型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附著層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附著層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附著層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0017]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裝置包括中空的空心圓管1,在所述圓管I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使圓管I呈封閉狀的封閉膜或封閉蓋2,在所述圓管I內壁上設置有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
[0018]其中,在所述圓管內壁設置有附著層4,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噴涂在附著層4上。
[0019]使用時,只需要打開圓管I 一端或者兩端的封閉膜或封閉蓋2,即可對害蟲進行誘殺。
[0020]實施例2:如圖2所示,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上等距離設置的環槽5,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位于環槽5內。
[0021]實施例3:如圖3所示,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上呈螺旋狀設置的凹槽6,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設置在凹槽6內。當誘殺劑為液體狀時,在向圓管內加入誘殺劑時,可使得害蟲誘殺劑在螺旋狀凹槽6內順流而下,方便了誘殺劑的加入。
[0022]實施例4:如圖4所示,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均布設置的凸臺柱7,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設置在凸臺柱7上。當誘殺劑為噴霧狀時,凸臺柱7能夠很好的將其害蟲誘殺藥劑層進行附著。
【權利要求】
1.一種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裝置包括中空的空心圓管(1),在所述圓管(I)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使圓管(I)呈封閉狀的封閉膜或封閉蓋(2),在所述圓管(I)內壁上設置有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圓管內壁設置有附著層(4),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噴涂在附著層(4)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上等距離設置的環槽(5),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位于環槽(5)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上呈螺旋狀設置的凹槽(6),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設置在凹槽(6)內。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害蟲誘殺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附著層(4)為在所述圓管(I)的內壁均布設置的凸臺柱(7),所述害蟲誘殺藥劑涂層(3)設置在凸臺柱(7)上。
【文檔編號】A01M1/02GK203590870SQ201320795766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夏勁弩 申請人:重慶良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