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友好型農田害蟲防治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友好型農田害蟲防治方法。本發明提供的農田害蟲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方案甲:每年的農作物生長季,在農田懸掛誘蟲燈。所述方法還包括方案乙和/或方案丙;所述方案乙為:在農田邊緣種植保護性植物;所述方案丙為:在農田中釋放農田害蟲的天敵。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可利用三道防蟲防線(第一道防線為誘蟲燈,第二道防線為保護性植物,第三道防線為農田害蟲的天敵)來調控農田害蟲,提高了農田生物多樣性,恢復了農田生態平衡,達到了控制農田害蟲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生態友好型農田害蟲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友好型農田害蟲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農業是我國的一個基礎產業,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農田害蟲是影響作物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西方國家“石油農業”方法開始,我國大力推廣應用化學農藥來控制農田害蟲,增加糧食產量。近年來,伴隨著人口與耕地矛盾的日益突出,為保證糧食產量、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農民在實際生產中使用農藥與日俱增,致使農業污染已經超過工業污染并且其影響更為深遠。
[0003]1990年中國農藥用量73.3萬噸,2010年已至175.8萬噸。農民盲目、片面施用農藥,不僅不能顯著提高糧食產量,而且逐漸暴露出農田環境污染、病蟲草害抗性增加和農田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
[0004]農藥敵我不分,噴施后殺害了有害生物同時也殺傷了有益生物,同時使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害蟲再猖獗,蟲害大發生頻率增長。農副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超標,農藥殘留物在人體(也包括畜禽魚)里不斷積累,損害有機體免疫系統,造成生殖能力的衰退,甚至誘發癌癥等多種疾病。我國每年僅農副廣品因農藥殘留超標而遭國外“綠色壁壘/’封殺的損失就高達70億美元。據檢測,我們用的農藥只有0.1%能達到目標害蟲,有99.9%的農藥附在作物上、落在土壤中、流到水域中、漂浮在大氣中,既惡化環境又浪費成本。
[0005]以往采取對抗的辦法,以化學滅殺為主,很少考慮到物理辦法,很少考慮生態平衡以及大自然的力量。生態學中的R對策表明,當環境越惡劣時,害蟲會增加更多的后代。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態友好型農田害蟲防治方法。
[0007]本發明提供的農田害蟲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方案甲:每年的農作物生長季,在農田懸掛誘蟲燈。
[0008]所述農作物生長季可為4月-10月、5月-10月、4月中旬-10月中旬或5月上旬-10月下旬。所述農田可位于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或河南省,具體可位于山東省平邑縣,更具體可位于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
[0009] 所述方法還包括方案乙和/或方案丙;所述方案乙為:在農田邊緣種植保護性植物;所述方案丙為:在農田中釋放農田害蟲的天敵。所述保護性植物具體可為花椒和/或紫穗槐。所述農田害蟲的天敵具體可為赤眼蜂。
[0010]每蓋誘蟲燈的覆蓋范圍可為10-16畝。每蓋誘蟲燈的覆蓋范圍具體可為以57米為半徑的圓形區域。當一盞誘蟲燈不能覆蓋所述農田時,均勻設置兩個以上誘蟲燈。每兩個誘蟲燈之間的直線距離具體可為100米。所述誘蟲燈的懸掛高度可為1.4-1.6米。
[0011 ] 所述誘蟲燈可為供電式交流豎式頻振式誘蟲燈,具體可為荊州市沙東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RJKJ-S-Ol的誘蟲燈。所述誘蟲燈可為太陽能頻振式誘蟲燈,具體可為荊州市沙東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DB-1I /ZT-G的誘蟲燈。
[0012]所述農田可為種植小麥和/或玉米的農田。所述小麥具體可為小麥品種“良星99”。所述玉米具體可為玉米品種“鄭單958”。
[0013]誘蟲燈通過引誘成蟲撲燈,高壓電網觸殺,使害蟲落入燈下專用接蟲袋中并及時收取害蟲,達到滅殺害蟲的目的。誘蟲燈可誘殺小菜蛾、甜菜夜蛾、白飛虱、斜紋夜蛾、銀紋夜蛾、天蛾、稻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二化螟、稻三化螟、葉蟬、棉鈴蟲、煙青蟲、紅鈴蟲、盲蝽蟓、造橋蟲、螻蛄、金龜子、玉米螟、高梁條螟、谷子鉆心蟲、大豆食心蟲、豆天蛾、吸果夜蛾、桃蛀螟、天蛾、松毛蟲、燈蛾、美國白蛾、松天牛、楊樹白蛾、卷葉蛾、大青葉蟬、米蛾、藥材甲、黑粉蟲、麥蛾、地老虎等。
[0014]懸掛誘蟲燈期間,應于早晨7點之前將接蟲袋中的蟲子及時回收,防止未殺死的害蟲再次回到田里產卵,回收的害蟲可作為動物蛋白加以利用。
[0015]所述保護性植物為能夠吸引害蟲的植物,主要通過影響植食性昆蟲的產卵和取食行為使主栽作物得以保護。因為植食性昆蟲的產卵選擇行為將決定其幼蟲的種群分布及取食為害情況,將保護性植物種植在主栽作物四周,保護性植物將害蟲誘集到其自身上面,避免對主栽作物的危害。例如,在大田作物周圍種植花椒、紫穗槐等,可以吸引蚜蟲。
[0016]所述農田害蟲的天敵包括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昆蟲的種類很多,涉及19個目、120多個種。其中,蜻蜓目、螳螂目和脈翅目的全部種類洪33科)均具捕食性。寄生性天敵昆蟲涉及膜翅目、雙翅目、捻翅目、鞘翅目及鱗翅目等5個目,分屬于98個科。此外,還包括對昆蟲以外的其它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如蜘蛛、捕食螨、寄生螨、線蟲、益鳥、兩棲類、獸類及魚類等。
[0017]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可利用三道防蟲防線(第一道防線為誘蟲燈,第二道防線為保護性植物,第三道防線為農田害蟲的天敵)來調控農田害蟲,提高了農田生物多樣性,恢復了農田生態平衡,達到了`控制農田害蟲的效果。本發明運用了生態學的原理,結合物理與生物防治的方法,操作簡便,可以有效防止農田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田生物多樣性,恢復農田生態平衡,改善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自常規生化試劑商店購買得到的。以下實施例中的定量試驗,均設置三次重復實驗,結果取平均值。特丁硫磷和吡蟲啉均為農藥。50%辛硫磷乳油、48%樂斯本乳油和40%甲基異柳磷乳油均為殺蟲劑。
[0019]小麥品種“良星99”:購于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國審麥2006016。
[0020]玉米品種“鄭單958”:購于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國審玉20000009。
[0021]紫穗槐:參考文獻:翟凌霄.三北造林的幾種好模式.陜西林業,2005(3):9.。
[0022]花椒樹:參考文獻:謝映平、薛皎亮、唐曉燕、趙世林,綿粉蚧危害的花椒樹對異色瓢蟲的招引作用,林業科學,2004,40(5): 116-122。
[0023]實施例1、對弘毅生態農場生態友好型農田進行害蟲防治
[0024]本實施例中所用的誘蟲燈為供電式交流豎式頻振式誘蟲燈,廠家為荊州市沙東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型號為RJKJ-S-Ol,電源電壓為AC220V。
[0025]弘毅生態農場建于2006年,位于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農場摒棄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添加劑、轉基因技術。采用冬小麥-夏玉米輪作模式。每年10月上旬播種冬小麥(小麥品種“良星99”),次年6月中旬收獲。每年6月下旬播種夏玉米(玉米品種“鄭單958”),當年10月上旬收獲。2007年,小麥產量為352.43kg/畝,玉米產量為409.82kg/畝。2008年,小麥產量為156.67kg/畝,玉米產量為273.75kg/畝。
[0026]本實施例中所用的實驗農田的面積為2畝(長條狀,橫向寬度約40米)。
[0027]2009年3月14日,在實驗農田邊緣(糧食作物的外圍)種植一圈花椒樹。2009年3月15日,在實驗農田邊緣(花椒樹外圍)種植一圈紫穗槐。
[0028]2009年4月18日,在實驗農田的一側縱向邊緣的中心懸掛一盞誘蟲燈(懸掛高度為1.5米),2009年10月17日收回該誘蟲燈,期間每天早晨6_7點從接蟲袋中收回害蟲。2009年害蟲年捕獲量為33.83kg,小麥產量為313.34kg/畝,玉米產量為283.35kg/畝。
[0029]2010年4月17日,在實驗農田的一側縱向邊緣的中心懸掛一盞誘蟲燈(懸掛高度為1.5米),2010年10月16日收回該誘蟲燈,期間每天早晨6-7點從接蟲袋中收回害蟲。2010年害蟲年捕獲量為17.25kg,小麥產量為466.67kg/畝,玉米產量為547.90kg/畝。
[0030]2011年4月16日,在實驗農田的一側縱向邊緣的中心懸掛一盞誘蟲燈(懸掛高度為1.5米),2011年10月15日收回該誘蟲燈,期間每天早晨6-7點從接蟲袋中收回害蟲。2011年害蟲年捕獲量為4.77kg,小麥產量為480.50kg,玉米產量為476.30kg/畝。
[0031]2012年4月14日,在實驗農田的一側縱向邊緣的中心懸掛一盞誘蟲燈(懸掛高度為1.5米),2012年10月20日收回該誘蟲燈,期間每天早晨6_7點從接蟲袋中收回害蟲。2012年害蟲年捕獲量為2.39kg,小麥產量為501.37kg/畝,玉米產量為531.78kg/畝。
[0032]結果表明:2007-200 8年,由于未進行害蟲防治,作物產量(小麥玉米累積周年產量)僅為762.25kg/畝和430.32kg/畝;2009年至2012年,通過懸掛誘蟲燈進行了害蟲防治,2009-2012年誘蟲燈年捕獲量顯著下降,年捕獲量從33.83kg下降到2.39kg,同時現該實驗農田已經實現為噸糧田(小麥、玉米累積周年產量),2010年作物產量為1014.57kg/畝、2011年作物產量為956.80kg/畝、2012年作物產量為1033.15kg/畝。結果表明,用本發明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該實驗農田的害蟲,保證了作物的產量。
[0033]實施例2、對蔣家莊農田進行害蟲防治
[0034]本實施例中所用的誘蟲燈為太陽能頻振式誘蟲燈,廠家為荊州市沙東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型號為DB-1I /ZT-G,電源電壓為DC12V。
[0035]蔣家莊位于位于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取三塊實驗農田,第一塊100畝,第二塊100畝,第三塊40畝,均為長條狀,橫向寬度約100米。采用冬小麥-夏玉米輪作模式。2012年10月上旬播種冬小麥(小麥品種“良星99”),2013年6月中旬收獲。2013年6月下旬播種夏玉米(玉米品種“鄭單958”),2013年10月上旬收獲。
[0036]第一塊實驗農田的管理方式如下:
[0037]2013年7月20日,每畝實驗農田均勻放置3個赤眼蜂卡(赤眼蜂為玉米螟的天敵,每張蜂卡可出蜂8000頭左右;選玉米植株的中部葉片,將蜂卡固定在葉片的背面)。
[0038]2013年5月6日,在實驗農田的一側縱向邊緣懸掛若干誘蟲燈(懸掛高度為1.5米),每隔100米一盞。2013年5月6日至2009年10月23日期間,每天早晨6_7點從接蟲袋中收回害蟲。
[0039]2013年,害蟲年捕獲量為1.82kg,小麥產量為481.26kg/畝,玉米產量為517.16kg/畝。
[0040]第二塊實驗農田的管理方式如下:
[0041]2012年10月播種小麥前,耕地時撒入特丁硫磷(1.5_2kg/畝)。小麥開花前噴撒吡蟲啉1-2次(每次1.5-2g/畝)。小麥灌漿期噴撒吡蟲啉I次(1.5-2g/畝)。玉米苗期施加50%辛硫磷乳油(每畝用量:50-100毫升50%辛硫磷乳油,兌水50升;噴霧施加)。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加48%樂斯本乳油和40%甲基異柳磷乳油(每畝用量:100毫升48%樂斯本乳油和100毫升40%甲基異柳磷乳油對水稀釋后拌5公斤爐灰渣制成顆粒劑;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
[0042]2013年,小麥產量為498.15kg/畝、玉米產量為543.35kg/畝。
[0043]第三塊實驗農田的管理方式如下: [0044]正常管理,但不施加任何農藥和殺蟲劑。
[0045]2013年,小麥產量為26L 73kg/畝,玉米產量為327.13kg/畝。
[0046]結果表明,第一塊實驗農田的作物畝產量(小麥玉米累積周年畝產量)與第二塊實驗農田沒有顯著差異,第一塊實驗農田和第二塊實驗農田的作物畝產量均顯著高于第三塊實驗農田。即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害蟲防治,可以顯著提高作物產量,同時本發明的方法中沒有使用農藥,可以確保糧食安全且不污染環境。
【權利要求】
1.一種農田害蟲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方案甲:每年的農作物生長季,在農田懸掛誘蟲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方案乙和/或方案丙; 所述方案乙為:在農田邊緣種植保護性植物; 所述方案丙為:在農田中釋放農田害蟲的天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田害蟲的天敵為赤眼蜂。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性植物為花椒和/或紫穗槐。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盞誘蟲燈的覆蓋范圍為10-16畝。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蟲燈的懸掛高度為1.4-1.6 米。
7.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盞誘蟲燈的覆蓋范圍為以57米為半徑的圓形區域。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一盞誘蟲燈不能覆蓋所述農田時,均勻設置兩個以上誘蟲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兩個誘蟲燈之間的直線距離為100米。`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田為種植小麥和/或玉米的農田。
【文檔編號】A01M1/04GK103718906SQ20141001461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3日
【發明者】蔣高明, 郭立月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