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包括:a、清塘消毒;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c、水體消毒;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e、水質調節;f、加強日常管理。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通過治理與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魚類的抗病能力,降低魚病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漁業養殖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魚病就是致病因素作用于魚體,使其新陳代謝失調,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生命活動受到擾亂的現象。魚病的發生,是外界因素和魚體內在因素綜合的結果。外界因素首要的是自然條件,諸如水溫、酸堿度、溶氧、水中的化學成分和有毒物質、氣候變化、池塘衛生條件等;內在因素主要是魚體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
[0003]隨著漁業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病害問題日益突出,受高密度放養、強化投飼、過度施肥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加上養殖水域受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漁業生產的生態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養殖的品種及質量退化、抗病力下降,魚類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漁民的生產利益受到極大影響,對漁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通過治理與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魚類的抗病能力,降低魚病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漁業養殖的經濟效益。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包括:a、清塘消毒;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c、水體消毒;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e、水質調節;f、加強 日常管理;
所述a清池塘消毒:清除池底淤泥,可保留池底淤泥厚度為10-20cm,用生石灰進行清塘處理,每畝生石灰用量為150kg,清塘一周后注水;
所述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包括:bl、餌料消毒:青草、浮萍類餌料需洗凈后,放在濃度為IOppm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后投喂;糞肥類飼料需加入生石灰消毒發酵后使用,其中飼料與生石灰的重量比為:25:1 ;b2、食場消毒:每月中含氯消毒劑消毒食場1-2次,含氯消毒劑先溶于水中再潑灑食場周圍水域,其中含氯消毒劑與水的重量比為1:200 ;b3、工具消毒:工具包括魚篩、魚桶和網具,用含有氯制劑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洗;
所述c水體消毒:每月潑生石灰10-15ppm、或潑強氯精0.3ppm、或潑敵菌靈0.3ppm ;所述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魚病流行季節為4-10月份,期間每月投喂一個療程的藥餌料,一個療程為5-7天;
所述e水質調節包括:el、潑灑生石灰,保持水質中性至弱酸性;e2、經常換水,保持水體透明度為25-30cm ;e3、每周至少2次使用增氧機對池水進行增氧,使池水含氧量為
4.1-4.2mg/L ;
所述f加強管理:多巡塘、及時撈除殘餌、死魚等雜物。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el潑灑生石灰為:每半個月用生石灰20_25kg全池潑灑。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e2經常換水為:每周加注新水20-30cm。[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包括:清塘消毒、餌料、食場、工具消毒、水體消毒、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水質調節和加強日常管理,全方位治理和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魚類的抗病能力,降低魚病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漁業養殖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0]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包括:a、清塘消毒;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c、水體消毒;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e、水質調節;f、加強日常管理;
所述a清池塘消毒:清除池底淤泥,可保留池底淤泥厚度為10-20cm,用生石灰進行清塘處理,每畝生石灰用量為150kg,清塘一周后注水; 所述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包括:bl、餌料消毒:青草、浮萍類餌料需洗凈后,放在濃度為IOppm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后投喂;糞肥類飼料需加入生石灰消毒發酵后使用,其中飼料與生石灰的重量比為:25:1 ;b2、食場消毒:每月中含氯消毒劑消毒食場1-2次,含氯消毒劑先溶于水中再潑灑食場周圍水域,其中含氯消毒劑與水的重量比為1:200 ;b3、工具消毒:工具包括魚篩、魚桶和網具,用含有氯制劑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洗;
所述c水體消毒:每月潑生石灰10-15ppm、或潑強氯精0.3ppm、或潑敵菌靈0.3ppm ;所述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魚病流行季節為4-10月份,期間每月投喂一個療程的藥餌料,一個療程為5-7天;
所述e水質調節包括:el、潑灑生石灰,保持水質中性至弱酸性;e2、經常換水,保持水體透明度為25-30cm ;e3、每周至少2次使用增氧機對池水進行增氧,使池水含氧量為
4.1-4.2mg/L ;
所述f加強管理:多巡塘、及時撈除殘餌、死魚等雜物。
[0011]其中,所述el潑灑生石灰為:每半個月用生石灰20_25kg全池潑灑。
[0012]所述e2經常換水為:每周加注新水20_30cm。
[0013]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通過包括:清塘消毒、餌料、食場、工具消毒、水體消毒、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水質調節和加強日常管理,全方位治理和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魚類的抗病能力,降低魚病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漁業養殖的經濟效益。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預防魚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清塘消毒;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c、水體消毒;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e、水質調節;f、加強日常管理; 所述a清池塘消毒包括:清除池底淤泥,可保留池底淤泥厚度為10-20cm,用生石灰進行清塘處理,每畝生石灰用量為150kg,清塘一周后注水; 所述b餌料、食場、工具消毒包括:bl、餌料消毒:青草、浮萍類餌料需洗凈后,放在濃度為IOppm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后投喂;糞肥類飼料需加入生石灰消毒發酵后使用,其中飼料與生石灰的重量比為:25:1 ;b2、食場消毒:每月中含氯消毒劑消毒食場1-2次,含氯消毒劑先溶于水中再潑灑食場周圍水域,其中含氯消毒劑與水的重量比為1:200 ;b3、工具消毒:工具包括魚篩、魚桶和網具,用含有氯制劑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洗; 所述c水體消毒包括:每月潑生石灰10-15ppm、或潑強氯精0.3ppm、或潑敵菌靈0.3ppm ; 所述d魚病流行季節投喂藥餌料包括:魚病流行季節為4-10月份,期間每月投喂一個療程的藥餌料,一個療程為5-7天; 所述e水質調節包括:el、潑灑生石灰,保持水質中性至弱酸性;e2、經常換水,保持水體透明度為25-30cm ;e3、每周至少2次使用增氧機對池水進行增氧,使池水含氧量為4.1-4.2mg/L ; 所述f加強管理包括:多巡塘、及時撈除殘餌、死魚等雜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魚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l潑灑生石灰為:每半個月用生石灰20-25kg全池潑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魚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2經常換水為:每周加注新水20_30cm。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875560SQ201410104552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沈建明 申請人:蘇州市陽澄湖現代農業產業園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