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無損傷釣鱉彈簧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0081閱讀:689來源:國知局
無損傷釣鱉彈簧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由彈簧、金屬針和細鋼絲組成,金屬針一端開有圓環凹槽,其中央開有通孔,其另一端部固裝有一根細鋼絲,彈簧套入并固定在金屬針中部,腦線一端穿過金屬針中央的通孔并綁緊在金屬針上。采用本彈簧鉤釣鱉能使釣手在甲魚養殖場釣獲的甲魚不受損傷,而未適合售賣的甲魚可即時放回原池續養,釣獲效率高,所耗的人力成本低。
【專利說明】無損傷釣鱉彈簧鉤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釣魚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
【背景技術】
[0002]中華鱉的養殖,已經成為一個大產業,當鱉魚(又稱甲魚)達到上市規格需要捕捉時,通常采用網捕和放干池水捕捉的辦法。但是這種原始的捕捉方式對于現代的養殖和銷售方式已經不適用了。一個養殖池中混養的鱉魚有大有小,而售賣的鱉魚必須達到一定的生長年限和規格,上述的捕捉方式對于規格還不適合售賣的鱉魚會造成驚嚇甚至損傷,再投放回養殖池也有可能造成攝食障礙,加上水溫水質的改變,很可能造成病患,嚴重影響留養鱉魚的生長,增加養殖成本。[0003]對于生態養殖的高檔甲魚池,更不能采用上述捕捉方法,因為高檔甲魚的售價較高,只能按客戶需求選定規格分時分批少量捕捉,此類養殖場采用兩種方法捕捉甲魚。第一種方法是開放垂釣,讓釣手自帶工具用普通魚鉤垂釣。這種方法會使絕大多甲魚吞鉤太深而無法摘鉤,只能剪斷腦線,不但造成甲魚食道和食道外的肌肉被鉤傷,大部分還要將魚鉤和腦線殘留在甲魚體內,而食道肌肉損傷和魚鉤生銹都會造成局部細菌感染,會造成甲魚患病死亡,甚至傳染至全池甲魚患病。第二種方法是使用甲魚槍一釣手持一枝海竿,腦線端部用一副8~10枚大魚鉤,每鉤配一根100~200mm的鋼絲,鋼絲一端焊接在鉤柄上,鋼絲另一端集中焊接成一副魚鉤呈放射狀分布的組鉤,方法是釣手將組鉤投到甲魚浮頭吸氣的位置,使組鉤掛在甲魚身體的某個部位。以這種方法釣掛上岸的甲魚,表皮最少有兩處鉤傷,如果規格未適合售賣,還不能放回原池續養,必須經專用池替甲魚治好鉤傷才能放回原池續養,否則皮膚損傷的甲魚比食道受傷的甲魚更容易患病,造成全池甲魚患病的機會更大。而且鉤掛甲魚是一種技術要求極高的工作,釣手必須經過培訓,效率極低,人力成本很高。上述兩種方法對甲魚的損傷是顯而易見。而且,由于客戶購買甲魚后還需放養在人工池內再轉售,所以皮膚損傷或食道受傷的甲魚也不受客戶歡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它能使釣手在甲魚養殖場釣獲的甲魚不受損傷,而未適合售賣的甲魚可即時放回原池續養,釣獲效率高,所耗的人力成本低。
[0005]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包括腦線,設有一根彈簧和一根金屬針,該金屬針一端部開有環凹槽,金屬針中央開有一個徑向通孔,金屬針另一端部固定有一段細鋼絲,所述彈簧套入并固定在所述金屬針中部,腦線一端穿過金屬針中央的通孔并綁緊在金屬針上。
[0006]所述金屬針的直徑為Φ I~3mm、長度為25~40mm。所述彈簧的直徑為Φ3~5mm、長度為20~30mm,彈簧相鄰兩圈之間間距為3~4mm。所述細鋼絲的直徑為Φ0.1~
0.2mm、長度為250~300mm。金屬針最好采用不銹鋼針。彈簧與金屬針之間一般可采用粘結固定連接。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采用本發明的釣鱉彈簧鉤能消除養殖池分批捕捉甲魚所出現對甲魚造成的驚嚇和損傷,節約了養殖以及管理成本,而且操作簡單,可根據需要捕捉的數量決定用鉤數量,是一種釣獲效率高的分批量捕捉養殖池甲魚的工具。
[0008]本無損傷釣鱉彈簧鉤也適用于河涌釣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0011]參見圖1所示,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由腦線3、彈簧2、金屬針I和細鋼絲4組成,該金屬針I 一端部開有圓環凹槽1-1,金屬針I中央開有一個徑向通孔1-2,金屬針I另一端部固定有一段細鋼絲4,所述彈簧2套入并固定在所述金屬針I中部,腦線3 —端穿過金屬針I中央的通孔1-2并綁緊在金屬針I上。
[0012]取金屬針I的直徑為Φ1~3mm、長度為25~40mm。取彈簧2的直徑為Φ3~5mm、長度為20~30mm,彈簧2相鄰兩圈之間間距為3~4mm。取細鋼絲4的直徑為Φ 0.1~
0.2mm、長度為250~300mm。金屬針最好采用不銹鋼針。所述彈簧2與金屬針I之間一般采用粘結固定連接,也可以焊接固定連接。
[0013]操作時,將寬度為3~5mm`、長度與不銹鋼針I等長的動物肉或內臟從設有圓環凹槽1-1 一端的不銹鋼針I旋入并包裹著該不銹鋼針I及彈簧2,旋至不銹鋼針I的另一端時用細鋼絲4反方向沿著彈簧2的彈簧圈間隙纏繞至另一端部,并在圓環凹槽1-1中繞I~
2圈,剩余的細鋼絲4折返至腦線3,以拉力為I~3牛的絲線將細鋼絲4和腦線3端部綁扎固定,并使余下的細鋼絲4平行貼在腦線3上,將細鋼絲4的末端部纏繞腦線3兩圈固定之。如果以養殖場的飼料作餌,則可用水化開飼料并將其捏入彈簧2內即可。在主線與腦線3的接合部綁上重物即可投入養殖池垂釣。當甲魚吞鉤后逃跑至腦線3被繃緊時,該彈簧鉤就會橫卡在甲魚的咽喉部,釣上岸后,釣手只要用手或鉗夾住細鋼絲4,放開提釣線的手,彈簧鉤會從橫卡轉變為順置于甲魚咽喉部,甲魚就會自然掉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包括腦線,其特征在于:設有一根彈簧和一根金屬針,該金屬針一端部開有環凹槽,金屬針中央開有一個徑向通孔,金屬針另一端部固定有一段細鋼絲,所述彈簧套入并固定在所述金屬針中部,腦線一端穿過金屬針中央的通孔并綁緊在金屬針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的直徑為Φ I~3謹、長度為25~40mm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的直徑為Φ3~5mm、長度為20~30mm,彈簧相鄰兩圈之間間距為3~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細鋼絲的直徑為Φ0.1 ~0.2mm、長度為 250 ~3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采用不銹鋼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損傷釣鱉彈簧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與金屬針之間采用粘結固 定連接。
【文檔編號】A01K83/00GK103858835SQ201410129954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日
【發明者】張有振 申請人:張有振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