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團花絹螟性引誘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團花絹螟性引誘劑,其特征在于,該團花絹螟性引誘劑活性成分是由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組成,可將本發明的團花絹螟性引誘劑制成誘芯,單個誘芯所含有效成分為50-1000μg,將誘芯放入粘蟲誘捕器中,可用于監測團花絹螟的田間發生動態,預測其危害程度,指導其它防治措施適時進行,并同時誘殺雄性團花絹螟,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說明】—種團花絹螟性引誘劑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團花絹螟性引誘劑。
【背景技術】[0002]團花樹Anthocephalus chinensis,又名黃梁木,常綠大喬木,生長十分迅速,其樹干通直,葉片大而光亮,樹姿挺拔秀麗,被專家公認為“奇跡樹”,是良好的綠化樹種之一。
[0003]團花絹螟Diaphaniaglauculalis Guen6e,分布于廣東,福建,云南等省份,該蟲主要以幼蟲危害葉片,幼蟲取食表皮和葉肉組織,僅留葉脈,呈網狀,形成半透明白色薄膜,經日照整片葉子呈焦灼狀,危害嚴重時造成葉片大面積凋謝,嚴重影響團花樹生長,是團花樹最重要的害蟲之一。
[0004]昆蟲性信息素在害蟲監測和防治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目前有關團花絹螟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學特性及危害規律等方面,沒有關于其性信息素的研究報道。
[0005]為此,開展鑒定團花絹螟性信息素的研究,應用于該蟲的無公害防治及預測預報,開發出新的防治技術,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團花絹螟性信息素組合物,應用于該蟲的測報和無害化防治。
[0007]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團花絹螟性信息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團花絹螟性信息素組合物是以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組成,其質量比范圍10-2000 μ g: 10-2000 μ g0
[0008]將上述性信息素組合物用于制備成誘芯,即性信息素組合物溶解到有機溶劑中得到性信息素溶液,加入到釋放載體中即得誘芯,單個誘芯所含有效成分為50-1000 μ g,所述溶液的溶劑為重蒸正己烷。
[0009]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首次發現并鑒定了團花絹螟性信息素,并得到優化的組合物配比: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按質量比10-2000 μ g: 10-2000 μ g混合組成,運用該性信息素組合物能有效誘殺大量的團花絹螟雄蛾,應用于團花絹螟種群監測和防治,對團花絹螟的誘殺與測報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0010]本發明團花絹螟性引誘劑不論是用米作蟲情預測測報,還是用誘捕法或干擾交配法直接防治團花絹螟,均有利于保護天敵,提高防治團花絹螟的效果,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減輕污染,保護環境,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提取物和標準化合物的總離子流圖;
[0012]圖2為提取物的氣相色譜-觸角電位分析圖;圖3為提取物和標準化合物的質譜碎片圖對比;
[0013]圖4為性引誘劑的室內電生理學試驗;
[0014]圖5為性引誘劑的室內行為學試驗。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6]1、提取性信息素
[0017]取團花絹螟處女雌蛾,暗期處理約50分鐘左右,觀察雌蛾處于召喚狀態時,切取雌蛾腺體。取處女雌蛾于冰箱冷凍3分鐘,用眼科手術剪剪取腺體,后用昆蟲針將性信息素腺體放入2ml色譜進樣瓶(Agilent公司)中,使腺體完全浸泡在溶劑中,浸泡液在室溫下靜置60分鐘,后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浸泡液,通過有機過濾頭過濾后,移于另一潔凈色譜進樣瓶中,氮吹儀濃縮,進氣相-色譜聯用儀進樣分析。
[0018]2、性信息素鑒定
[0019]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條件:團花絹螟處女雌蛾性信息素腺體提取物鑒定在7890A-5975CGC-MS (Agilent 公司)上進行,色譜柱為 DB-5 (30mX 250 μ mX 0.25 μ m),無分流進樣,進樣量I μ 1,升溫程序:起始溫度50°C,保持2分鐘,升溫每分鐘10°C,上升到270°C,保持10分鐘,全掃描采集,通過與標準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和質譜圖作對比,確定待測成分。
[0020]3、提取物氣相色譜-觸角電位分析
[0021]取團花絹螟雄成蟲,用眼科手術剪將其觸角剪下,并用刀片切除觸角端部約
0.5mm,然后用導電膠將觸角連接在金屬電極上,并將金屬電極插入EAG探頭中。分析樣品的色譜柱為 DB-5 (30mX 250 μ mX 0.25 μ m),出口端接 Y 型分流器(5181-3397,Agilent),這樣氣相色譜柱分離的氣體成分被分為均勻的兩部分,一部分進入FID氫火焰離子檢測器,另一部分與清潔氣體混合進入觸角(EAD),記錄的信號經刺激放大器(CS-55)連接到直流交流放大器(IDAC-2),再連接到計算機經GC-EAD軟件同步記錄,確定待測成分。
[0022]Agilent7820A氣相色譜檢測器為FID氫火焰離子檢測器,載氣為He,不分流進樣,進樣量為I μ 1,升溫程序:起始溫度50°c,保持2分鐘,升溫每分鐘10°C,上升到270°C,保持10分鐘。
[0023]4、室內電生理學試驗
[0024]不同比例構成的性信息素溶液在室內進行觸角電位試驗,化合物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和反-11-十六碳烯醛按9: 1,8: 2,7: 3,6: 4,5: 5比例配置,對照組為重蒸正己烷,不含性信息素組分。
[0025]5、制作誘芯
[0026]采用有機硅膠誘芯,每個誘芯加入10 μ I配好的反-11-十六碳烯醛、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混合溶液和兩者中的一種,溶劑為重蒸正己烷。
[0027]6、室內行為學試驗
[0028]將觸角電位篩選出來的最佳比例的組分,與性信息素單體對照進行行為學試驗(四臂嗅覺儀),對照組為空白硅膠誘芯,只滴加重蒸正己烷,不含性信息素組分。
[0029]結果和分析[0030]1、性信息素的化學結構鑒定
[0031]團花絹螟腺體提取物和標準化合物的氣相-色譜聯用分析(圖1),提取物和標準化合物的質譜碎片圖對比(圖2),結果表明團花絹螟的性信息素組分為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_10,12-十六碳烯醒。
[0032]2、性信息素的活性組分篩選
[0033]團花絹螟腺體提取物對雄蟲觸角的氣相色譜-觸角電位分析,篩選出引起觸角反應的2個化合物(圖3),2個化合物的相對出峰時間和氣相色譜保持一致,進一步表明團花絹螟的性信息素組分為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
[0034]3、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觸角電位試驗
[0035]觸角電位試驗表明:性信息素組分的不同比例對團花絹螟的反應存在差異,不同比例組分均能引起雄蟲觸角的反應,活性組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但活性組分5:5可以引起顯著的反應,6:4次之(圖4)。
[0036]4、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行為學試驗
[0037]室內行為學試驗表明:二者混合組分(5:5)有顯著的引誘活性,明顯強于單體的引誘活性(圖5),空白對對照組無引誘活性。
[0038]結論
[0039]截止目前,國內 外并沒有報道團花絹螟的性信息素,本發明首次發現并報道了團花絹螟的性信息素組分。
【權利要求】
1.一種團花絹螟性引誘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團花絹螟性信息素是由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團花絹螟性引誘劑,其特征在于:由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組成,其質量比范圍10-2000 μ g: 10-2000 μ g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團花絹螟性引誘劑,其特征在于:將性引誘劑制成有機硅膠誘芯,單個誘芯所含有效成分為50-1000 μ g,所述性信息素溶液的溶劑為重蒸正己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團花絹螟性引誘劑誘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性信息素化合物的使用劑量為50-1000 μ g/10 μ 1的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性信息素溶液。
【文檔編號】A01M1/02GK103875661SQ20141013319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溫秀軍, 馬濤, 劉志韜, 孫朝輝, 蔡衛東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