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豆芽孵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用常溫清水洗凈原料,去除原料中的異物;使用60℃-80℃的熱水對原料進行殺菌3-6min;原料殺菌完畢后接入清水直接浸泡2-12h,浸泡初始水溫為20-40℃,使原料充分吸水;將浸泡好的原料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設置淋水水溫為19-22℃、孵化室室溫為22-25℃,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該方法生產工藝可靠、可培育出不含生長劑和添加劑,口感好,外觀好的高品質的綠色無公害豆芽。
【專利說明】一種豆芽孵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豆芽孵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豆芽是豆類作物種子發出的芽,因此具有豆類作物的營養特點,與其它蔬菜相比,豆芽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C、天門冬氨酸、鈣、鐵、食物纖維、有機物、維生素BI等,而且清脆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傳統的豆芽孵化方法,包括原料清洗、原料喚醒、原料浸泡、原料殺菌、落桶、孵化等步驟,具體如下:
[0003]( I)原料清洗:用常溫清水洗凈原料(如黃豆、綠豆),去除原料中的泥土、沙石等異物;[0004](2)原料喚醒:把清洗后的原料在室內放置一段時間,喚醒種子;
[0005](3)原料浸泡:把喚醒后的原料放置在容器中浸泡,讓原料充分吸水;
[0006](4)原料殺菌:使用濃度為3%的石灰水對原料進行殺菌;
[0007](5)落桶:將消毒后的原料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08](6)孵化:設置好淋水水溫、孵化室室溫后定時淋水孵化,經歷5-7天后,產品成型,進入清洗環節。
[0009]上述現行的豆芽孵化方法,存在以下問題:(I)原料在落桶前需要在室內放置一段時間,喚醒種子,并且要使用石灰水對原料進行殺菌,處理工序復雜,費時費工;(2)原料殺菌過程中使用的石灰水若隨意排放,對自然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了危害,不利于環保,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此過程非常復雜;(3)由于原料在孵化室內的空間環境與原料在土壤中的環境很不一樣,生長出來的胚軸不夠茁壯,影響食用口感;(4)現市場上有許多個體戶、小作坊通過非法使用或添加6BA、4-氯苯氧乙酸等生長劑和添加劑改善豆芽外觀,使豆芽變粗變長迎合市場需求,生長劑、添加劑對人體非常有害,長期食用不利于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豆芽孵化方法,該方法生產工藝可靠、可培育出不含生長劑和添加劑,口感好,外觀好的高品質的綠色無公害豆芽。
[0011]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2]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I)原料清洗:用常溫清水洗凈原料,去除原料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14](2)原料殺菌:使用60_80°C的熱水對原料進行殺菌3_6min ;
[0015](3)原料浸泡:原料殺菌完畢后接入清水直接浸泡2_12h,浸泡初始水溫為20-40°C,使原料充分吸水;
[0016](4)落桶:將浸泡好的原料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17](5)孵化:設置淋水水溫為19_22°C、孵化室室溫為22_25°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21%、氮氣76-80%、二氧化碳0.3_4%、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4_21%、氮氣76-78%、二氧化碳0.3-8%、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4-21%、氮氣76-82%、二氧化碳0.3_8%、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0018]氧氣:在豆芽的孵化過程中,過于充足的氧氣會使豆芽生長過快,胚軸過于纖細,品相和口感不好。本方法是對孵化環境進行密閉設計,種子進行有氧呼吸時會將環境內的氧氣消耗掉,但過低的氧氣又會阻礙胚軸的縱向生長,因此氧氣的消耗量要適量控制。
[0019]氫氣:每日通入適量的氫氣,能使豆芽更高效地完成有氧呼吸,增強豆芽對細菌及環境溫差的抵抗力及適應力。
[0020]乙烯:每日通入適量的乙烯,能促使豆芽向橫向生長,改善成品的品相及口感。
[0021]氮氣:在孵化過程的后期適當地提高環境中的氮氣含量,能促進豆芽對氮的吸收,使豆芽更健康地生長。
[0022]二氧化碳:在孵化過程的后期適當地提高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促進豆芽對二氧化碳、乙烯、氫氣及氮氣的吸收及利用(因為胚軸長長后需要更高效地分解有機物來支撐生長)。
[0023]豆芽在孵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生長速度及所需的外界養分都有所不同。總的來說,孵化前期生長比較緩慢、需要的外界養分較少,但抵抗力強;生長比較迅速、需要的外界養分較多。雖然總體規律如此,但不同原料需要的合適氣體濃度都不盡相同,因此本法的氣體定量區間比較大。
[0024]所述步驟(1)中常溫清水具體是指15-25°C的自來水。
[0025]所述步驟(1)中原料為黃豆或綠豆。
[0026]所述步驟(3)中清水為自來水。
[002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優點和有益效果:
[0028](I)省去了“原料喚醒”環節,使得清洗、殺菌、浸泡能夠無縫執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9](2)原料殺菌使用熱水,殺菌后的水只需簡單處理就可再利用,節省企業運行成本的同時更利于環保;
[0030](3)通過系統化控制,較為精確地還原出原料在土壤空間環境中的各種氣體構成,使孵化室內的環境更加接近原料在大自然中的氣體構成,構建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
[0031](4)采用本方法孵化出的豆芽,其胚軸可以通過改變工藝參數實現長度2-15cm不等、直徑l-7mm不等,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層次需求;
[0032](5)能夠在不添加或使用任何生長劑或添加劑的情況下有效的改善豆芽的外觀、口感,是當今世界上最能保證豆芽食品安全的生產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描述。應該指出,以下具體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使用的所有科學和技術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0034]實施例1:
[0035]本實施例綠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6](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綠豆(陳豆),去除綠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37](2)使用80°C的熱水對綠豆進行殺菌3min ;
[0038](3)殺菌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2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39](4)將浸泡好的綠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40](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4°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80%、二氧化碳2%、乙烯400PPM、氫氣5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78%、二氧化碳4%、乙烯400PPM、氫氣5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4%、氮氣80%、二氧化碳6%、乙烯400PPM、氫氣5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0041]本實施例得到的綠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3-5cm、直徑為6_7mm。
[0042]實施例2:
[0043]本實施例綠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4](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綠豆(新豆),去除綠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45](2)使用60°C的熱水對綠豆進行殺菌5min ;
[0046](3)殺菌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12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47](4)將浸泡好的綠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48](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4°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7%、二氧化碳3%、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9%、二氧化碳1%、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在第5-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9%、氮氣80%、二氧化碳1%、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0049]本實施例得到的綠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9-12cm、直徑為l_2mm。
[0050]實施例3:
[0051]本實施例綠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2](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綠豆(新豆),去除綠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53](2)使用75°C的熱水對綠豆進行殺菌4min ;
[0054](3)殺菌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6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55](4)將浸泡好的綠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56](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4°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7%、二氧化碳3%、乙烯200PPM、氫氣2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78%、二氧化碳4%、乙烯200PPM、氫氣2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4%、氮氣80%、二氧化碳6%、乙烯200PPM、氫氣2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0057]本實施例得到的綠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7-8cm、直徑為4_5mm。
[0058]實施例4:
[0059]本實施例黃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60](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黃豆(陳豆),去除綠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61](2)黃豆無需殺菌
[0062](3)清洗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2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63](4)將浸泡好的綠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64](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2°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80%、二氧化碳2%、乙烯500PPM、氫氣5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78%、二氧化碳4%、乙烯500PPM、氫氣5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4%、氮氣80%、二氧化碳6%、乙烯500PPM、氫 氣5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0065]本實施例得到的黃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3-5cm、直徑為6_7mm。
[0066]實施例5:
[0067]本實施例黃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68](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黃豆(新豆),去除黃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69](2)黃豆無需殺菌
[0070](3)清洗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12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71](4)將浸泡好的黃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72](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2°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7%、二氧化碳3%、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9%、二氧化碳1%、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在第5-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9%、氮氣80%、二氧化碳1%、乙烯0ΡΡΜ、氫氣2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0073]本實施例得到的黃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9-12cm、直徑為2_3mm。
[0074]實施例6:
[0075]本實施例黃豆芽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76](I)用20°C的自來水洗凈黃豆(新豆),去除黃豆中的砂石,泥土等異物;
[0077](2)黃豆無需殺菌
[0078](3)殺菌完畢后接入自來水直接浸泡6h,使原料充分吸水;
[0079](4)將浸泡好的黃豆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0080](5)設置淋水水溫為20°C、孵化室室溫為24°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20%、氮氣77%、二氧化碳3%、乙烯300PPM、氫氣3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約為18%、氮氣78%、二氧化碳4%、乙烯300PPM、氫氣3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空間體積比14%、氮氣80%、二氧化碳6%、乙烯300PPM、氫氣300PPM ;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0081]本實施例得到的黃豆芽,其胚軸的長度為7-8cm、直徑為4_5mm。
[0082] 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而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與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改變,都應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清洗:用常溫清水洗凈原料,去除原料中的異物; (2)原料殺菌:使用60°C_80°C的熱水對原料進行殺菌3-6min ; (3)原料浸泡:原料殺菌完畢后接入清水直接浸泡2-12h,浸泡初始水溫為20-40°C,使原料充分吸水; (4)落桶:將浸泡好的原料投入孵化室的孵化容器中; (5)孵化:設置淋水水溫為19-22°C、孵化室室溫為22-25°C,同時在原料生長的不同階段調節孵化室內的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乙烯、氫氣這五種氣體的比例,具體為在第1-3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室空間體積比為18-21%、氮氣76-80%、二氧化碳0.3_4%、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 ;在第4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室空間體積比約為14_21%、氮氣76-78%、二氧化碳0.3-8%、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 ;在第5_8天的孵化階段,氧氣占孵化室空間體積比14-21%、氮氣76-82%、二氧化碳0.3-8%,乙烯0-500PPM、氫氣0-500PPM,經歷5~8天的孵化后,產品成形,進入清洗環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常溫清水具體是指15-25 °C的自來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原料為黃豆或綠豆。
4.根據權利要 求1所述的一種豆芽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清水為自來水。
【文檔編號】A01C1/02GK103907425SQ201410143732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明者】李洪輝 申請人:李洪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