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包括管體和管蓋,所述管蓋內旋式的與所述管體連接,所述管蓋上設有外螺紋,所述管體的管口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為相互之間設有缺口的內螺紋段或內螺紋點。本發明提供的凍存管密封效果好,不影響管內物質的倒出,易于旋擰操作,強度高,具有分類標志功能,節省材料,制作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凍存管,具體涉及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凍存管是在生物或醫學上常被使用到,用于低溫儲存細胞或其它物質。市場上的凍存管密封性差,導致內裝的物質會遭受污染或泄露,而且經過低溫后管體容易裂開。專利號為CN102845414的中國發明專利于2013年I月2日公開了一種凍存管的結構,包括管體、管蓋,所述管蓋蓋 裝于所述管體,所述管蓋包括中心圓、四周環面、中心下凸結構,所述管體的管口的頂環結構嵌裝于所述中心下凸結構、四周環面所形成的環形間隙內,所述管口的外環面和所述管蓋的四周環面螺紋緊固連接,其使得在長期超低溫冷藏下不易發生泄漏,確保了細胞不受污染,保證后續實驗的正常進行。但是這種外旋式的結構也存在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外旋式的污染源容易接觸到管蓋的中心下凸結構,將污染源帶入管內;外旋式的由于水分容易滯留在管蓋與管體連接處的螺紋處,在低溫下結冰,加大了管蓋擰開的難度,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冷凍管密封性好,易于旋擰操作,強度高,節省材料,制作成本低。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包括管體和管蓋,所述管蓋內旋式的與所述管體連接,所述管蓋上設有外螺紋,所述管體的管口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為相互之間設有缺口的內螺紋段或內螺紋點。
[0005]本發明采用內旋式的管蓋,解決了外旋易漏液,墊片易掉的缺陷,密封性更好;如果采用傳統的內螺旋結構,在向管內加液或管內液體的倒出時,會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導致管內液體有殘留,影響操作以及準確度,而且管口的內螺紋采用段式或點式結構,不會影響向管內加液或管內液體的倒出。
[0006]作為優選,所述管蓋呈圓柱狀,由頂端至底端包括手擰部和連接部,所述手擰部的外徑大于所述連接部的內徑,在所述手擰部和所述連接部的連接處形成銜接部。
[0007]作為優選,所述銜接部設有標識密封圈,所述標識密封圈的內徑大于所述連接部的外徑,所述標識密封圈的內徑大于或等于所述手擰部的外徑。
[0008]設置標識密封圈,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保證凍存管的密封性,同時通過設置不同顏色的密封圈,還可以起到標識作用,方便使用,又不用特意去設置標志物,節省成本與工藝。
[0009]作為優選,所述標識密封圈下方設有輔助密封圈,所述輔助密封圈的內徑與所述標識密封圈相同,外徑大于所述標識密封圈的外徑。
[0010]由于冷凍管常常是從低溫處拿出,標志密封圈會被粘附在管口處,在擰開管蓋時,標志密封圈會被帶動,多次之后影響其密封功能,設置輔助密封圈,雙重保障,而且在擰開蓋子時,手指向手擰部抵住密封圈,防止被帶動,輔助密封圈外徑大于所述標識密封圈的,方便抵住動作。
[0011]作為優選,所述外螺紋的最頂端一圈的上端面與所述手擰部的下端面之間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安裝在所述密封槽內。可以加強密封圈的固定,增強密封圈的使用壽命。
[0012]作為優選,所述密封槽的寬度等于所述標識密封圈和所述輔助密封圈的厚度之和,可以通過密封槽卡住密封圈,防止由于管蓋的擰開而使其上下移動,影響其強度和密封性。
[0013]作為優選,所述手擰部和所述連接部呈一體內空的圓柱狀結構,所述連接部的底端設有端面。
[0014]內空的圓柱狀結構可以節省材料,降低成本,連接部的底端端面的設置,密封管體,也防止管內物質進入管蓋內,造成浪費或污染。
[0015]作為優選,所述手擰部的圓柱狀內空里設有連接圓周的加強筋。 [0016]由于冷凍管常常是從低溫處拿出,擰開管蓋時,需要一定的力度,如果力過大或凍存管的使用時間較長,內空的管蓋容易壞,設置加強筋可以加強管蓋的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O
[0017]作為優選,所述加強筋豎直設置,并穿過所述圓柱體的截面所在圓的圓心,加強管蓋強度效果更好。
[0018]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凍存管密封效果好,不影響管內物質的倒出,易于旋擰操作,強度高,具有分類標志功能,節省材料,制作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附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體;11-內螺紋;2-管蓋;21_外螺紋;211_上端面;22_手擰部;23_連接部;31-標識密封圈;32_輔助密封圈;4_密封槽;5_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附圖1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包括管體I和管蓋2,管蓋2呈內空的圓柱狀,由頂端至底端包括手擰部22和連接部23,手擰部22的外徑大于連接部23的內徑,連接部23的底端設有端面;連接部23設有外螺紋21,管體I的管口設有與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11,管蓋2通過內螺紋和外螺紋內旋式的與管體I連接,所述內螺紋11為相互之間設有缺口的內螺紋段或內螺紋點,本實施例為內螺紋段。在手擰部22和連接部23的連接處設有標識密封圈31,標識密封圈31下方設有輔助密封圈32,所述標識密封圈31的內徑略大于連接部23的外徑,等于手擰部22的外徑,輔助密封圈32的內徑與所述標識密封圈31相同,外徑大于標識密封圈31的外徑,雙重密封圈可以防止管蓋2的反復擰開而導致的密封圈密封效果下降或喪失。外螺紋21的最頂端一圈的上端面211與手擰部22的下端面221之間形成密封槽4,密封槽4的寬度等于標識密封圈31和輔助密封圈32的厚度之和,兩個密封圈可以卡裝在密封槽4內。手擰部22的圓柱狀內空里豎直設有連接所述手擰部22圓周面的、用于加強手擰部牢固度的加強筋5,加強筋5穿過所述圓柱體的截面所在圓的圓心。
【權利要求】
1.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包括管體(1)和管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蓋(2)內旋式的與所述管體(1)連接,所述管蓋(2)上設有外螺紋(21),所述管體(1)的管口設有內螺紋(11),所述內螺紋(11)為相互之間設有缺口的內螺紋段或內螺紋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蓋(2)呈圓柱狀,由頂端至底端包括手擰部(22)和連接部(23),所述手擰部(22)的外徑大于所述連接部(23)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擰部(22)和所述連接部(23)的連接處設有標識密封圈(31),所述標識密封圈(31)的內徑大于所述連接部(23)的外徑,所述標識密封圈(31)的內徑大于或等于所述手擰部(22)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識密封圈(31)下方設有輔助密封圈(32),所述輔助密封圈(32)的內徑與所述標識密封圈(31)相同,外徑大于所述標識密封圈(31)的外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21)的最頂端一圈的上端面(211)與所述手擰部(22)的下端面(221)之間形成密封槽(4),所述密封圈安裝在所述密封槽(4)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4)的寬度等于所述標識密封圈(31)和所述輔助密封圈(32)的厚度之和。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擰部(22)和所述連接部(23)呈一體內空的圓柱狀結構,所述連接部(23)的底端設有端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擰部(22)的圓柱狀內空里設有連接所述手擰部(22)圓周面的加強筋(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凍存管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5)豎直設置,并穿過所述圓柱體的截面所在圓的圓心。
【文檔編號】A01N1/02GK103918643SQ20141016898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蔣崢嶸, 謝小良, 閔密克, 孫曉曉 申請人:浙江碩華醫用塑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