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漁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魚塘清理(2)、魚種放養(3)、飼料投喂,魚苗入池后,以濾食浮游動植物為主兼食飼料碎屑,每次喂養魚體重的2-2.5%的餌料;(4)、越冬池塘應比較干凈,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規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頃用90%晶體敵百蟲1.5—3.0公斤全池潑灑池水浮游植物量應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本發明提供的鰱魚養殖方法,提高了鰱魚養殖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
【專利說明】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漁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鰱魚屬于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鰱魚性急躁,善跳躍。鰱魚是人工飼養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為中國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鰱魚養殖時容易產生病癥,影響魚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涉及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提高了鰱魚養殖的生長速度。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放養魚種前四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排水暴曬三周,然后注水,注水時用網柵在入水口過濾以防止野雜魚入池,水源應選用湖水或河水,水量 充足,水質清潔無污染;(2)、魚種放養:5月中、下旬,池水溫穩定在18°C以上時,為適宜投放時間。投放鰱魚苗,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3— 5尾,魚苗魚種入塘前,用
2.0%的鹽水浸洗5 —10分鐘進行消毒;(3)、飼料投喂,魚苗入池后,以濾食浮游動植物為主兼食飼料碎屑,每次喂養魚體重的2-2.5%的餌料;(4)、越冬池塘應比較干凈,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規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頃用90%晶體敵百蟲1.5—3.0公斤全池潑灑池水浮游植物量應保持在25— 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鰱魚養殖方法,提高了鰱魚養殖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放養魚種前四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排水暴曬三周,然后注水,注水時用網柵在入水口過濾以防止野雜魚入池,水源應選用湖水或河水,水量充足,水質清潔無污染;(2)、魚種放養:5月中、下旬,池水溫穩定在18°C以上時,為適宜投放時間。投放鰱魚苗,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3— 5尾,魚苗魚種入塘前,用2.0%的鹽水浸洗5 —10分鐘進行消毒;(3)、飼料投喂,魚苗入池后,以濾食浮游動植物為主兼食飼料碎屑,每次喂養魚體重的2-2.5%的餌料;(4)、越冬池塘應比較干凈,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規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頃用90%晶體敵百蟲1.5 — 3.0公斤全池潑灑池水浮游植物量應保持在25— 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鰱魚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放養魚種前四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消毒后排水暴曬三周,然后注水,注水時用網柵在入水口過濾以防止野雜魚入池,水源應選用湖水或河水,水量充足,水質清潔無污染;(2)、魚種放養:5月中、下旬,池水溫穩定在18°C以上時,為適宜投放時間。
2. 投放鰱魚苗, 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3—5尾,魚苗魚種入塘前,用2.0%的鹽水浸洗5 —10分鐘進行消毒;(3)、飼料投喂,魚苗入池后,以濾食浮游動植物為主兼食飼料碎屑,每次喂養魚體重的2-2.5%的餌料;(4)、越冬池塘應比較干凈,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規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頃用90%晶體敵百蟲1.5-3.0公斤全池潑灑池水浮游植物量應保持在25— 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918595SQ201410190130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婁志 申請人: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