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

文檔序號:256885閱讀:326來源:國知局
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包括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第一濕垃圾細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細料脫水機構、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濕垃圾細料攪拌機構和堆肥物料承載機構;各相鄰機構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臺帶式輸送機連接為一可整體同步自動運行的成套設備。對濕垃圾原料精選后成為粗料,將濕垃圾粗料進行粉碎后成為濕垃圾細料,濕垃圾細料經脫水處理后添加發酵料和菌料進行攪拌,進入肥料化工藝處理。整套裝置同步自動運行,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堆肥處理效果好,廢物利用,變廢為寶,肥料符合國家行業標準。
【專利說明】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領域】,涉及生活濕垃圾的肥料化處理,尤其涉及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有人類居住的地球上,分分秒秒都會有生活垃圾的產生。隨著人類的進步,尤其是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所產生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對于生活垃圾中的干垃圾,除了可以回收再利用之外,其余的干垃圾可以采用填埋或焚燒等方式進行處理。
[0003]而對于生活垃圾中濕垃圾的處理,我國目前還只是停留在挖坑填埋的階段。由于大多數濕垃圾填埋所采用的都只是簡易填埋處理方式,忽視了處理中的環境管理。因濕垃圾填埋而導致的大氣污染、水源污染等二次污染情況極其嚴重。
[0004]如能將通過干濕分離后的濕垃圾進行肥料化處理,無疑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種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及其肥料化處理方法。將干濕混合垃圾有效地進行干濕分離后,再對所分離出的濕垃圾進行堆肥處理直至使其肥料化,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濕垃圾填埋對大氣和水源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廢物利用,變廢為寶。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銜接的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第一濕垃圾細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細料脫水機構、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濕垃圾細料攪拌機構和堆肥物料承載機構;各個相鄰機構彼此間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臺帶式輸送機連接為一可整體同步自動運行的成套設備。
[0008]上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中,
[0009]所述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包括依次銜接的卸料臺、卸料斗和第一帶式輸送機。
[0010]所述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箱;其頂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進料口,底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出料口 ;
[0011]所述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包括兼做人工精選工作臺的第二帶式輸送機和設置在第二帶式輸送機上的磁選設備;
[0012]所述給料箱進口料與第一帶式輸送機的末端相銜接,其出口料與第二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
[0013]所述第一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包括第三帶式輸送機;所述粉碎機構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電動粉碎機;其頂部開口為與第二帶式輸送機末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粗料進料口,其底部開口為與第三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0014]所述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包括第四帶式輸送機;[0015]所述脫水機構包括一分別設有濕垃圾細料進料口和出料口的脫水機;其進料口與第三帶式輸送機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與第四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
[0016]所述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包括一緊靠第四帶式輸送機縱向一側設置的發酵料和菌料給料箱,該給料箱上其頂部設有發酵料和菌料的加料口,對應于第四帶式輸送機頂面一側設有發酵料和菌料排放口。
[0017]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電動攪拌機;其進料口與第四帶式輸送機的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與堆肥物料承載機構相銜接。
[0018]所述堆肥物料承載機構為由第五帶式輸送機構成的兩端開口頂部封閉的堆肥物料倉;該物料倉的一端開口為與電動攪拌機出料口相銜接的進料口,其另一端開口為堆肥物料倉的出料口。
[0019]一種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20](I)將生活濕垃圾原料倒入濕垃圾原料給料箱內,進行包括人工揀選和磁選在內的精選,使之成為可肥料化的濕垃圾粗料;
[0021](2)將濕垃圾粗料輸送至粉碎機內進行粉碎,使其成為濕垃圾細料;
[0022](3)將濕垃圾細料輸送至脫水箱內進行脫水,使其濕度適度降低;
[0023](4)在相對干燥的濕垃圾細料中添加適量的發酵料和菌料;
[0024](5)對含有發酵料和菌料的濕垃圾細料進行機械化混合攪拌;
[0025](6)將攪拌均勻的濕垃圾細料輸送至堆肥物料倉內,進入后續的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
[0026]上述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7](I)根據肥料的設計配方調整好堆肥物料的水分含量、碳氮比及PH值后,用機械方法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堆肥物料堆成垛狀,垛寬為1.5~3.5米,垛高為I~2米;
[0028](2)從第三天開始對堆好垛的物料進行翻垛,連續翻垛7天左右,以增加通氧,加快物料中的水分揮發,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使其濕度控制在50% rh-70% rh范圍;
[0029](3)按照重量百分比在堆肥物料中添加20% -50%的木屑或糠粉或菌菇碎屑或珍珠廢料粉末中的至少一種,同時添加5%左右的草木灰和/或稻殼灰作為發酵料,使堆肥物料進行一次發酵;以進一步吸收堆肥物料中的水分,并除去其中的臭味;菌料的添加量為每噸堆肥物料添加I公斤左右的菌料;一次發酵時間為10天左右,堆肥物料發酵后的溫度控制在 50 0C -70 0C ;
[0030](4)將經過一次發酵的肥料半成品堆成高度為2~3米的垛,寬度為2~3米的垛,進行二次發酵;每兩天翻垛一次,讓其自然發酵,二次發酵時間為20天左右;將其含水量控制在≤35范圍,PH值控制在8.5左右范圍,總養分(全氮+全磷+全鉀)控制在> 2.5范圍;
[0031]整個堆肥物料肥料化處理過程為30天左右,最終成為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肥料。
[0032]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0033]本發明利用一套完整的堆肥處理裝置,成功地將生活垃圾中的濕垃圾加工成可肥料化的堆肥物料;整套堆肥處理裝置的各相關機構彼此有機合理地進行銜接且同步自動運行,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濕垃圾堆肥處理效果特別好。
[0034]再將堆肥物料進行后續的肥料化工藝處理后,便實現了濕垃圾的廢物利用,使之變廢為寶,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濕垃圾填埋對大氣和水源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通過以下實施例并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其發明的目的、具體結構特征和優點。附圖中,
[0036]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總體布局平面結構示意圖;
[0037]圖2是本發明涉及的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總體布局立面結構示意圖;
[0038]圖3是圖2中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卸料機構)
[0039]圖4是圖2中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承載、給料機構)
[0040]圖5是圖2中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粗料輸送機構)
[0041]圖6是圖2中的D部放大結構示意圖;(粉碎機構)
[0042]圖7是圖2中的E部放大結構示意圖;(第一濕垃圾細料輸送機構)
[0043]圖8是圖2中的F部放大結構示意圖;(脫水機構)
[0044]圖9是圖2中的G部放大結構示意圖;(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
[0045]圖10是圖2中的H部放大結構示意圖;(第二濕垃圾細料輸送機構)
[0046]圖11是圖2中的I部放大結構示意圖;(攪拌機構)
[0047]圖12是圖1中的J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堆肥物料輸送機構)
[0048]圖13是沿圖12中K-K線的向視結構示意圖;(堆肥物料倉的橫向截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9]圖14是本發明涉及的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工藝流程圖。
[0050]圖中:
[0051]A-卸料機構;A1-卸料臺;A2-卸料斗;A3_第一帶式輸送機;
[0052]B-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B1-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箱;Bla_進料口 ;Blb-出料口 ;
[0053]C-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C1_兼做人工精選工作臺的第二帶式輸送機;C2_磁選設備;
[0054]D-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D1_濕垃圾粗料粉碎機;Dla_濕垃圾粗料進料口;Dlb-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
[0055]E-第一濕垃圾細料輸送機構;E1-第三帶式輸送機;
[0056]F-濕垃圾細料脫水機構;F1_脫水機;Fla_濕垃圾細料進料口 ;Flb_相對干燥的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0057]G-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G1_發酵料和菌料給料箱;Gla_發酵料和菌料的加料口 ;Glb-發酵料和菌料的排放口 ;
[0058]H-第二濕垃圾細料輸送機構;H1-第四帶式輸送機;
[0059]1-濕垃圾細料攪拌機構;11-攪拌機;I Ia-濕垃圾細料進料口 ; I Ib-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0060]J-堆肥物料承載機構Jl-第五帶式輸送機(即堆肥物料倉)Jla-物料倉進料口 Jlb-物料倉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61]參見圖1、2,配合參見圖3~圖13,圖中所示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關鍵技術方案在于:
[0062]包括依次銜接的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A、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B、濕垃圾原料精選C、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D、第一濕垃圾細料帶式輸送機構E、濕垃圾細料脫水機構F、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G、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H、濕垃圾細料攪拌機構I和堆肥物料承載機構J ;各個相鄰機構彼此間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臺帶式輸送機連接為一可整體同步自動運行的成套設備。其中:
[0063]如圖2、3所示,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A包括依次銜接的卸料臺Al、卸料斗A2和第一帶式輸送機A3。
[0064]如圖2、4所示,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B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箱BI ;其頂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進料口 Bla,底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出料口Blb ;
[0065]如圖2、5所示,濕垃圾原料精選機構C包括兼做人工精選工作臺的第二帶式輸送機Cl和設置在第二帶式輸送機Cl上的磁選設備C2 ;
[0066]濕垃圾粗料給料箱進料口 Bla與第一帶式輸送機A3的末端相銜接,其出口料Blb與第二帶式輸送機Cl前端相銜接。
[0067]如圖2、7所示,第一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E包括第三帶式輸送機El ;
[0068]如圖2、6所示,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D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電動粉碎機Dl ;其頂部開口為與第二帶式輸送機末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粗料進料口 Dla,其底部開口為與第三帶式輸送機El前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Dlb。
[0069]如圖2、10所示,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H構包括第四帶式輸送機Hl ;
[0070]如圖2、8所示,脫水機構F包括一分別設有濕垃圾細料進料口 Fla和出料口 Flb的脫水機Fl ;其進料口 Fla與第三帶式輸送機El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 Flb與第四帶式輸送機Hl前端相銜接。
[0071]如圖2、9所示,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G包括一緊靠第四帶式輸送機Hl縱向一側設置的發酵料和菌料給料箱Gl,該給料箱Gl上其頂部設有發酵料和菌料的加料口 Gla,對應于第四帶式輸送機Hl頂面一側設有發酵料和菌料排放口 Gib。
[0072]如圖2、11所示,攪拌機構I包括一設有進料口 Ila和出料口 Ilb的電動攪拌機Il ;其進料口 Ila與第四帶式輸送機Hl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 Ilb與堆肥物料承載機構J相銜接。
[0073]如圖1、2、12、13所示,堆肥物料承載機構J為由第五帶式輸送機Jl構成的兩端開口頂部封閉的堆肥物料倉;該物料倉的一端開口為與電動攪拌機出料口 Iib相銜接的物料倉進料口 Jla,其另一端開口為物料倉的出料口 Jib。
[0074]參見圖14,圖中所示為本發明涉及的一種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方法工藝流程圖。如圖中所示,本發明涉及的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75](I)將生活濕垃圾原料倒入濕垃圾原料給料箱內,進行包括人工揀選和磁選在內的精選,使之成為可肥料化的濕垃圾粗料;
[0076](2)將濕垃圾粗料輸送至粉碎機內進行粉碎,使其成為濕垃圾細料;
[0077](3)將濕垃圾細料輸送至脫水箱內進行脫水,使其濕度適度降低;
[0078](4)在相對干燥的濕垃圾細料中添加適量的發酵料和菌料;
[0079](5)對含有發酵料和菌料的濕垃圾細料進行機械化混合攪拌;
[0080](6)將攪拌均勻的濕垃圾細料輸送至堆肥物料倉內,進入后續的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
[0081]上述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82](I)根據肥料的設計配方調整好堆肥物料的水分含量、碳氮比及PH值后,用機械方法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堆肥物料堆成垛狀,垛寬為1.5~3.5米,垛高為I~2米;
[0083](2)從第三天開始對堆好垛的物料進行翻垛,連續翻垛7天左右,以增加通氧,加快物料中的水分揮發,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使其濕度控制在50% rh-70% rh范圍;
[0084](3)按照重量百分比在堆肥物料中添加20% -50%的木屑或糠粉或菌菇碎屑或珍珠廢料粉末中的至少一種,同時添加5%左右的草木灰和/或稻殼灰作為發酵料,使堆肥物料進行一次發酵;以進一步吸收堆肥物料中的水分,并去除其中的臭味;菌料的添加量為每噸堆肥物料添加I公斤左右的菌料;一次發酵時間為10天左右,堆肥物料發酵后的溫度控制在 50 0C -70 0C ;
[0085](4)將經過一次發酵的肥料半成品堆成高度為2~3米的垛,寬度為2~3米的垛,進行二次發酵;每兩天翻垛一次,讓其自然發酵,二次發酵時間為20天左右;將其含水量控制在≤35范圍,PH值控制在8.5左右范圍,總養分(全氮+全磷+全鉀)控制在> 2.5范圍;整個堆肥物料肥料化處理過程為30天左右。
[0086]最終使之成為具有固定植物、保水保肥、透氣良好、性質穩定、無毒性、質地輕、離子交換量高、有適宜碳氮比、PH值易于調節等特點,適合綠化植物生長的固體物質一符合國家林業行業標準的肥料。
[0087]即可作為土壤改良劑用的改良基質;又可用作扦插或育苗用基質;還可在盆栽、花壇、屋頂、綠地或林地栽培綠化植物所用的栽培基質。
[0088]具體標準參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綠化用有機基質》(LY/T1970-2011) (I級標準)。
[0089]涉及到的其余參數及指標不再贅述。
[0090]最佳實施例1
[0091]本發明涉及的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92](I)根據肥料的設計配方調整好堆肥物料的水分含量、碳氮比及PH值后,用機械方法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堆肥物料堆成垛狀,垛寬為1.5米,垛高為I米;
[0093](2)從第三天開始對堆好垛的物料進行翻垛,連續翻垛6天,以增加通氧,加快物料中的水分揮發,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使其濕度值為50% rh ;
[0094](3)按照重量百分比在堆肥物料中添加20%的木屑或糠粉或菌菇碎屑或珍珠廢料粉末中的任意二種,同時添加5.5%的草木灰和稻殼灰作為發酵料;使堆肥物料進行一次發酵,以進一步吸收堆肥物料中的水分,并除去其中的臭味;菌料的添加量為每噸堆肥物料添加I公斤左右的菌料;一次發酵時間為9天,堆肥物料發酵后的溫度控制在60°C ;
[0095](4)將經過一次發酵的肥料半成品堆成高度、寬度均為2米的垛,進行二次發酵;每兩天翻垛一次,讓其自然發酵,二次發酵時間為12天;含水量為30,PH值為8.0,總養分(全氮+全磷+全鉀)為3.5,整個堆肥物料肥料化處理過程為31天。
[0096]最佳實施例2
[0097]本發明涉及的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98](1)根據肥料的設計配方調整好堆肥物料的水分含量、碳氮比及PH值后,用機械方法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堆肥物料堆成垛狀,垛寬為3.5米,垛高為2米;
[0099](2)從第三天開始對堆好垛的物料進行翻垛,連續翻垛8天左右,以增加通氧,加快物料中的水分揮發,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使其濕度控制為70% rh ; [0100](3)按照重量百分比在堆肥物料中添加50%的木屑或糠粉或菌菇碎屑或珍珠廢料粉末中的任意三種,同時添加4.5%的草木灰或稻殼灰作為發酵料;使堆肥物料進行一次發酵,以進一步吸收堆肥物料中的水分,并除去其中的臭味;菌料的添加量為每噸堆肥物料添加I公斤左右的菌料;一次發酵時間為11天,堆肥物料發酵后的溫度值控制在65°C ;
[0101](4)將經過一次發酵的肥料半成品堆成高度、寬度均為3米的垛,進行二次發酵;每兩天翻垛一次,讓其自然發酵,二次發酵時間為19天;含水量為30,PH值為9.0,總養分(全氮+全磷+全鉀)為3.0,整個堆肥物料肥料化處理過程為30天。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銜接的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粗料粉碎機構、第一濕垃圾細料帶式輸送機構、濕垃圾細料脫水機構、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濕垃圾細料攪拌機構和堆肥物料承載機構;各個相鄰機構彼此間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臺帶式輸送機連接為一可整體同步自動運行的成套設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濕垃圾原料卸載機構包括依次銜接的電動卸料臺、卸料斗和第一帶式輸送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機構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濕垃圾原料承載及給料箱;其頂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進料口,底部開口為濕垃圾原料出料口 ; 所述濕垃圾原料精選及濕垃圾粗料帶式輸送機構包括兼做人工精選工作臺的第二帶式輸送機和設置在第二帶 式輸送機上的磁選設備; 所述給料箱進口料與第一帶式輸送機的末端相銜接,其出口料與第二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包括第三帶式輸送機; 所述粉碎機構包括一頂、底部設有開口的電動粉碎機;其頂部開口為與第二帶式輸送機末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粗料進料口,其底部開口為與第三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的濕垃圾細料出料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濕垃圾細料傳輸機構包括第四帶式輸送機; 所述脫水機構包括一分別設有濕垃圾細料進料口和出料口的脫水機;其進料口與第三帶式輸送機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與第四帶式輸送機前端相銜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酵料和菌料添加機構包括一緊靠第四帶式輸送機縱向一側設置的發酵料和菌料給料箱,該給料箱上其頂部設有發酵料和菌料的加料口,對應于第四帶式輸送機頂面一側設有發酵料和菌料排放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一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電動攪拌機;其進料口與第四帶式輸送機的末端相銜接,其出料口與堆肥物料承載機構相銜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生活濕垃圾堆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肥物料承載機構為由第五帶式輸送機構成的兩端開口頂部封閉的堆肥物料倉;該堆肥物料倉的一端開口為與電動攪拌機出料口相銜接的物料倉進料口,其另一端開口為物料倉的出料口。
9.一種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生活濕垃圾原料倒入濕垃圾原料給料箱內,進行包括人工揀選和磁選在內的精選,使之成為可肥料化的濕垃圾粗料; (2)將濕垃圾粗料輸送至粉碎機內進行粉碎,使其成為濕垃圾細料; (3)將濕垃圾細料輸送至脫水箱內進行脫水,使其濕度適度降低;(4)在相對干燥的濕垃圾細料中添加適量的發酵料和菌料; (5)對含有發酵料和菌料的濕垃圾細料進行機械化混合攪拌; (6)將攪拌均勻的濕垃圾細料輸送至堆肥物料倉內,進入后續的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生活濕垃圾肥料化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肥物料肥料化工藝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肥料的設計配方調整好堆肥物料的水分含量、碳氮比及PH值后,用機械方法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將混合后的堆肥物料堆成垛狀,垛寬為1.5~3.5米,垛高為I~2米; (2)從第三天開始對堆好垛的物料進行翻垛,連續翻垛7天左右,以增加通氧,加快物料中的水分揮發,將堆肥物料均勻混合并使其濕度控制在50% rh-70% rh范圍; (3)按照重量百分比在堆肥物料中添加20%-50%的木屑或糠粉或菌菇碎屑或珍珠廢料粉末中的至少一種,同時添加5%左右的草木灰和/或稻殼灰作為發酵料,使堆肥物料進行一次發酵;以進一步吸收堆肥物料中的水分,并除去其中的臭味;菌料的添加量為每噸堆肥物料添加I公斤 左右的菌料;一次發酵時間為10天左右,堆肥物料發酵后的溫度控制在 50 O -70 0C ; (4)將經過一次發酵的肥料半成品堆成高度為2~3米的垛,寬度為2~3米的垛,進行二次發酵;每兩天翻垛一次,讓其自然發酵,二次發酵時間為20天左右;將其含水量控制在≤35范圍,PH值控制在8.5左右范圍,總養分(全氮+全磷+全鉀)控制在≥2.5范圍; 整個堆肥物料肥料化處理過程為30天左右,最終成為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肥料。
【文檔編號】C05F9/02GK104016732SQ201410279317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陸偉東, 陸晶靜 申請人:上海凈綠環衛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