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涉及西瓜嫁接種植【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催芽處理;(2)播種;(3)接穗播種;(4)嫁接;(5)嫁接后的管理;(6)西瓜苗的播種:當嫁接的葫蘆苗嫁接成活后6~8天,再將西瓜苗按步驟(1)和(2)方法進行處理播種;(7)再次嫁接;(8)如步驟(5)的方法一致。通過此項技術,西瓜嫁接苗更抗病,產量更高,品質更優。克服了南瓜與西瓜直接嫁接結出的西瓜口感品質差的缺點。克服了葫蘆與西瓜直接嫁接導致的西瓜苗不耐重茬的缺點,西瓜品質優。南瓜苗的根系比葫蘆苗根系大,因而南瓜根吸水吸肥的能力比葫蘆強,因而產量高,抗旱、抗病強,同時耐低溫性好,早期的產量高。
【專利說明】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西瓜嫁接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我國對西、甜瓜砧木的選育較晚。20世紀70年代開始兩、甜瓜砧木嫁接栽培的研 究和應用。由邢禹賢首次將砧木嫁接技術引入溫室西瓜冬季生產成功解決了西瓜連作重茬 的問題。90年代前后有關西、甜瓜嫁接的研究和推廣應用成為科研上的一個熱點研究較為 深入廣泛成果頗豐,發表的論文很多,以后也一直是業內關注的較重要的研究課題。我國 西、甜瓜嫁接栽培雖然起步較遲,但發展較快,已先后培育出一系列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生 長季節、不同接穗品種的多抗性多用途西、甜瓜專用砧木品種可有效防止西、甜瓜枯萎病, 大幅度提高產量,使西、甜瓜連作成為可能。西、甜瓜嫁接能否成功以至獲得高產最關鍵的 環節就是砧木的選擇。因此要求所選用的砧木必須與接穗有良好的親和力,抗多種土傳病 害生長旺盛產量高對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對于用在保護地設施栽培的瓜類砧木還要求有 一定的耐低溫、弱光、鹽堿能力。目前生產上常用的西瓜砧木種類主要有瓠瓜、南瓜、冬瓜和 西瓜共砧。現有技術中西瓜的嫁接技術都是一次嫁接,在一次嫁接技術中仍然存在一些問 題,在西瓜與冬瓜進行嫁接時,西瓜苗的品質優,結出的西瓜口味好,但是不耐重茬,抗病、 抗旱的能力相較與南瓜的嫁接的能力差,而西瓜在與南瓜進行嫁接時,易使西瓜的果實果 皮變厚、果肉纖維增多、肉質變硬,并可能導致含糖量下降,而西瓜共砧或葫蘆砧較少有此 現象。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果實質量優,抗病抗旱能力強而且耐重 茬的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
[0004]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 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0006] (1)、催芽處理:先將南瓜種子置于65°C的熱水中燙種消毒,迅速攪拌,使水溫降 至常溫,浸種4?5小時,去除秕子,撈出晾曬,將南瓜種子置于催芽箱內進行催芽,溫度保 持在30?32°C,當有50%南瓜種子漏白芽時,停止催芽箱加熱并待播;
[0007] (2)、播種:將已經漏出白芽的鉆木南瓜種子,播于50孔的穴盤內,每孔一粒種子, 上面覆蓋蛭石,淋透水,并覆蓋上地膜進行保濕、保溫,溫度控制在白天22?25°C,夜間 16 ?18? ;
[0008] (3)、接穗播種:當南瓜鉆木種子播種時,將葫蘆種子按步驟(1)和(2)方法進行處 理,浸種12?16小時,然后催芽48小時候進行播種,溫度控制在22?27°C ;
[0009] (4)、嫁接:當南瓜苗長有一葉一心時,葫蘆苗的子葉才剛剛展開或者未展開,用插 接法將葫蘆的幼苗嫁接到南瓜的幼苗上,在嫁接前一天,對南瓜和葫蘆的幼苗進行淋透水, 并消毒處理;
[0010] (5)、嫁接后的管理:溫度控制,嫁接后的6?7天,溫度保持在25?28°C,7天后 傷口愈合,轉入正常管理,白天22?28°C,夜間16?18°C ;濕度控制,嫁接后前3天濕度 保持在90?95%,隨著苗情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組件增加通風時間和換氣量,6?7天 后,嫁接苗不在萎縮后轉入正常管理;光照控制,前2?3天全遮光,以后組件增加早晚見光 之間,后縮短午間遮光之間,直至完全不遮陽;
[0011] ¢)、西瓜苗的播種:當嫁接的葫蘆苗嫁接成活后6?8天,再將西瓜苗按步驟(1) 和(2)方法進行處理播種;
[0012] (7)、再次嫁接:當嫁接好的葫蘆苗長有一葉一心時,西瓜苗的子葉才剛剛展開或 者未展開,用插接法將西瓜的幼苗嫁接到嫁接好的葫蘆苗上,在嫁接前一天,對西瓜和葫蘆 的幼苗進行淋透水,并消毒處理;
[0013] (8)、如步驟(5)的方法一致。
[0014] 砧木的抗枯萎病能力。導致西瓜發生枯萎病的病原菌中,以西瓜菌和葫蘆菌最為 重要。因此,所用砧木必須同時能抗這兩種病菌。在眾多的砧木中,只有南瓜能兼抗這兩種 病原菌,因而南瓜是較為可靠的抗病站木。生產上選用的抗病站木應能達到100%的植株不 發生枯萎病。
[0015] 站'木對西瓜品質的影響。不同的站'木對西瓜的品質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西瓜品 種,對同一種砧木的嫁接反應也不完全一樣。西瓜嫁接栽培必須選擇適宜的砧/穗組合,使 其對西瓜品質基本無不良影響。一般南瓜砧易使西瓜的果實果皮變厚、果肉纖維增多、肉質 變硬,并可能導致含糖量下降,而西瓜共砧或葫蘆砧較少有此現象。
[0016] 砧木對不良條件的適應能力。在西瓜早熟栽培中,采用嫁接栽培時,西瓜植株的耐 低溫能力、雌花出現早晚和在低溫下穩定坐果的能力,以及根群的擴展和吸肥能力,耐旱性 和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等,都受砧木固有特性的影響。由于早春溫度(尤其是地溫)低, 因此,應選用在低溫環境中生長能力強和低溫坐果性好、對不良環境條件適應性強的砧木。
[0017]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1)通過此項技術,西瓜嫁接苗更抗病,產量更高,品質更優。
[0019] (2)克服了南瓜與西瓜直接嫁接結出的西瓜口感品質差的缺點。
[0020] (3)克服了葫蘆與西瓜直接嫁接導致的西瓜苗不耐重茬的缺點,同時吸收了用葫 蘆嫁接的西瓜苗結出的西瓜品質優的特點。
[0021] (4)南瓜苗的根系比葫蘆苗根系大,因而南瓜根吸水吸肥的能力比葫蘆強,因而產 量高,抗旱、抗病強,而且能夠延長收獲期,同時耐低溫性好,早期的產量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 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3] 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0024] (1)、催芽處理:先將南瓜種子置于65°C的熱水中燙種消毒,迅速攪拌,使水溫降 至常溫,浸種5小時,去除秕子,撈出晾曬,將南瓜種子置于催芽箱內進行催芽,溫度保持在 30?32°C,當有50%南瓜種子漏白芽時,停止催芽箱加熱并待播;
[0025] (2)、播種:將已經漏出白芽的鉆木南瓜種子,播于50孔的穴盤內,每孔一粒種子,
【權利要求】
1.西瓜二次嫁接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 、催芽處理:先將南瓜種子置于65°C的熱水中燙種消毒,迅速攪拌,使水溫降至常 溫,浸種4?5小時,去除秕子,撈出晾曬,將南瓜種子置于催芽箱內進行催芽,溫度保持在 30?32°C,當有50%南瓜種子漏白芽時,停止催芽箱加熱并待播; (2) 、播種:將已經漏出白芽的鉆木南瓜種子,播于50孔的穴盤內,每孔一粒種子,上面 覆蓋蛭石,淋透水,并覆蓋上地膜進行保濕、保溫,溫度控制在白天22?25°C,夜間16? 18。。; (3) 、接穗播種:當南瓜鉆木種子播種時,將葫蘆種子按步驟(1)和(2)方法進行處理, 浸種12?16小時,然后催芽48小時候進行播種,溫度控制在22?27°C ; (4) 、嫁接:當南瓜苗長有一葉一心時,葫蘆苗的子葉才剛剛展開或者未展開,用插接法 將葫蘆的幼苗嫁接到南瓜的幼苗上,在嫁接前一天,對南瓜和葫蘆的幼苗進行淋透水,并消 毒處理; (5) 、嫁接后的管理:溫度控制,嫁接后的6?7天,溫度保持在25?28°C,7天后傷口 愈合,轉入正常管理,白天22?28°C,夜間16?18°C;濕度控制,嫁接后前3天濕度保持在 90?95%,隨著苗情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組件增加通風時間和換氣量,6?7天后,嫁接 苗不在萎縮后轉入正常管理;光照控制,前2?3天全遮光,以后組件增加早晚見光之間,后 縮短午間遮光之間,直至完全不遮陽; (6) 、西瓜苗的播種:當嫁接的葫蘆苗嫁接成活后6?8天,再將西瓜苗按步驟(1)和 (2)方法進行處理播種; (7) 、當嫁接好的葫蘆苗長有一葉一心時,西瓜苗的子葉才剛剛展開或者未展開,用插 接法將西瓜的幼苗嫁接到嫁接好的葫蘆苗上,在嫁接前一天,對西瓜和葫蘆的幼苗進行淋 透水,并消毒處理; (8) 、如步驟(5)的方法一致。
【文檔編號】A01G1/06GK104106381SQ201410314276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日
【發明者】徐躍成 申請人:徐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