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及其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淮山栽培管,其特征是:管體為長筒狀,管口處設有加強環,管底為半球形。同時還提供了與之配套的套管器以及一種使用本發明栽培管栽培淮山的方法。本發明有利于淮山無阻力垂直向地心結薯,保證淮山薯的質量和產量。同時,可輕松收獲淮山薯,減輕勞動強度,節省人工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及其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為農業領域中的淮山栽培收獲器具和一種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淮山又稱山藥,其肥大的塊根常被當作糧食或蔬菜食用,同時也是一種滋補品和 藥材,應用廣泛。淮山根系是在淺土發散性生長,結薯卻是垂直向地心,且下躥能力很強,這 給淮山薯的收獲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為此,人們發明用套管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引導淮山 薯沿與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斜向生長,以便收獲,但該方法部分抑制了淮山薯向下生長 的特性。也有人通過垂直打孔或垂直方向埋套管的方法種植淮山,但存在收獲淮山薯時勞 動強度大、效率低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3] 針對上述淮山栽培收獲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淮山栽培、收獲的器具 和一種種植淮山的方法。
[0004]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淮山栽培管,管體為長筒狀,管口處設有管口加強環, 底部為半球形。
[0005] 所述的栽培管材質優選為水稻育秧軟盤用材。
[0006] 所述的管體優選長度為50_150cm,管內直徑為4_7cm。
[0007] 所述的管口加強環優選沿著管體方向的寬度h為0. 8-2cm,其外沿距離管體內壁 的距離w為0. 5_lcm。
[0008] 所述的管體管壁壁厚優選為由管口加強環下沿向管底方向,由0. 3-0. 5cm過渡到 0. 2-0. 25cm〇
[0009] 所述的管體管壁內徑優選為由管口加強環下沿向管底方向逐漸減小。
[0010] 與所述的淮山栽培管配套的套管器,包括兩個半圓柱形活頁片;兩個活頁片通過 轉軸連接;活頁片的內徑略大于管口加強環的外徑;兩個活頁片中部分別對應開有孔;活 頁片內壁上位于孔的一側或者兩側上設有半圓環狀加強筋,活頁片合攏時,半圓環狀加強 筋能夠對應卡住栽培管的加強環。
[0011] 所述的套管器活頁片材質優選為冷軋鋼板。
[0012] 所述的活頁片遠離轉軸的一邊上設有鎖緊扣,用于扣緊兩個活頁片。
[0013] 一種使用所述的栽培管種植淮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淮山種植地上開溝分 壟;在壟中部開種植溝;在種植溝中按種植規格打種植孔;將事先塞滿稻草的淮山栽培管 插入種植孔內,其管口高出土面,稻草高出管口;在管口周圍施下基肥;在管口上方的稻草 中央部位放置淮山種薯,并在種薯上方覆蓋泥土。
[0014]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會影響淮山的生長特性,使得淮山可自由向下生長,產 量和品質均得到提高。收獲淮山薯的時候,先把淮山蘆頭附近的泥土耙去,露出管口加強 環部分,結薯較小的用手抓住蘆頭往上拔即可拔起淮山薯,結薯較大或長滿管子的,切去蘆 頭,用套管器扣住管口加強環,再取一根撬杠穿過活頁片中部的孔,以撬杠和地面接觸點為 支點,撬起套管器,通過套管器帶起栽培管,即可通過較小的力氣將淮山薯和栽培管一起拔 出,倒轉栽培管,住枕木上沖一下,即可輕松取出淮山薯,節省挖淮山薯的大量人工,省工省 勞,節省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栽培管結構示意圖。
[0016]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套管器橫截面示意圖。
[0017]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套管器側面示意圖。
[0018] 圖中:1-管體,2-力口強環,3-h,41, 5-活頁片,6-轉軸,7-孔,8-力口強筋,9-鎖緊 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0] 一種淮山栽培管,材質為水稻育秧軟盤用材。栽培管設計為長筒狀,總長度100cm, 管底部為半球形。管口加強環2內徑6cm,沿著管體1方向的寬度h為lcm,加強環外沿距 離管體1內壁的距離w為0. 6cm。管體1管壁壁厚由管口加強環2下沿處的0. 4cm過渡到 管底處的0. 25cm,內徑由管口加強環2下沿處的5. 4cm過渡到管底處的4. 5cm。
[0021] 配套的套管器為Q255普通碳素結構鋼0. 2cm冷軋鋼板沖壓而成,結構為兩個通過 轉軸6連接的半圓柱形活頁片5。活頁片5設計長度12. 6cm,內徑6. 6cm,壁厚0. 2cm,中穿 直徑5cm的圓孔7。在距離活頁片5上下兩端1. 8cm的內壁處焊接內徑5. 4cm的半圓環狀 加強筋8。在活頁片5外壁遠離轉軸6的一邊上,距離活頁片5上下兩端1. 8cm處各焊接一 個鎖緊扣9。鎖緊扣9采用不銹鋼飯盒上壓蓋的扣子,可扣緊兩個活頁片5,使套管器內壁 上的半圓環狀加強筋8分別對合成兩個圓環。
[0022] 種植淮山時,在淮山種植地上按行距125cm開溝分壟,在壟中部開種植溝。使用農 用打孔鉆頭在種植溝中按株距20cm的種植規格打種植孔。將事先塞滿早造稻草的淮山栽 培管插入種植孔內,讓管口高出種植溝土面20cm,稻草高出管口 5cm。然后在管口周圍施下 基肥。最后在管口上方的稻草中央部位放置淮山種薯,并在種薯上方覆蓋4cm至5cm厚的 泥土。淮山蘆頭的根系在淺土發散性生長,同時淮山薯垂直向地心結薯,順著栽培管延伸。 淮山開始結薯時,管內稻草已開始腐爛,淮山薯正好往管內無阻力定向伸長,結薯速度快, 薯形直而圓,商品性好,產量高。收獲時,先把淮山蘆頭附近的泥土耙去,露出管口加強環2。 結薯較小的用手抓住蘆頭往上拔即可拔起淮山薯。結薯較大或長滿栽培管的,切去蘆頭,用 套管器扣住栽培管管口。當向上提套管器時,加強筋8向上卡住加強環2,活頁片5中部的 圓孔7露出栽培管管口。取一根撬杠穿過圓孔7,以撬杠與地面的接觸點為支點,用較小的 力氣撬套管器,通過套管器帶起栽培管,即可將淮山薯和栽培管一起撬起。再倒轉栽培管, 住枕木上沖一下,即可輕松取出淮山薯,節省挖淮山薯的大量人工,節省成本。
【權利要求】
1. 一種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1)為長筒狀,其管口處設有管口加強環 (2),其底部為半球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材質為水稻育秧軟盤用材。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1)的長度為50-150cm, 其管內直徑為4-7cm。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口加強環(2)沿著管體(1) 方向的寬度h (3)為0.8-2cm,其外沿距離管體(1)內壁的距離w (4)為0.5-lcm。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1)管壁由管口加強環 (2)下沿向管底方向,由壁厚0. 3-0. 5cm過渡到壁厚0. 2-0. 25cm。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1)管壁內徑由管口加強 環(2 )下沿向管底方向逐漸減小。
7. -種淮山栽培管套管器,配合如權利要求1-6任何一項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 在于:包括兩個半圓柱形的活頁片(5);所述的兩個活頁片(5)通過轉軸(6)連接;所述的活 頁片(5)內徑略大于管口加強環(2)的外徑;所述的兩個活頁片(5)的中部分別對應開有孔 (7);所述的活頁片(5)內壁上位于孔(7)的一側或者兩側上設有半圓環狀加強筋(8),活頁 片(5 )合攏時,該半圓環狀加強筋(8 )能夠對應卡住栽培管的加強環(2 )。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頁片(5)的材料為冷 車L鋼板。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頁片(5)遠離轉軸 (6)的一邊上設有鎖緊扣(9),用于扣緊兩個活頁片(5)。
10. -種淮山栽培方法,運用了如權利要求1-6任何一項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驟: A、 在淮山種植地上開溝分壟; B、 在壟中部開種植溝; C、 在種植溝中按種植規格打種植孔; D、 將事先塞滿稻草的淮山栽培管插入種植孔內,其管口高出土面,稻草高出管口; E、 在管口周圍施下基肥; F、 在管口上方的稻草中央部位放置淮山種薯,并在種薯上方覆蓋泥土。
【文檔編號】A01G7/06GK104115691SQ201410322907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陳忠偉 申請人:陳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