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包括活動室,活動室包括由前側框架、后側框架、左側框架、右側框架、頂側框架和底側框架構成的籠體,前側框架包括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兩根豎桿呈V型設置在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之間,左側框架和右側框架均通過合頁設置有機玻璃板,有機玻璃板的上部開設有通風孔,底側框架為隔欄狀,底側框架的下方設置有可抽拉式糞尿收集裝置,糞尿收集裝置包括上層托盤和下層托盤,上層托盤上設置有篩孔。本發明可獲取準確的山羊進食排泄數據,減少試驗誤差。即可用于飼養正常或瘺管山羊,方便獲取山羊瘤胃液,還可應用于呼吸、消化和代謝試驗。同時保證通風順暢,減少山羊發生熱應激的概率。使用、拆裝和清潔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飼養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適用于山羊的飼養、消化、代謝和呼吸試驗。
【背景技術】
[0002]代謝籠是動物飼養、消化、代謝和呼吸試驗中不可缺少的試驗器材。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專利介紹了相關技術,但這些專利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已報道代謝籠的結構比較一致,沒有考慮到不同動物本身生理結構、采食行為和生活習性等因素,致使代謝籠的適應性差。例如,豬頭部較大且無角、頸部粗而短、糞便呈塊狀;山羊頭部較小且有角、頸部細而長,糞便呈細小橢圓形顆粒狀.豬采食時直接將頭伸入飼槽,而山羊則會側身側角且上下移動地將頭部較靈活伸入飼槽。豬代謝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得飼養山羊。本發明則希望針對山羊特有的生理結構,采食行為和生活習性搭建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該代謝籠可準確的獲取山羊采食量、排糞量和排尿量等數據,被廣泛應用到山羊的飼養(限制和非限制)、消化、代謝和呼吸試驗中,較為安全地飼養瘺管和非瘺管山羊,盡可能的實現籠內通風以避免山羊熱應激。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建立與山羊生理結構、采食行為、生活習性和相關研究需求相符合的代謝籠,同時實現該山羊代謝籠多功能化,即安全飼養正常和瘺管山羊,并應用于呼吸、消化和代謝試驗。
[0004]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包括活動室,所述的活動室包括由前側框架、后側框架、左側框架、右側框架、頂側框架和底側框架構成的籠體,
所述的前側框架包括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上均開設有定位孔,兩根豎桿的兩端均分別設置在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的定位孔中,兩根豎桿呈V型設置在上部橫欄和下部橫欄之間,
所述的左側框架和右側框架均通過合頁設置有機玻璃板,有機玻璃板的上部開設有通風孔,
所述的底側框架為隔欄狀,底側框架的下方設置有可抽拉式糞尿收集裝置,糞尿收集裝置包括上層托盤和下層托盤,上層托盤上設置有篩孔。
[0005]如上所述的頂側框架上設置有上開門,所述的后側框架上設置有后開門。
[0006]如上所述的籠體內還設置有內部隔欄,內部隔欄縱向隔離籠體。
[0007]—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還包括設置在前側框架前方的飼槽,飼槽的下部還設置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的籠體下部設置有滾輪。
[0008]如上所述的有機玻璃板的下沿延伸至底側框架的下方。
[0009]如上所述的定位孔為長形,豎桿插入到定位孔后用螺栓進行卡位固定。
[0010]如上所述的底側框架包括若干個平行間距為0.8cm且直徑為0.8cm的縱向不銹鋼柱,垂直于縱向不銹鋼柱還設置有若干個平行間距為1cm且直徑為0.8cm的橫向不銹鋼柱;所述的內部隔欄由若干個平行間距為15cm的不銹鋼管構成。
[0011]如上所述籠體長90cm,寬45cm,高94cm ;所述的上開門長71cm,寬39.5cm ;所述的有機玻璃板長78cm,高76cm ;所述的內部隔欄高87cm,長83-84.5cm ;所述的上層托盤上的篩孔直徑為0.5cm。
[0012]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該山羊代謝籠可獲取準確的山羊采食量、排糞量和排尿量等數據,減少因飼槽打翻、糞尿泄露和分離不夠所帶來的試驗誤差。
[0013]2.實現該山羊代謝籠的多功能化,即可用于飼養正常或瘺管山羊,方便獲取山羊瘤胃液,還可應用于呼吸、消化和代謝試驗。
[0014]3.該山羊代謝籠保證通風順暢,減少高溫高濕條件下山羊發生熱應激的概率。
[0015]4.該山羊代謝籠的使用、拆裝和清潔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活動室、2-飼槽、3-糞尿收集裝置、4-滑輪、5-上開門、6-合頁、7-扣鎖、8-下部橫欄、9-上部橫欄、10-豎桿、11-有機玻璃板、12-底部隔欄、13-內部隔欄、14-牙形鐵片。
[0017]圖2為豁口式飼料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9]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代謝籠主體為長90cm寬45cm高94cm的活動室1,30cm長度的飼槽2,可抽拉式糞尿收集裝置3和滑輪4。滑輪4用于方便推動代謝籠。
[0020]活動室I的頂側框架,安裝了長71cm寬39.5cm的上開門5,以防止山羊從活動室I跳躍出來。上開門5包括4根長度距離約12cm的不銹鋼管,通過螺絲和合頁6搭設,兩個扣鎖7用于控制上開門的開關,同時也實現了方便拆卸和清洗。
[0021]活動室I的前側框架設計充分考慮了山羊特有的生理結構、采食習慣和相關試驗要求。另外,山羊具有長角和細長脖子的特點,且比較聰明。活動室I的前側框架連接飼槽2的部位設計成為V字形狀,即上端寬,下端狹窄。這樣即可滿足山羊采食和飲水要求,又可以避免飼槽打翻、糞便污染飼料、山羊出籠。活動室I的前側框架具體設計如下:在距離底部框架4cm處設置下部橫欄8,下部橫欄8含7個距離為1.2cm長圓形空孔,這些圓形空孔與頂側框架中的上部橫欄9的7個距離為1.2cm長圓形空孔相對應。兩根豎桿10可根據山羊的頭部和頸部大小調整V字形大小,合適后通過螺帽固定在下部橫欄8和上部橫欄9之間。對于30公斤的成年瀏陽黑山羊來說,V字形頂端的距離上下間的距離分別為25cm和1cm可以滿足試驗要求。使用該欄時,一定要人為誘導山羊學會采食,即山羊站立并通過活動室I的V字形頂端寬處將頭部伸出,然后向下移動直至飼槽。當山羊的角較長時,誘導山羊先伸出一只角,再伸出另一只角的方式,將頭部伸出活動室,以方便采食和飲水。山羊教會一次后,便可記住如果通過活動室V字形,實現自由采食和飲水的目標。
[0022]所述活動室I的左側框架和右側框架,設計左右開門,為透明的長78cm高76cm的有機玻璃板11。有機玻璃板11的下緣置于活動室I底部,以防止糞便從側面掉落,保證代謝試驗時糞便采集數據的準確性;有機玻璃板11的上緣離活動室I頂部上開門5約12cm,活動室I的左右有機玻璃板11的中部靠上側均勻分布了 8個居中排布的直徑Ilcm鏤空圓孔。左右有機玻璃板的鏤空圓孔和頂部空間,可保證活動室I中良好的通氣效果,盡量減少湖南地區夏季高溫高濕氣候引發的熱應激對山羊所帶來損傷。對于山羊瘺管來說,瘺管通常位于身體的中下部,鏤空圓孔位于左右有機玻璃板10的中部靠上以防止鏤空圓孔對山羊瘺管的破壞,確保瘺管山羊的健康,以降低其死亡率。另外,左右開門中的有機玻璃板11的前后部各搭設螺絲和合頁6,兩個扣鎖7用于控制左右開門的開關,同時也實現了方便拆卸和清洗。
[0023]活動室I的后側框架,設計后開門,由一塊寬36cm高76cm的有機玻璃板11,左右部位各搭設螺絲和合頁6,兩個扣鎖7用于控制后側開門的開關。后開門方便拆卸和清洗。通常情況,山羊從后開門進行活動室I。
[0024]所述活動室I的底側框架,設計系列長90cm寬40cm緊密分布的底部隔欄12。山羊糞便大小呈橢圓形狀,且不同大小山羊糞便大小基本一致,一般小于0.6cm。為了保證活動室I環境清潔,且代謝試驗收糞時數據的準確性,糞便必須全部落入可抽拉式糞尿收集裝置3中。另外,山羊腳蹄大小基本大于4.8cm,隔欄間距必須讓山羊平穩站立,又不能傷害山羊腳蹄。依此根據,設計底部隔欄12的豎狀部分由間隔0.8cm且直徑0.8cm的細不銹鋼柱平鋪組成,橫狀部分焊接4根間隔1cm且長90cm直徑0.8cm的細不銹鋼柱,形成牢靠的活動室I底側框架。
[0025]活動室I的內部,放置一個高87cm長83-84.5cm的內部隔欄13,內部隔欄12由
5-7根距離均為15cm的不銹鋼管組成。內部隔欄13是活動的,通過與內部隔欄13相連前后兩個框架上呈對稱分布的長約6cm牙形鐵片14來固定,牙形鐵片間距5cm。內部隔欄13主要用于調整活動室I空間的大小。
[0026]飼槽2位于活動室的前端,包括飼料槽和飲水槽。由于山羊所采集的飼草較長,飼料槽設計較大一些,大小長28cm寬23cm高37cm。根據山羊頸部細長生理結構,確保山羊夠及飼料槽各個部位,特將飼料槽面相山羊的側面開口形成豁口式飼料槽15。其中開口大小可根據山羊大小來定,以山羊能夠及豁口式飼料槽15的各個角落.另外,飲水槽長1cm寬15cm高13.5cm。飼槽2的下部可安裝稱重傳感器以方便監測山羊的采食和飲水行為。
[0027]所述的糞尿收集裝置3,大小長87cm寬45cm深度5.5cm,位于活動室I底側框架的下面。糞尿收集裝置3分成兩層托盤,其中上層托盤可放在下層托盤內,上下兩層托盤間距為5cm。上層托盤為不銹鋼多孔篩漏式板,篩孔直徑0.5cm,托盤兩端邊緣5cm位置分別焊接把手,用于抽離出下層托盤。上層托盤主要是為了收集山羊糞便,篩孔直徑0.5cm小于山羊糞便大小0.6cm,實現糞尿分離。下層托盤用于收集山羊排出的尿液。
[0028]實施例2:代謝籠用于飼養瘺管山羊時,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內部隔欄13應該放置在瘺管的對面,以防止隔欄對瘺管產生傷害。
[0029]實施例3:代謝籠可成為呼吸試驗中的重要組件,即將整個代謝籠放入呼吸室進行相關的呼吸指標測定。當僅用于飼養山羊而不做呼吸、消化和代謝試驗,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糞尿收集裝置必須從代謝籠中取出。
[0030]實施例4:代謝籠需要限制山羊活動試驗時,通過調整內部隔欄13位置來調節山羊活動室I空間大小,以確保山羊不在活動室中隨意轉動。當代謝籠不需要限制山羊活動試驗時,內部隔欄13需要取出來,以避免內部隔欄13對活動室I空間大小的影響。
[0031]實施例5:代謝籠用于山羊口腔瘤胃液采集時,將飼料槽和飲水槽取出,將山羊頭部引出V字形前側框架,并將其頭部按下至V字形前側框架的底部即可將頭保定,再用采樣管從山羊口腔中進行瘤胃以采集瘤胃液。
[00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包括活動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室(I)包括由前側框架、后側框架、左側框架、右側框架、頂側框架和底側框架構成的籠體, 所述的前側框架包括上部橫欄(9)和下部橫欄(8),上部橫欄(9)和下部橫欄(8)上均開設有定位孔,兩根豎桿(10)的兩端均分別設置在上部橫欄(9)和下部橫欄(8)的定位孔中,兩根豎桿(10)呈V型設置在上部橫欄(9)和下部橫欄(8)之間, 所述的左側框架和右側框架均通過合頁(6 )設置有機玻璃板(11 ),有機玻璃板(11)的上部開設有通風孔, 所述的底側框架為隔欄狀,底側框架的下方設置有可抽拉式糞尿收集裝置(3),糞尿收集裝置(3)包括上層托盤和下層托盤,上層托盤上設置有篩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側框架上設置有上開門(5),所述的后側框架上設置有后開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籠體內還設置有內部隔欄(13),內部隔欄(13)縱向隔離籠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前側框架前方的飼槽(2),飼槽(2)的下部還設置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的籠體下部設置有滾輪(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玻璃板(11)的下沿延伸至底 側框架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為長形,豎桿(10)插入到定位孔后用螺栓進行卡位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側框架包括若干個平行間距為0.8cm且直徑為0.8cm的縱向不銹鋼柱,垂直于縱向不銹鋼柱還設置有若干個平行間距為1cm且直徑為0.8cm的橫向不銹鋼柱;所述的內部隔欄(13)由若干個平行間距為15cm的不銹鋼管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山羊多功能代謝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籠體長90cm,寬45cm,高94cm ;所述的上開門(5)長71cm,寬39.5cm ;所述的有機玻璃板(11)長78cm,高76cm ;所述的內部隔欄(13)高87cm,長83-84.5cm ;所述的上層托盤上的篩孔直徑為.0.5cm。
【文檔編號】A01K5/01GK104067948SQ20141034897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王敏, 湯少勛, 周傳社, 譚支良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