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通風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夏季開放式牛舍緩解奶牛熱應激的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該通風裝置包括冷風機組(1)、通風管道(4)、送風口(9)、第一支撐架(10)、頸枷(11)、第二支撐架(17)。該通風裝置在夏季開放式牛舍中奶牛采食階段,針對奶牛的脖頸部位,在頸枷上部安裝局部精準送風裝置,來緩解奶牛熱應激。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通風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夏季開放式牛舍緩解奶牛熱應激的 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夏季高溫造成的奶牛熱應激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奶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 產生熱應激,會大幅度降低奶牛的采食量、產奶量,并影響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甚至導致 死亡。現階段,從環境控制角度對奶牛進行物理降溫,解決奶牛熱應激的方法主要分為三大 類:①減少太陽輻射,如:建造遮陽結構。②增加舍內通風,如:縱向機械通風。③應用蒸發 降溫系統,或者將②、③結合起來使用,如:噴霧降溫,噴淋+風扇系統降溫、洗浴池等。
[0003] 2008年9月24日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CN101268760A "牲畜運動場降溫裝置",該 裝置采用了拉幕系統帶動遮陽網展開與合攏,同時,在添加了吸水材料的復合遮陽網上方 均勻安裝噴頭,這樣既可以防止過多的水分直接落在地面上造成運動場地面泥濘,又可以 讓水分在遮陽網上繼續蒸發,降低空氣溫度。這種做法主要用于半開或者開放式牛舍的運 動場的環境溫度的降低。
[0004] 2005年7月6日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CN1633843A "家畜微電腦自控噴霧降溫裝 置",該裝置采用水霧化后噴出呈倒傘狀水霧,對家畜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緩解了家畜熱 應激。但是這種方式的噴霧降溫使得霧滴直徑太小,不能穿透牛毛,不但接觸不到牛的皮 膚,反而增加了空氣濕度,加之排風扇遠離牛體,不能很好的帶走蒸發散熱量,影響了降溫 效果。
[0005] 2014年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ZL201210593457. 9 "一種緩解奶牛熱應激的靶向通 風裝置",該裝置將靶向通風管道安裝在奶牛的勁枷或臥床之上,在奶牛集中采食或躺臥時 段,針對奶牛的脖頸部位通過送風孔直接送風來緩解奶牛熱應激反應。但是由于空氣射流 的作用,送風出口氣流在到達奶牛脖頸部位時發生了分散。而奶牛的頸部是物理降溫緩解 熱應激的最有效部位,因此需要針對奶牛頸部進行局部精準送風才能直接有效的緩解奶牛 熱應激。
【發明內容】
[0006]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 置,該裝置在夏季開放式牛舍中奶牛采食階段,針對奶牛的脖頸部位,在頸枷上部安裝局部 精準送風裝置,來緩解奶牛熱應激。
[0007]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 -種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該通風裝置包括冷風機組1、通風管 道4、送風口 9、第一支撐架10、頸枷11、第二支撐架17 ;
[0009] 其中,多個第一支撐架10支撐通風管道4,多個第二支撐架17支撐冷風機組1 ;
[0010] 通風管道4與冷風機組1連通,通風管道4遠離冷風機組1 一端封閉;
[0011] 通風管道4包括多個第二直管6和連接相鄰兩個第二直管6的第一變徑管5 ;
[0012] 每個第一變徑管5上設置有送風口 9。
[0013] 通風管道4通過第一直管2、第一彎管3與冷風機組1連通。
[0014] 冷風機組1包括風機14、第二變徑管15、濕簾16,三者依次連接。
[0015] 第一變徑管5與送風口 9通過第一送風直管7、第二彎管8和第二送風直管13連 接。
[0016] 所述第二直管6的孔徑尺寸從第一彎管3的連接處向遠離冷風機組1 一端逐級減 小。
[0017] 所述送風口 9安裝有調節百葉12。
[001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本發明在開放式牛舍內的每一組頸枷上方、奶牛脖頸部位設置一個局部精準通 風管道,每個管道通過冷風機組送風,通過一段直管并經彎管連接處向遠端逐級減小均勻 送風,并在每一個變徑管道處設置一段直管,經過彎管通過矩形送風口送風,因此在采食階 段奶牛頭部位于頸枷內時,奶牛的脖頸部位能夠享有舒適的局部均勻送風環境。
[0020] 2、本發明將送風口直接安裝在頸枷上方奶牛脖頸的部位,通過冷風機組將空氣降 溫,在奶牛采食階段針對奶牛的局部脖頸部位進行精準送風,直接有效的緩解奶牛的熱應 激。
[0021] 3、本發明利用冷風機組,將降溫后的空氣精準地送到奶牛身體局部的脖頸的位 置,經過降溫后的空氣可以不使用噴淋裝置,減少了奶牛場污廢水的產生。
[0022] 4、本發明在矩形送風口處安裝了可以調節送風方向的百葉,可以使局部送風更加 舒適柔和。
[0023] 5、本發明可以廣泛用于畜牧業及動物養殖局部通風之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是本發明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在成乳牛舍內的布局示意 圖;
[0025] 圖2是本發明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6] 圖3是本發明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對牛頸部送風的狀態示意 圖;
[0027] 圖4是本發明的送風口 9內部調節百葉12的示意圖。
[0028] 附圖標記
[0029] 1 冷風機組 2 第一直管
[0030] 3 第一彎管 4 通風管道
[0031] 5 第一變徑管 6 第二直管
[0032] 7 第一送風直管 8 第二彎管
[0033] 9 送風口 10 第一支撐架
[0034] 11 頸枷 12 調節百葉
[0035] 13 第二送風直管 14 風機
[0036] 15 第二變徑管 16 濕簾
[0037] 17 第二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38]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9] 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包括冷風機組1、通 風管道4、送風口 9、第一支撐架10、頸枷11、第二支撐架17,其中,多個第一支撐架10頂部 共同支撐一個通風管道4,多個第二支撐架17頂部共同支撐一個冷風機組1。
[0040] 通風管道4通過第一直管2、第一彎管3與冷風機組1連通,通風管道4遠離冷風 機組1 一端封閉。
[0041] 冷風機組1包括風機14、第二變徑管15、濕簾16,三者依次連接。
[0042] 通風管道4包括多個第二直管6和連接相鄰兩個第二直管6的第一變徑管5。第 二直管6的孔徑尺寸從第一彎管3的連接處向遠離冷風機組1一端逐級減小。第二直管6 的孔徑尺寸采用已有技術的靜壓復得法計算得到。
[0043] 如圖3所示,每個第一變徑管5上設置有送風口 9,兩者通過第一送風直管7、第二 彎管8和第二送風直管13連接,每個送風口 9對應一頭奶牛的脖頸部位。送風口 9安裝有 調節百葉12,如圖4所示,使奶牛感覺氣流組織更加均勻柔和。開放式成乳牛舍內空氣通過 風機14、變徑管15以及噴淋冷水的濕簾16后,蒸發降溫使得空氣溫度降低;低溫空氣通過 通風管道4輸送到與第一變徑管5相連的送風口 9,將冷空氣送至奶牛熱應激敏感的局部脖 頸部位,直接帶走奶牛脖頸部位的蒸發散熱量,有效的緩解奶牛的熱應激。
[0044] 實施例1
[0045] 開放式成乳牛舍內可以根據開放式成乳牛舍空間大小及頸枷11的位置將局部精 準通風裝置設計成通風裝置1、通風裝置2、通風裝置3、通風裝置4四組(如圖1所示),呈 兩兩相對布置成兩排。
[0046]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針對13組頸枷11,多個頸枷11頂部 共同設置一個通風管道4,每一通風管道4上的變徑管5的數量為十三個。第二直管6的 孔徑尺寸采用已有技術的靜壓復得法計算得到。本實施例中一個局部精準通風裝置的設 計風量為4680m 3/h,系統阻力250Pa,上述標準作為冷風機組1的選擇標準。靜壓復得系數 設定為〇. 75,擬定送風口 9的送風量為360m3/h,則通過計算可以得到各個矩形第二直管 6 的孔徑尺寸(高 X 寬):L1 = 702X600mm、L2 = 696X600mm、L3 = 687X600mm、L4 = 678X600mm、L5 = 661 X600mm、L6 = 640X600mm、L7 = 614X600mm、L8 = 583X600mm、L9 = 545X600mm、L10 = 499X600mm、Lll = 443X600mm、L12 = 372X600mm、L13 = 276X600mm。
[0047] 每一個第二管道6的長度設為1. 2米,每一個第一變徑管5的長度設為0. 4米,第 二管道6的下底邊距地面高度設為2米。第一送風直管7的長度設為0. 4米,截面尺寸為 100 X 200mm,第二送風直管13的長度設為0· 2米,截面尺寸為100 X 200mm。送風口 9的尺 寸設為 300 X 400mm。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奶牛頸部降溫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通風裝置包括冷風機組(1)、通風管道(4)、送風口(9)、第一支撐架(10)、頸枷(11)、 第二支撐架(17); 其中,多個第一支撐架(10)支撐通風管道(4),多個第二支撐架(17)支撐冷風機組 (1); 通風管道(4)與冷風機組(1)連通,通風管道(4)遠離冷風機組(1) 一端封閉; 通風管道(4)包括多個第二直管(6)和連接相鄰兩個第二直管(6)的第一變徑管(5); 每個第一變徑管(5)上設置有送風口(9)。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風管道(4)通過第一直管 (2)、第一彎管(3)與冷風機組(1)連通。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冷風機組(1)包括風機(14)、 第二變徑管(15)、濕簾(16),三者依次連接。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變徑管(5)與送風口(9) 通過第一送風直管(7)、第二彎管(8)和第二送風直管(13)連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管¢)的孔徑尺 寸從第一彎管(3)的連接處向遠離冷風機組(1) 一端逐級減小。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精準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口(9)安裝有調節 百葉(12)。
【文檔編號】A01K1/00GK104145827SQ201410387994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丁濤, 施正香, 王朝元, 劉志偉, 楊建寶, 崔乃文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