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紅樹植物銀葉樹種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文檔序號:262785閱讀:843來源:國知局
一種紅樹植物銀葉樹種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紅樹植物銀葉樹種苗繁育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選取5-20年樹齡無病蟲害的植株為母樹,在每年的8-10月,采收形態飽滿,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實,消毒,曬干,裝袋;步驟B:將果實儲藏在沙土中;步驟C:選取苗圃地,并對苗床基質消毒,10-15天后,再將銀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步驟D:對銀葉樹苗進行適應鹽生環境和淡水環境的馴化;步驟E:待銀葉樹苗長到0.8-1.5m后,出土移植然后采用海邊自然海泥放在待移栽的種植穴底部用于壯苗。本發明擴大了銀葉樹幼苗的適生范圍,所育幼苗既能種植在海水能直接到達的潮間帶環境,又能栽培在遠離海水的陸地,利于銀葉樹的造林擴繁,適宜對銀葉樹資源進行保護和生產、景觀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紅樹植物銀葉樹種苗繁育栽培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紅樹林造林擴繁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銀葉樹種苗繁育與栽培的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銀葉樹是紅樹林群落重要組成樹種之一,通常分布于高潮線附近的海灘內緣,以 及大潮或特大潮水才能淹及的灘底或海岸陸地上,具有典型的海陸生境適應性和獨特的生 態功能,在恢復濱海濕地植被、豐富物種多樣性和探討海陸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具有極其 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
[0003] 銀葉樹具有兩棲性,可生長于紅樹林環境內緣或不規則高潮可及的陸緣,且葉片 Cl_含量和肉質化程度相當低,體內Na+、Cr含量,葉片K/Na在不同徑級根系Cr的變化趨 勢都與半紅樹植物相似,符合半紅樹特征,將其劃為半紅樹已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0004] 銀葉樹雌雄同株;果木質,近橢圓形,光滑,長約6 cm,寬約3. 5 cm,背部有龍骨狀 突起,果皮具有木栓纖維層;種子卵形,長2 cm。通常1年內開花兩次,第一次花期為3-4 月,第二次花期7-8月,果期在花期后2個月左右。異常情況下,第2次花期為12月-次年 2月,果期為次年2-5月。從海南東寨港、珠海淇澳島、深圳鹽灶、粵東海豐縣等地的實際觀 測來看,銀葉樹的花期及果期隨著地理緯度的增加逐漸延遲。
[0005] 我國銀葉樹分布面積小,個體數目少。野生種群中,往往是幼苗、幼樹及中等個體 數少,呈一定的瓶頸現象。此外,銀葉樹的雄花由于缺少蜜腺,只能被少數傳粉昆蟲造訪。自 然情況下,尤其是在陸生環境,種子萌發率低,幼苗向成苗轉化率低。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 銀葉樹的自然繁衍,加之因沿海地區城市建設造成其生長立地條件破壞和生境退化,我國 銀葉樹實際上已嚴重受威脅,已符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瀕危物種的定義標準,亟需保護 和種群恢復。
[0006] 目前對于銀葉樹種苗繁育及栽培技術發明極少,且這些研究和技術發明的應用也 存在一些問題。如未考慮銀葉樹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對鹽度的特殊要求及銀葉樹種子的后 熟期生化變化;采收用于育種的銀葉樹果實時忽視了母樹特征及果實采收時間,選用了不 適合繁育的銀葉樹果實;忽視了繁育過程的蟲害防治。這些因素單一或綜合后導致了目前 銀葉樹種苗繁育時出現種子萌發率低、成苗率低或造林時幼苗、幼樹成活率低下等問題。因 此,在銀葉樹造林擴繁時,應從其獨特生理特征出發,綜合考慮其生長發育的規律、機理、調 節與控制以及內外環境條件對其生命活動的影響。
[0007]


【發明內容】

[0008]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銀葉樹種苗繁育與栽培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銀葉樹種苗繁育 時的種子萌發率、成苗率、幼苗齊整性、幼苗和幼樹的成活率,解決育苗生產時的技術問題, 也為熱帶亞熱帶海岸濱海地區提供新的樹種選擇。
[0009]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果實采收與處理:選取5-20年樹齡無病蟲害的銀葉樹植株為母樹,在每年的第 二次果期(8-10月),采收形態飽滿,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實。采收后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干凈, 隨后在0. 4-1. 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30分鐘后取出,曬干,裝袋。
[0010] 步驟B果實儲藏:在室外選取排水性較好的一塊空地開挖沙土儲藏坑,挖坑至 0. 8-lm,填入經暴曬消毒的干凈海沙0. 2-0. 3m,將銀葉樹果實放入,再填入海沙0. 2-0. 3m, 最后表面覆蓋沙土 (質量為:海沙:泥土 =7 :3) 0. 2-0. 3m,輕輕地壓實。以利于銀葉樹種子 安全度過冬季低溫期和完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變化。
[0011] 步驟c播種:提前在遠離灘涂高潮帶的陸地上選取苗圃地,平整土地并開出排水 壟溝,用質量濃度為1-4%的硫酸銅溶液或質量濃度為1-5%的福爾馬林溶液對苗床基質 消毒,在苗床基質消毒后再過10-15天,即可從儲藏點取出銀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間距 為 10-30 cm,行距為 15-40 cm。
[0012] 步驟D馴化:對銀葉樹苗進行適應鹽生環境和淡水環境的馴化,播種后初期每天 早上、傍晚各一次噴灑淡水以保持苗床濕潤;待種子萌發破土后,用淡水和鹽度1-8%。的海 水每隔三天交替澆灌(即連續三天澆灌淡水,再連續三天澆灌海水,依次交替);待銀葉樹苗 高10-20 cm后,直接用鹽度1-8%。海水澆灌;待銀葉樹苗高30-50 cm后,用鹽度8-20%〇海 水澆灌。通過系列的海水與淡水的馴化,可大幅提高銀葉樹苗的適應鹽生環境和陸地淡水 環境。
[0013] 步驟E出苗:待銀葉樹苗長到0.8-1. 5 m后,即可出土移植,出土后的苗木應在當 天或次天完成種植。壯苗是在苗木移栽時,用海邊自然海泥(含N、Ca應不低于0.4g/kg,P、 K不低于0. 3g/kg,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5 g/kg,海泥浸出液鹽度為8-20%。)不少于1公斤的 量放在待移栽的種植穴底部,可以有效加強幼苗的壯實。
[0014]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優點在于,選用優質銀葉樹母樹的第二次果期的果 實,并讓其在室外沙土儲藏完成種子后熟期,避開低溫脅迫,通過適度鹽度海水馴化,全程 注意病蟲害防控,提高了銀葉樹種子的萌發率、出苗率、齊整性和幼苗的成活率。本發明擴 大了銀葉樹幼苗的適生范圍,所育幼苗既能種植在海水能直接到達的潮間帶環境,又能栽 培在遠離海水的陸地,利于銀葉樹的造林擴繁,適宜對銀葉樹資源進行保護和生產、景觀應 用。
[0015] 優選的,步驟D中,噴灑或澆灌淡水或咸水是在上午6-8點和下午17-19點進行; 噴灑或澆灌淡水或海水以苗床保持濕潤為宜,前期為每天噴灑或澆灌一次,后期為2-5天 噴灑或澆灌一次;所使用海水為附近天然潔凈海水加適量自來水勾兌而成。
[0016] 本發明進一步采用以上技術特征,其優點在于,采用漸進式的改變噴灑或澆灌的 水體鹽度,使得銀葉樹幼苗不斷拓展適鹽范圍;噴灑或澆灌的水體時間的確定和頻次的改 變主要是考慮苗木根系的不斷增多增密增長,滿足幼苗旺盛的生命活動對水分的需求。
[0017] 優選的,在馴化過程中,可定期在苗床間隔懸掛粘蟲黃板防止蟲害發生。若發現有 病蟲害發生,應立即噴灑敵百蟲等廣譜性農藥,以防止卷葉蛾和廣翅蠟蟬等紅樹林常見害 蟲。
[0018] 本發明進一步采用以上技術特征,其優點在于,在蟲害未發生或剛發生時,采用物 理方法防控蟲害;在蟲害發生后,及時噴灑百蟲等廣譜性農藥,以防止卷葉蛾和廣翅蠟蟬等 紅樹林常見害蟲的蔓延。
[0019] 優選的,步驟A中,采集的銀葉樹果實為第二次果期(8-10月),及時沖洗并用 0. 4-1. 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0020] 本發明進一步采用以上技術特征,其優點在于,銀葉樹每年的第一次果期生長的 果實繁殖力較差,萌發率很低。采集后立即消毒以避免病毒感染或害蟲啃咬。
[0021] 優選的,步驟B中,沙土埋藏銀葉樹果實的時間為3-5個月,出土時的室外溫度宜 為 18-25 °C。
[0022] 本發明進一步采用以上技術特征,其優點在于,這種沙土埋藏方法,在儲藏過程中 不需要任何管理,應用該種方法巧妙地避過了低溫脅迫的同時完成種子的后熟期變化,萌 發時間縮短,萌發率達85%以上,且幼苗具有良好齊整性。
[0023] 其中,"低溫脅迫"指銀葉樹的種子在低于10°C的溫度條件下時,種子萌發受到脅 迫,隨著溫度降低種子萌發率也逐漸降低,在5°C以下條件時極難萌發。"后熟期"指新收獲 的植物種子生理上還沒有完全成熟,胚的發育也未結束,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達到生理上 的完全成熟,這個時期叫做植物種子的"后熟期"。在后熟期內進行的所有生理生化過程稱 為后熟作用。完成后熟作用的植物種子呼吸作用減弱,穩定性加強,播種后發芽率升高,種 苗齊整性和茁壯程度增加。
[0024] 優選的,步驟C中,在苗床消毒后再過10-15天,取出銀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間 距為 10-30 cm,行距為 15-40 cm。
[0025] 本發明進一步采用以上技術特征,其優點在于,沒有對銀葉樹果實進行脫殼或破 殼處理,極大降低了銀葉樹種子感染病蟲害的風險,由于經過步驟A,種子的萌發時間明顯 加快,萌發率也大為提高;采用播種的間距設置為間距為10-30 cm,行距為15-40 cm,保證 生長空間,有利于種苗根、莖、葉的茁壯成長。
[0026] 優選的,步驟E中,在苗木出土前10-20天,噴灑一次敵百蟲,以防止病蟲害發生 及出苗時苗木根部創傷部位的微生物感染。壯苗是在苗木移栽時,用海邊自然海泥(含N、 Ca應不低于0. 4g/kg,P、K不低于0. 3g/kg,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5 g/kg,海泥浸出液鹽度為 8-20%。,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種植穴底部,可以有效加強幼苗的壯實。并且,出 土后的苗木應在當天或次天完成移植。
[0027] -種銀葉樹果實的育苗方法(申請號:200810219781. 8)選取了用于育苗的銀葉樹 果實時,但該方案只注重銀葉樹果實的外觀及飽滿程度等外在特征,忽視了植物自然繁育 的時令/季節特異性。實際情況是,銀葉樹通常1年內開花結果兩次,第一次花期為3-4月, 第二次花期7-8月,果期在花期后2個月左右。第一次果期的果實萌發率極低,即使萌發其 幼苗很難成活,故不宜用于銀葉樹的育苗。
[0028] 并且該專利注重了幼苗的齊整性,采取了人工機械切除銀葉樹果實的策略,這種 方法經實踐發現在去果殼過程中,很易傷害種子而感染后不能萌發,浪費種子;二是較費 力,因為果殼堅硬較難破殼,并且人工破壞銀葉樹種子的保護殼,明顯增加了銀葉樹種子感 染病菌及被白蟻等蟲害啃噬破壞的風險,降低了銀葉樹的成苗率(幼苗成活率)。
[0029] 再者,因為沒有接受淡水和海水交替馴化,適應鹽生環境的限制,育成的苗僅能種 植在大潮才能達到的高潮線附近,因此,可用于造林的范圍較小。
[0030] 而本發明選取5-20年樹齡無病蟲害的銀葉樹植株為母樹,在每年的第二次果期 (8-10月)采收種子,對采收時期予以明確,對造林實踐有指導作用。并且本發明采用完整 的銀葉樹果實進行育苗,不對其進行機械處理,在關注銀葉樹種子萌發率、出苗率、齊整性 的同時,也注意了幼苗的成活率和對病蟲害的防控。這是因為在種苗繁育環節,只有幼苗具 高成活率才有實際意義。本發明增加了煉苗步驟,淡咸水交替馴化,擴大了所育銀葉樹苗的 適鹽范圍,擴大了造林范圍,既能在中潮位、大潮位能淹浸的區域種植,又能在離開大潮位 的陸地種植。
[003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采取沙土埋藏儲藏銀葉樹果實,避開低溫脅迫的同時完成種子后熟作用。若在秋季 采收后直接播種,萌發的幼苗往往經受不住冬季的低溫而死亡;采取沙土埋藏儲藏銀葉樹 果實,操作簡便,在室外保持無需維護,待種子完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作用后,其萌發率有 較大提1?。
[0032] 2、本發明是在幼苗的移植洞穴用符合特定營養要求的海泥進行壯苗,有利于移植 后幼樹的成長,這樣即使是造林地土壤營養條件較差,也能確保造林的成功。
[0033] 3、防控結合對付蟲害:先用物理方法防蟲,后用化學方法殺蟲。定期在苗床間隔懸 掛粘蟲黃板防止蟲害發生。若發現有病蟲害發生,應立即噴灑敵百蟲等廣譜性農藥,以防止 卷葉蛾和廣翅蠟蟬等紅樹林常見害蟲。
[0034]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 圖1是本發明中沙土儲藏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6]

【具體實施方式】
[0037]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優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沙土儲藏坑設在室外,分層依次填埋海沙--果實--海沙--沙土。 這樣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種子儲藏環境,避過了低溫脅迫的同時完成種子的后熟作用,在 儲藏過程中不需要任何管理,經該種方法儲藏的銀葉樹種子萌發時間縮短,發芽率高達 99. 8%,且成苗整齊。
[0038] 實施例2 2010年9月,在深圳鹽灶5-20齡成熟銀葉樹上采集果實500顆。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 在0. 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后取出,曬干,裝袋。
[0039] 2010年10月,在深圳西部海上田園選擇一塊遠離海水的岸上陸地開挖沙土埋藏 坑,分層依次填埋海沙--銀葉樹果實--海沙--沙土。
[0040] 2010年3月,在深圳西部海上田園苗圃場平整一塊苗床,消毒后經過20天,取出銀 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株距為25 cm,行距為40 cm。
[0041] 2010年4月起,按步驟D對苗床噴灑或澆灌淡水或咸水,30天后陸續有種苗破土 出苗,40天后出苗率達到100%。10月,幼苗成活率為95%,平均高度達到58 cm。2011年4 月,幼苗成活率為94%,平均高度達到0. 85 m。
[0042] 2011年4月,將其中400株銀葉樹種苗移植到深圳華僑城濕地,華僑城濕地水體鹽 度為2-10%。,移植點部分位于濕地水面邊緣灘涂,部分位于離水面較遠的北岸觀光道兩旁。 苗木移時,就地利用深圳華僑城濕地清淤產生的自然海泥(經測,N、P、K、Ca、的含量分別為 0. 8、0. 5、0. 3、0. 5g/kg,有機質含量為25g/kg),每株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種植 穴底部,12月清點計數,移植的銀葉樹成活398株,移植成活率達到99. 5%。
[0043] 實施例3 2007年10月,在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6-9齡成熟銀葉樹上采集果實1000顆。用自 來水沖洗干凈后在〇. 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后取出,曬干,裝袋。
[0044] 2007年11月,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選擇一塊高地,開挖沙土埋藏坑,分 層依次填埋海沙--銀葉樹果實--海沙--沙土。
[0045] 2008年4月,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平整一塊苗床,消毒后經過15天,取出 銀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間距為20 cm,行距為35 cm。
[0046] 2008年4月起,按步驟D對苗床噴灑或澆灌淡水或海水,30天后陸續有種苗破土 出苗,40天后出苗率達到99%。10月,幼苗成活率為90%,平均高度達到65 cm。2009年4 月,幼苗成活率為89. 4%,平均高度達到0. 90 m。
[0047] 2009年4月,將成活的894株銀葉樹種苗移植到保護區巡邏棧道及基圍四周,苗 木移時,就地利用深圳華僑城濕地清淤產生的自然海泥(經測,N、P、K Ca、的含量分別為1、 0. 6、0. 3、0. 6g/kg,有機質含量為24g/kg),每株不少于1公斤的量放在待移栽的種植穴底 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是深圳灣的組成部分,保護區內海水隨著潮汐自然變化。12月清點 計數,移植的銀葉樹成活859株,移植成活率達到96. 1%。若按采集的銀葉樹果實數目為基 數計算,此次育苗成功率達到了 85. 9%。
[0048]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 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紅樹植物銀葉樹種苗繁育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 :選取5-20年樹齡無病蟲害的銀葉樹植株為母樹,在每年8-10月,采收形態飽 滿,果皮呈暗褐色的果實,消毒,曬干,裝袋; 步驟B :將果實儲藏在沙土中; 步驟C :選取苗圃地,并對苗床基質消毒,10-15天后,再將銀葉樹果實進行直接播種; 步驟D :對銀葉樹苗進行適應鹽生環境和淡水環境的馴化; 步驟E :待銀葉樹苗長到0. 8-1. 5 m后,出土移植然后采用海邊自然海泥放在待移栽 的種植穴底部用于壯苗。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消毒時采用0.4-1.0%的高 錳酸鉀溶液,浸泡時間為15-30分鐘。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包括: 步驟B1:在室外選取排水性好的空地開挖沙土儲藏坑,挖坑至0. 8-lm,填入經暴曬消 毒的干凈海沙〇. 2-0. 3m; 步驟B2:將銀葉樹果實放入,再填入海沙0. 2-0. 3m; 步驟B3:最后表面覆蓋沙土采用質量比為:海沙:泥土 =7 :3,覆蓋厚度為0. 2-0. 3m。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沙土埋藏銀葉樹果實的時間 為3-5個月,出土時的室外溫度宜為18-25°C。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采用質量濃度為1-4%的硫 酸銅溶液或質量濃度為1-5%的福爾馬林溶液。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播種的間距為10-30 cm,行 距為 15-40 cm。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包括: 步驟D1:播種后初期每天早上、傍晚各一次噴灑淡水以保持苗床濕潤; 步驟D2 :待種子破土后,用淡水和鹽度1-8%。的海水每隔三天交替澆灌; 步驟D3:待銀葉樹苗高度為10-20 cm后,直接用鹽度1-8%。海水澆灌; 步驟D4待銀葉樹苗高度為30-50 cm后,用鹽度8-20%。的海水澆灌。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定期在苗床間隔懸掛粘蟲 黃板防止蟲害發生。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采用海邊自然海泥壯苗,所 述海邊自然海泥中,含N、Ca不低于0. 4g/kg,P、K不低于0. 3g/kg,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5 g/ kg,海邊自然海泥浸出液鹽度為8-20%〇。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種植穴底部采用不少于1公斤的海邊自然 海泥。
【文檔編號】A01C1/00GK104206144SQ201410410901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胡長云, 徐貴紅 申請人:深圳市綠九洲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