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及使用方法

文檔序號:266758閱讀:946來源:國知局
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及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屬于水產養殖設施領域,它的設施構成包括:主濾池、反沖池、觀察操作井、濾料隔層、支撐濾料隔層的箱梁和墩柱、主濾池的排水管道和閥門、連接主濾池和反沖池的連接管道、反沖池中的活動長套管、反沖池中的L型彎頭、濾池基座。本發明利用U型連通器原理實現了對濾料的自動沖洗,再無需將濾料移出濾池進行清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成本。本發明通過觀察操作井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隨時對濾池下層的蓄水區進行人工清理和消毒,無需長時間停用砂濾池以對池體內部進行消毒處理,有效提高了養殖生產效率。在反沖池中采用長套管插拔方式控制反沖池和主濾池的連通和隔離,使對濾料的反沖洗操作方式也變的簡單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設施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水產養殖是我國漁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年產量在5000萬噸左右,直接經濟產值約7000億元(中國漁業年鑒,2012),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品種多樣的水產品作為優質的蛋白源食品,也極大的豐富了菜籃子,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飲食質量也意義重大。近幾十年來,水產養殖產業在我國各地都發展迅猛,養殖的品種和養殖模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0003]養殖用水處理一直是水產養殖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工藝環節,直接關系養殖的成敗。砂濾池作為過濾處理養殖用水的簡易方式,經濟成本低、處理能力強,在水產養殖行業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和普遍應用。然而,按傳統方式建造的砂濾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往往面臨著有害生物滋生、濾料清洗困難、濾池內部難以清理等諸多問題。若想對砂濾池進行徹底消毒,往往需要移除濾料、翻開隔離板等多個步驟,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并且,清洗砂濾池必然會造成整個養殖水處理系統停止運轉,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進程。
[0004]正因如此,清理消毒砂濾池成為水產養殖企業最不愿面對的問題,大多數企業中的砂濾池存在“超期服役”的現象,有的甚至自建成起就從未進行過清理和消毒。長此以往,砂濾池因大量蓄積有機污物極易滋生大量病原和有害微生物,反而成為養殖生物疾病發生的“源頭”。所以,改進現有砂濾池的建造方式,設計一種方便清洗的新型砂濾池,成為眾多水產養殖企業迫切的技術需求。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能夠實現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隨時對池體和濾料進行清理和消毒,及時去除蓄積的有機污物和殺滅各類病原及有害微生物,達到高效、安全過濾養殖用水的目的。
[0006]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7]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它的設施構成包括:主濾池、反沖池、觀察操作井、濾料隔層、支撐濾料隔層的箱梁和墩柱、主濾池的排水管道和閥門、連接主濾池和反沖池的連接管道、反沖池中的活動長套管、反沖池中的L型彎頭、濾池基座;主濾池和反沖池建于基座之上,反沖池高于主濾池;主濾池以濾料隔層區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濾料放置區,下層為蓄水區,在主濾池底部設有連接養殖池供水系統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具有閥門,同時在主濾池底部建有用以支撐濾料隔層和濾料的箱梁和墩柱,箱梁兩端嵌于主濾池兩側池壁中,墩柱位于箱梁正下方用于支撐箱梁,主濾池上層設有觀察操作井,觀察操作井與主濾池下層相通,操作工人能夠通過觀察操作井進入主濾池下層,對主濾池池壁、濾料隔層下部和排水管道進行洗刷消毒;反沖池為上下通透結構,反沖池通過底部的連接管道與主濾池下層底部相通;連接管道在反沖池一側與一個L型彎頭相連,L型彎頭的另一側活動連接有一個長套管8 ;長套管8插入L型彎頭11后呈豎直狀態,與反沖池底部垂直,長套管的高度高于反沖池至少10厘米以上。
[0008]進一步,所述的反沖池高于主濾池20?30厘米,反沖池體積為主濾池的1/3?1/4。
[0009]進一步,所述的濾料隔層之上鋪有兩層網眼孔徑適當的高強度尼龍網。
[0010]所述砂濾池的使用方法是:在主濾池上層逐級填滿各種濾料,并將反沖池中的長套管插入L型彎頭中,打開主濾池下層連接養殖池供水系統的排水管道上的閥門,將外源水引至主濾池上層,經濾料過濾后由主濾池下層流入養殖池供水系統;當砂濾池工作一段時間后,如發現濾料過濾效率下降或污物蓄積過多,此時暫停向主濾池供水,待主濾池完全排空蓄水后,關閉主濾池下層的排水管道上的閥門,并拔除反沖池中的長套管,向反沖池中持續注水,利用U型連通器原理反沖主濾池上層中的濾料,使污物隨水流從主濾池上層溢流排出,依據濾料中污物蓄積的多少設置不同的反沖時間;反沖完畢后,停止向反沖池注水,打開主濾池排水管道上的閥門進行排水,待水完全排干后,將長套管插入L型彎頭中,即可再將外源水引至主濾池上層開始正常的過濾。
[0011]或者在反沖之后,人通過觀察操作井進入主濾池下層,用人工的方式清理池壁、池底、濾料隔層、水泥箱梁和墩柱處滋生的霉菌、藻斑、水垢或其他附著污物;清理完畢并沖洗干凈后,關閉排水管道上的閥門,拔除反沖池中的長套管,向反沖池中持續注水直至充滿主濾池后,再向主濾池中潑灑高濃度的消毒劑對濾池和濾料進行整體浸泡消毒,以徹底殺滅蓄積在濾料和池壁上的有害微生物。
[0012]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3]1.本發明在傳統砂濾池的結構上增設了反沖池,利用U型連通器原理實現了對濾料的自動沖洗,再無需將濾料移出濾池進行清理,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成本。
[0014]2.在主濾池中附設了觀察操作井,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隨時對濾池下層的蓄水區進行人工清理和消毒,無需長時間停用砂濾池以對池體內部進行消毒處理,有效提高了養殖生產效率。
[0015]3.在反沖池中采用長套管插拔方式控制反沖池和主濾池的連通和隔離,使對濾料的反沖洗操作方式也變的簡單方便,有助于在生產過程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反沖洗操作,確保濾料的過濾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6]圖1砂濾池的整體示意圖:1_主濾池;2_觀察操作井;3_反沖池;4_基座;5_箱梁;6-墩柱;7_濾料隔層;8_長套管;9_排水管道;10_閥門;I1-L型彎頭;12-連接管道;
[0017]圖2砂濾池縱向A示意圖:1-主濾池;2_觀察操作井;3_反沖池;4_基座;7_濾料隔層;
[0018]圖3砂濾池縱向B示意圖:1_主濾池;3_反沖池;4-基座;5-箱梁;6-墩柱;7-濾料隔層;
[0019]圖4砂濾池縱向C不意圖:1-主濾池;3_反沖池;4_基座;7_濾料隔層;8_長套管;9_排水管道;10_閥門;11-L型彎頭;12-連接管道;
[0020]圖5砂濾池俯視示意圖:1_主濾池;2_觀察操作井;3_反沖池;4_基座;5_箱梁;7-濾料隔層;8_長套管;9_排水管道;10_閥門;11-L型彎頭;12-連接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22]實施例1
[0023]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見圖1-5),它的設施構成包括:主濾池、反沖池、主濾池觀察操作井、濾料隔層、支撐濾料隔層的箱梁和墩柱、主濾池的排水管道和閥門、連接主濾池和反沖池的連接管道、反沖池中的活動長套管、反沖池中的L型彎頭、濾池基座,主濾池I和反沖池3建于基座4之上,反沖池3要高于主濾池I ;主濾池I以濾料隔層7區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濾料放置區,下層為蓄水區,在主濾池I底部設有連接養殖池供水系統的排水管道9,同時在主濾池I底部建有用以支撐濾料隔層7和濾料的箱梁5和墩柱6,箱梁兩端嵌于主濾池兩側池壁中,墩柱位于箱梁正下方用于支撐箱梁,主濾池上層設有觀察操作井2,觀察操作井2與濾池下層相通,操作工人能夠通過觀察操作井2進入濾池下層,對池體、濾料隔層下部和排水管道進行洗刷消毒。反沖池3為上下通透結構,反沖池3通過連接管道12與主濾池下層相通;連接管道12在反沖池3 —側與一個L型彎頭11相連,L型彎頭的另一側活動連接有一個長套管8 ;長套管8插入L型彎頭11后呈豎直狀態,與反沖池3底部垂直,其高度要高于反沖池310厘米以上。
[0024]所述的反沖池3高于主濾池120?30厘米,反沖池3體積為主濾池I的1/3?1/4。
[0025]所述的濾料隔層之上鋪有兩層高強度尼龍網。
[0026]山東省煙臺市某大菱鲆育苗廠,按上述方法于2013年2月建成一個砂濾池,將天然海域的自然海水引入過濾后用于大菱鲆苗種的繁育生產。砂濾池建于一個梯形平臺之上,該梯形平臺由黃土和石塊混合壓實堆砌而成,四周用石塊圍實后再澆筑水泥,從而形成一個穩固的砂濾池基座,該平臺頂面高出廠區養殖池水面約1.1米左右。所建砂濾池總長約15米,寬約4米,池壁厚度0.4米。其中主濾池長約12米,高約4米;反沖池長約3米,高約4.3米;觀察操作井建于主濾池一角,高出主濾池約0.2米。主濾池由濾料隔層分為上下兩層,下層高約1.5米,上層高約2.1米,箱梁和濾料隔層厚度共0.4米。濾料隔層為20 X 20厘米的花崗巖石條依次間隔擺放,石條間距為8厘米,兩端嵌于池壁之中。濾料隔層放置于箱梁之上,箱梁為鋼筋混凝土材質,寬約30厘米,厚約20厘米。箱梁兩端嵌于主濾池兩側池壁中,并在箱梁下有兩個長、寬各30厘米,高1.5米的鋼筋混凝土墩柱支撐箱梁。在濾料隔層之上鋪有兩層網眼孔徑3厘米左右的高強度尼龍網,尼龍網上鋪有厚度0.5米的直徑3?5厘米的鵝卵石,鵝卵石層之上鋪有厚度0.8米左右的直徑I?2厘米的細石層,細石層之上為0.5米厚的細沙層。主濾池排水管道、主濾池和反沖池的連接管道、L型彎頭、長套管全部為外徑315毫米的PVC管材,其中長套管的長度約為4.5米。
[0027]該育苗廠建好砂濾池后,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通過大功率水泵將天然海水引入主濾池上部,海水依次通過細沙層、細石層和鵝卵石層之后,從砂濾池下層排水管道流入廠區育苗池的供水系統。依據海區的海水水質變化情況,該廠平均20?30天進行一次砂濾池的反沖。每次反沖前停止過濾,待池中存水排空后關閉主濾池排水管道閥門,拔下反沖池中的長套管8,向反沖池中持續灌入干凈的地下井水,灌滿全池后自然溢流I?2個小時,在濾料中蓄積的污物隨水流排盡后停止反沖操作,打開排水管道閥門排空砂濾池中的水,插上反沖池長套管后恢復正常的過濾生產。
[0028]平均3個月左右,該廠對砂濾池進行一次更為徹底的消毒清洗,具體流程為:首先進行反沖操作,關閉排水管閥門、拔掉反沖池中的長套管后向反沖池中灌入干凈的地下井水,灌滿全池后自然溢流3個小時以上;溢流完畢后首先插上反沖池長套管,保持反沖池中滿水狀態,然后打開主濾池排水管道上的閥門排盡主濾池中的存水,派操作工人從觀察操作井進入主濾池下層,用硬毛刷配合清水沖洗的方式,將池壁、墩柱、箱梁等地方滋生的霉菌、藻斑或其他污物刷掉,并用清水將刷下的污物從排水管沖出濾池,清理完畢待工人出來后再次關閉主濾池排水管道上的閥門;此時向反沖池存水中撒入約20千克的次氯酸鈉粉劑消毒劑,然后拔除長套管,并持續向反沖池中注入干凈的地下井水,待灌滿整個砂濾池后停止注水,采用靜水浸泡的方式對池體和濾料進行消毒殺菌,浸泡時間約I小時左右,打開排水管道閥門將池中的消毒液完全排空;然后再次關閉排水管道上的閥門,向反沖池中注入干凈的地下井水并自然溢流I小時以上,以排盡池中的余氯;溢流完畢后打開排水管道閥門排盡池中存水并插上反沖池長套管后,恢復正常的過濾生產。
[0029]該育苗廠對砂濾池每20?30天一次的反沖操作時間約在4個小時左右,每3個月一次的徹底消毒清理時間約在7個小時左右。砂濾池消毒清理過程耗時短、所用人工極少,對養殖生產造成的影響很小,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其特征在于它的設施構成包括:主濾池、反沖池、觀察操作井、濾料隔層、支撐濾料隔層的箱梁和墩柱、主濾池的排水管道和閥門、連接主濾池和反沖池的連接管道、反沖池中的活動長套管、反沖池中的L型彎頭、濾池基座;主濾池(I)和反沖池⑶建于基座⑷之上,反沖池⑶高于主濾池⑴;主濾池⑴以濾料隔層(7)區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濾料放置區,下層為蓄水區,在主濾池(I)底部設有連接養殖池供水系統的排水管道(9),排水管道(9)具有閥門(10),同時在主濾池(I)底部建有用以支撐濾料隔層(7)及濾料的箱梁(5)和墩柱(6),箱梁兩端嵌于主濾池兩側池壁中,墩柱位于箱梁正下方用于支撐箱梁,主濾池上層設有觀察操作井(2),觀察操作井(2)與主濾池(I)下層相通,操作工人能夠通過觀察操作井(2)進入主濾池下層,對主濾池壁、濾料隔層下部和排水管道進行洗刷消毒;反沖池(3)為上下通透結構,反沖池(3)通過底部的連接管道(12)與主濾池下層底部相通;連接管道(12)在反沖池(3) —側與一個L型彎頭(11)相連,L型彎頭的另一側活動連接有一個長套管(8);長套管(8)插入L型彎頭(11)后呈豎直狀態,與反沖池(3)底部垂直,長套管(8)的高度高于反沖池(3)至少10厘米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沖池(3)高于主濾池(1)20?30厘米,反沖池(3)體積為主濾池(I)的1/3?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新型砂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料隔層之上鋪有兩層高強度尼龍網。
4.權利要求1-3任何一項所述砂濾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主濾池(I)上層逐級填滿各種濾料,并將反沖池中的長套管(8)插入L型彎頭(11)中,打開主濾池(I)下層連接養殖池供水系統的排水管道(9)上的閥門(10),將外源水引至主濾池(I)上層,經濾料過濾后由主濾池下層流入養殖池供水系統;當砂濾池工作一段時間后,如發現濾料過濾效率下降或污物蓄積過多,此時暫停向主濾池(I)供水,待主濾池(I)完全排空蓄水后,關閉主濾池下層的排水管道(9)上的閥門(10),并拔除反沖池中的長套管(8),向反沖池(3)中持續注水,利用U型連通器原理反沖主濾池(I)上層中的濾料,使污物隨水流從主濾池(I)上層溢流排出,依據濾料中污物蓄積的多少設置不同的反沖時間;反沖完畢后,停止向反沖池(3)注水,打開主濾池排水管道上的閥門(10)進行排水,待水完全排干后,將長套管(8)插入L型彎頭(11)中,即可再將外源水引至主濾池(I)上層開始正常的過濾; 或者在反沖之后,人通過觀察操作井(2)進入主濾池下層,用人工的方式清理池壁、池底、濾料隔層(7)、水泥箱梁(5)和墩柱(6)處滋生的霉菌、藻斑、水垢或其他附著污物;清理完畢并沖洗干凈后,關閉排水管道(9)上的道閥門(10),拔除反沖池中的長套管(8),向反沖池(3)中持續注水直至充滿主濾池后,再向主濾池中潑灑高濃度的消毒劑對濾池和濾料進行整體浸泡消毒,以徹底殺滅蓄積在濾料和池壁上的有害微生物。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4255637SQ201410484582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張正, 王印庚, 李彬, 廖梅杰, 王嵐, 榮小軍, 陳貴平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