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栽培時間為當年10月至翌年2月,包括選址、搭建大棚、播種、澆水、蓋地膜、防治病蟲害、溫度控制、采收多個步驟,合理巧妙地反季利用楊樹林下光照充足的土地,根據行距大小搭建不同規格的大棚反季栽培茶用蒲公英,填補了市場缺口,栽培過程中利用了楊樹林本身肥沃的土壤,無需特地施肥;采用地膜覆蓋種植蒲公英,節約管理成本、增產增效;該栽培方法能夠使林地生產力提高30%以上,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搭建大棚栽培蒲公英,產量提高20%以上,降低除草施肥等勞務成本6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此外,由于生長蒲公英,栽培管理過程使得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改良,還能夠促進楊樹的生長。
【專利說明】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藥用植物林下反季節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制茶用途的蒲公英在楊 樹林下反季節栽培的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rlicum)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婆婆丁、 黃花地丁,既可以全草入藥,也可食用。其嫩葉質脆、味清香、微甘微苦,是一種很有開發利 用價值的醫療保健型蔬菜,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價值。
[0003] 近年來人們對蒲公英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野生蒲公英采收時間短、產量低,遠遠 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因而蒲公英的人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現有蒲公英的種植技術受氣 候限制、產量低、質量差,無法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亟需改進其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0004]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季節栽培茶用蒲公英的方 法,在楊樹林下采用立體復合營養栽培模式,能夠滿足冬季休眠季節對蒲公英鮮葉的需求。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 -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栽培時間為當年10月至翌年2月,包 括
[0007] (1)、選址:選用楊樹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楊樹林下土地,深翻30-40cm ;
[0008] (2)、搭建大棚:搭建高1.5-2. 5m、寬3-5m、長30-45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 有l-2m的透風間隔;
[0009] (3)、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土壤翻耕、做苗床,開好寬為30cm條播 溝,每條間隔l〇cm,播種用種子量為4-6g/m 2 ;
[0010] (4)、燒水:播種完畢后用農藥噴霧器噴淋燒水保濕,燒水2-4天后條播溝覆蓋過 篩細土 0. 2-0. 3cm,再噴灑少量水后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0011] (5)、蓋地膜:播種澆水完畢或出苗l-2cm后,在條播區覆蓋地膜;
[0012] (6)、防治病蟲害:預防為主,及時清理掉枯黃的蒲公英葉片;
[0013] (7)、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30°C,并在冬季做好保溫措施;
[0014] (8)、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
[0015] 在(3)的播種步驟中,將蒲公英種子均勻地拌入細沙中,再進行播種,這樣就能避 免蒲公英種子小而輕、容易被吹散的問題。
[0016] 優選地,播種時,采用條播的方式。
[0017] 進一步地,搭建大棚時,大棚為雙層覆蓋。
[0018] 優選地,所述地膜為黑地膜,既能在早春提高地溫,保溫保濕,促進生長;又能有效 減少雜草危害,降低勞務成本,增產增效。
[0019] 更進一步地,當年12月一翌年1月,在大棚內加設小拱棚薄膜覆蓋蒲公英,給蒲公 英的生長提供更加良好的條件,提商廣量和質量。
[0020]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冬季為楊樹的落葉季,本發明合理巧妙地利用楊樹林下 光照充足的土地,搭建大棚反季栽培茶用蒲公英,填補了市場缺口,栽培過程中利用了楊樹 林本身肥沃的土壤,無需特地施肥;采用地膜覆蓋種植蒲公英,節約管理成本、增產增效; 該栽培方法能夠使林地生產力提高30%以上,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搭建大棚栽培蒲公 英,產量提高20%以上,降低除草施肥等勞務成本6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此外,由于生 長了蒲公英的管理過程使得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改良,還能夠促進楊樹的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0022] 實施例1
[0023] 本實施例實在當年10月一翌年2月之間栽培蒲公英,包括以下步驟:
[0024] (1)、選址:選用楊樹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楊樹林下土地,深翻30-40cm,所謂密 度適中,是指楊樹之間的行距為5_7m,從而確保楊樹林下的土地能夠有比較充足的光照時 間,保證蒲公英的生長;
[0025] (2)、搭建大棚:搭建高2m、寬4m、長40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有l-2m的透 風間隔;
[0026] (3)、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土壤翻耕、做苗床,開好寬為30cm條播 溝,每條間隔l〇cm,播種用種子量為4g/m 2 ;
[0027] (4)、燒水:播種完畢后用農藥噴霧器噴淋燒水保濕,燒水2-4天后條播溝覆蓋過 篩細土 0. 2-0. 3cm,再噴灑少量水后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0028] (5)、蓋地膜:出苗l-2cm后,在條播區覆蓋地膜;
[0029] (6)、防治病蟲害:預防為主,及時清理掉枯黃的蒲公英葉片等;
[0030] (7)、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30°c,并在冬季做好保溫措施;
[0031] (8)、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統計最終蒲公
[0032] 英的產量。
[0033] 實施例2
[003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相似,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35] (1)、選址:選用楊樹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楊樹林下土地,深翻30-40cm ;
[0036] (2)、搭建大棚:搭建高2. 5m、寬3m、長45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有l-2m的 透風間隔;
[0037] (3)、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土壤翻耕、做苗床,開好寬為30cm條播 溝,每條間隔l〇cm,播種用種子量為6g/m 2 ;
[0038] (4)、燒水:播種完畢后用農藥噴霧器噴淋燒水保濕,燒水2-4天后條播溝覆蓋過 篩細土 0. 2-0. 3cm,再噴灑少量水后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0039] (5)、蓋地膜:出苗l-2cm后,在條播區覆蓋地膜;
[0040] (6)、防治病蟲害:預防為主,及時清理掉枯黃的蒲公英葉片等;
[0041] (7)、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30°C,并在冬季做好保溫措施;
[0042] (8)、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統計最終蒲公英的產量。
[0043] 實施例3
[004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相似,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45] (1)、選址:選用楊樹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楊樹林下土地,深翻30-40cm,
[0046] (2)、搭建大棚:搭建高I. 5m、寬5m、長30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有l-2m的 透風間隔;
[0047] (3)、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土壤翻耕、做苗床,開好寬為30cm條播 溝,每條間隔l〇cm,播種用種子量為5g/m 2 ;
[0048] (4)、燒水:播種完畢后用農藥噴霧器噴淋燒水保濕,燒水2-4天后條播溝覆蓋過 篩細土 0. 2-0. 3cm,再噴灑少量水后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0049] (5)、蓋地膜:播種澆水完畢后,在條播區覆蓋地膜;
[0050] (6)、防治病蟲害:預防為主,及時清理掉枯黃的蒲公英葉片等;
[0051] (7)、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_30°C,冬季時,在大棚內加小拱棚薄膜覆蓋 蒲公英;
[0052] (8)、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統計最終蒲公英的產量。
[0053] 對比例
[0054] 對比例也采用大棚搭建的方式反季節栽培蒲公英,場地不是在楊樹林下而是在室 外光照充足的土地上,步驟簡述如下:
[0055] (1)、選址:選用光照充足的戶外土地,深翻30-40cm并施肥;
[0056] (2)、搭建大棚:搭建高2m、寬5m、長40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有l-2m的透 風間隔;
[0057] (3)、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施磷酸二銨,施肥密度為2. 0-3. Okg/m2,于播 種前2-3天澆足底墑水,水滲下后均勻撒種,撒種密度為5-6g/m2 ;播種時,將蒲公英種子均 勻地拌入細沙中,再進行條播播種,就能避免蒲公英種子小而輕、容易被吹散的問題;
[0058] (4)、澆水:播種完畢后噴淋澆水,噴頭向上,使水呈牛毛細雨狀均勻下落,往返噴 灑,澆水3天后畦面撒過篩細土 0. 3-0. 5cm厚,再噴灑少量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0059] (5)、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_30°C ;
[0060] (6)、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統計最終蒲公英的產量。 [0061] 為了更好地闡述本發明,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的成本和產量進行列表比較說 明,由表1可見,本發明的反季節栽培方法,合理巧妙地利用楊樹林下光照充足的土地,搭 建大棚反季栽培茶用蒲公英,節約了管理成本,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能夠使林地生 產力提高30%以上;栽培過程中利用了楊樹林本身肥沃的土壤,無需特地施肥,從表1可 見,降低除草施肥等勞務成本60%以上;同時,該栽培方法,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搭建 大棚栽培蒲公英,產量能夠提高2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此外,由于生長了蒲公英的管理 過程使得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改良,還能夠促進楊樹的生長。
【權利要求】
1. 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時間為當年10月至翌 年2月,包括: (1) 、選址:選用楊樹密度適中、光照充足的楊樹林下土地,深翻30-40cm ; (2) 、搭建大棚:搭建高I. 5-2. 5m、寬3-5m、長30-45m的鋼架大棚,相鄰的大棚間留有 l-2m的透風間隔; (3) 、播種:當年10月播種,播種前先進行土壤翻耕、做苗床,開好寬為30cm的條播溝, 相鄰兩條條播溝之間間隔l〇cm,播種用種子量為4-6g/m2 ; (4) 、澆水:播種完畢后用農藥噴霧器噴淋澆水保濕,澆水2-4天后條播溝覆蓋過篩細 土 0. 2-0. 3cm,再噴灑少量水后直至苗出土前不再澆水; (5) 、蓋地膜:播種澆水完畢或出苗l-2cm后,在條播區覆蓋地膜; (6) 、防治病蟲害:預防為主,及時清理掉枯黃的蒲公英葉片; (7) 、溫度控制: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30°C,并在冬季做好保溫措施; (8) 、采收:翌年1月收割一次,2月每隔10天收割一次。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將 蒲公英種子均勻地拌入細沙中,再進行播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 用條播方式進行播種。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搭 建大棚時,大棚為雙層覆蓋。
5. 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地膜為黑地膜。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茶用蒲公英楊樹林下反季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當 年12月一翌年1月,在大棚內加設小拱棚薄膜覆蓋蒲公英。
【文檔編號】A01G13/02GK104303778SQ201410557616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蔣澤平, 孫國光, 孫體如, 莊錦濤, 施士爭, 倪競德, 韓杰鋒, 高悅, 從云凌, 朱瑞, 韓霞, 徐福元 申請人: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泗陽縣楊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