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助劑為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皂角粉、硫酸銨,載體為白炭黑。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介殼蟲;施藥時期為甲殼蟲幼蟲期;每年施藥次數為1或2次;有效成分用藥量為3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本發明水分散粒劑減少了農藥的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對人畜安全,環境相容性好,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
【專利說明】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具體涉及防治柑橘介殼蟲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環蟲酰肼化學名稱為2’ -叔丁基-5-甲基-2’ -(3,5-2甲苯酰基)色烷_6_甲基酰肼,環蟲酰肼為雙酰肼類殺蟲劑,害蟲取食后幾小時內抑制進食,同時引起害蟲提前蛻皮導致死亡。環蟲酰肼不僅對哺乳動物、鳥類、水生生物低毒,而且對節肢動物類、捕食性蜱螨、蜘蛛、半翅目、鞘翅目(甲蟲類)、寄生生物及環境無影響。
[0003]大蒜素(Allicin)是從百合科蔥屬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的鱗莖(大蒜頭沖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蔥屬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淡黃色油狀液體。沸點80-850C (0.2kPa),相對密度1.112 (20/4°C),折光率1.561。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質量)(10°C ),其水溶液pH值為6.5,靜置時有油狀物沉淀物形成。與乙醇,乙醚及苯可互溶。對熱堿不穩定,對酸穩定。由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中,由存在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作用下轉化產生。也存在于蔥的鱗莖中。具有強烈的大蒜臭,味辣。
[0004]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害蟲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害蟲抗藥性的產生。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本發明見效快、持效長,對非靶標作物安全。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助劑為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皂角粉、硫酸銨,載體為白炭黑。
[0007]進一步的,本發明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_50%、大蒜素0.1%_1%、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5%-10%、皂角粉3%-8%、硫酸銨1%_5%、白炭黑加至100%。
[0008]進一步的,本發明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酸餅10%_40%、大蒜素0.2%-0.8%、羊基酌.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5.5%_9%、阜角粉
3.5%-7%、硫酸銨2%-4.5%、白炭黑加至100%。
[0009]進一步的,本發明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酸餅20%_35%、大蒜素0.2%-0.5%、羊基酌.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_8%、阜角粉4%-6%、硫酸銨2%-4%、白炭黑加至100%。
[0010]更進一步的,本發明水乳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9.5%、大蒜素0.5%、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5%、皂角粉5%、硫酸銨3%、白炭黑加至100%。
[0011]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介殼蟲;施藥時期為甲殼蟲幼蟲期;每年施藥次數為I或2次;有效成分用藥量為3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優選的,用藥量為
4.3暈克/千克。
[0012]本發明水分散粒劑減少了農藥的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對人畜安全,環境相容性好,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14]實施例1
20%環蟲酰肼和大蒜素水分散粒劑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9.5%、大蒜素0.5%、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5%、皂角粉5%、硫酸銨3%、白炭黑加至100%。
[0015]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分散粒劑制品。本實施例中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共毒系數為241.01。
[0016]將本發明實施例1獲得的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甲殼蟲,甲殼蟲幼蟲期施藥,有效成分用藥量為5.2毫克/千克,噴霧I次,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4.4%、90.5%。20%環蟲酰肼乳油按15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64.9%,68.5%。0.5%大蒜素水劑按20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30.5%,32.7%。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復配后增效作用明顯,對柑橘甲殼蟲的防效明顯好于單劑。
[0017]實施例2
15%環蟲酰肼和大蒜素水分散粒劑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4.3%、大蒜素0.7%、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5%、皂角粉4%、硫酸銨2%、白炭黑加至100%。
[0018]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分散粒劑制品。本實施例中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共毒系數為200.68。
[0019]將本發明實施例2獲得的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甲殼蟲,加水稀釋倍數為1000倍,噴霧,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1.2%,89.6%。20%環蟲酰肼乳油按15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64.9%,68.5%。0.5%大蒜素水劑按20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30.5%,32.7%。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復配后增效作用明顯,對柑橘甲殼蟲的防效明顯好于單劑。
[0020]實施例3
40%環蟲酰肼和大蒜素水乳劑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39.9%、大蒜素0.1%、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8%、皂角粉6%、硫酸銨1%、白炭黑加至100%。
[0021]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制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水分散粒劑制品。本實施例中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共毒系數為197.93。
[0022]將本發明實施例3獲得的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甲殼蟲,加水稀釋倍數為1000倍,噴霧,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1.8%,87.5%。20%環蟲酰肼乳油按15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64.9%,68.5%。0.5%大蒜素水劑按2000倍噴霧施藥,藥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別為30.5%,32.7%。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復配后增效作用明顯,對柑橘甲殼蟲的防效明顯好于單劑。
【權利要求】
1.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為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助劑為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皂角粉、硫酸銨,載體為白炭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_50%、大蒜素0.1%_1%、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5%-10%、皂角粉3%-8%、硫酸銨1%_5%、白炭黑加至1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酸餅10%_40%、大蒜素0.2%-0.8%、羊基酌.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5.5%_9%、阜角粉3.5%-7%、硫酸銨2%-4.5%、白炭黑加至10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酸餅20%_35%、大蒜素0.2%-0.5%、羊基酌.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_8%、阜角粉4%-6%、硫酸銨2%-4%、白炭黑加至1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環蟲酰肼19.5%、大蒜素0.5%、環蟲酰肼和大蒜素,助劑為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6.5%、皂角粉5%、硫酸銨3%、白炭黑加至100%。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用于防治柑橘介殼蟲。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的施藥時期為甲殼蟲幼蟲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每年施藥次數為I或2次。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用藥量為3暈克/千克_10暈克/千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用藥量為4.3暈克/千克。
【文檔編號】A01N25/14GK104430316SQ20141063040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孫波, 孫倩, 穆柯曉, 郝愛華, 王蒙蒙 申請人:濟南新起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