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所述堆土車能夠克服常規樹穴造型中施工人員費時費力、樹穴圍堰形狀大小不一、未夯實的浮土易隨風散逸等問題,并且能一次性快速完成樹穴圍堰的堆土及整形過程,無需其他輔助工程措施。由于采用連接桿的設置,還使得本發明的堆土車在不更換刮刀和滾軸的前提下,實現了對圍堰寬度的調節,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采用本發明的堆土車,能夠使整形完成后的樹穴圍堰規格一致,整齊美觀。另外本發明的堆土車操作簡便、容易上手,可以大規模的應用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以提高園林綠化的效率。
【專利說明】—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樹木栽植過程中樹穴成型的堆土車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
【背景技術】
[0002]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擔負著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各項功能。城市園林綠化是現代城市基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體現,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標志,對優化城市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樹木的成活與否、長勢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景觀效果,已引起足夠的重視。
[0003]樹穴是栽植樹木的立地之本,樹穴圍堰是樹穴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樹木的后期成長。樹穴圍堰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的技術要求。樹穴圍堰設置得科學合理,則樹木生長旺盛,否則樹木長勢衰弱,甚至整株死亡。同時,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由于工期短、要求高,如何將樹穴圍堰挖的快,挖的整齊也成為提高工程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以克服常規樹穴造型中存在的施工人員費時費力、樹穴形狀大小不一、未夯實的浮土易隨風散逸等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所述堆土車包括裝載土壤的堆土車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下方的行走及壓實機構,所述堆土車箱體的下方設有落土斗,所述堆土車箱體上還設有位于所述落土斗后部的整形機構,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包括至少兩個車輪以及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車輪相連的壓實裝置,所述壓實裝置位于整形機構的后部,
[0006]其中,所述整形機構包括至少一片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底部的第一刮刀、至少兩片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底部的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的兩端和所述第二刮刀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一連接桿;所述壓實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底部的第一滾軸、至少兩個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底部的第二滾軸,所述第一滾軸的兩端和所述第二滾軸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二連接桿。
[0007]優選地,所述落土斗的下端設有斗門,所述斗門與所述落土斗之間為活動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還包括對稱設置在堆土車車體兩側的扶手、設置在堆土車箱體底部的支撐架以及在與所述支撐架對稱的堆土車箱體底部的輪架,并且所述車輪安裝在所述輪架上。
[0009]優選地,所述支撐架為折疊式結構,并且在折疊時,所述支撐架折疊平收在所述堆土車箱體的側面。
[0010]優選地,當所述堆土車長距離行走時,兩側的車輪的直徑相同;當所述堆土車用于圍堰成型時,內側的車輪直徑小于外側車輪的直徑。
[0011]優選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底部的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以及用于傳輸驅動力的傳動鏈條。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和第二傳動齒輪之間、所述第一傳動齒輪與連接于所述車輪上的齒輪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連接于所述壓實裝置上的齒輪之間,均通過所述傳動鏈條連接。
[0013]優選地,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多級變速裝置,所述多級變速裝置由直徑相異的齒輪組合而成。
[0014]優選地,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刮刀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桿調節。
[0015]優選地,所述第一滾軸和第二滾軸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滾軸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二連接桿調節。
[0016]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優點是:
[0017]本發明提出的堆土車,能夠克服常規樹穴圍堰造型中施工人員費時費力、樹穴圍堰形狀大小不一、未夯實的浮土易隨風散逸等問題,并且能一次性快速完成樹穴圍堰的堆土及整形過程,無需其他輔助工程措施。由于采用連接桿的設置,還使得本發明的堆土車在不更換刮刀和滾軸的前提下,實現了對圍堰寬度的調節,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采用本發明的堆土車,能夠使整形完成后的樹穴圍堰規格一致,整齊美觀。另外本發明的堆土車操作簡便、容易上手,可以大規模的應用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以提高園林綠化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為堆土車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整形機構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壓實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I?行走及壓實機構;2?傳動鏈條;3?傳動裝置;4?整形機構;5?壓實裝置;6?堆土車箱體;7?落土斗;8?斗門;9?扶手;10?支撐架;11?輪架;12?車輪;13?第一傳動齒輪;14?第二傳動齒輪;15?第一連接桿;16?第一刮刀;17?第二刮刀;18?第二連接桿;19?第一滾軸;20?第二滾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在本發明中,“縱向”是指堆土車的行走方向,“橫向”是指與所述“縱向”正交并且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
[002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如圖1所示,所述堆土車包括裝載土壤的堆土車箱體6,所述堆土車箱體6的下方設有落土斗7。所述堆土車裝載土壤的機構主要靠堆土車箱體6、落土斗7以及斗門8完成,所述落土斗7與堆土車箱體6固定連接并相通,而斗門8與落土斗7之間則為活動連接。其中,斗門8可開閉,并可根據落土快慢的要求靈活調整所述斗門7的開口大小,使用十分方便。所述堆土車箱體6與落土斗7均采用中空矩形結構,所述堆土車箱體6內可盛裝散土,所述散土通過落土斗7由斗門8調整落土量。所述堆土車箱體6、落土斗7以及斗門8的材質均可選用具有較高強度和較長使用壽命的金屬或合成材料。
[0025]如圖1所示,所述堆土車箱體6的下方設有行走及壓實機構1,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I包括至少兩個車輪12以及通過傳動裝置3與所述車輪12相連的壓實裝置5,所述壓實裝置5位于整形機構4的后部。
[0026]進一步,如圖1所示,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I還包括對稱設置在堆土車車體兩側的扶手9、設置在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支撐架10以及在與所述支撐架10對稱的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輪架11,并且所述車輪12安裝在所述輪架11上。
[0027]優選地,所述扶手9、支撐架10、輪架11、車輪12均在車體兩旁對稱分布,各有一對。所述支撐架10可折疊并平放于堆土車箱體6側面,堆土工作時,所述支撐架11可以折疊起來,以不影響整形機構4與壓實裝置5的工作;休息或裝土時,所述支撐架11可放下,以支撐整體設備。所述車輪12與輪架11之間為活動連接,以保證旋轉行走以及快速更換車輪。進一步的,至少一側車輪可快速更換,更進一步的,至少一側車輪可更換不同輪徑,并且內側的車輪直徑小于外側車輪的直徑。當所述堆土車長距離行走時,兩側的車輪12的直徑相同,以保證整體設備按照直線行走;當所述堆土車用于圍堰成型時,內側的車輪直徑小于外側車輪的直徑,以保證整體設備按照圓形軌跡行走,并且適應不同樹穴直徑。
[0028]而所述傳動裝置3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傳動齒輪13和第二傳動齒輪14,以及用于傳輸驅動力的傳動鏈條2。具體地,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3和第二傳動齒輪14之間、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3與連接于所述車輪12上的齒輪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14與連接于所述壓實裝置5上的齒輪之間,均通過所述傳動鏈條2連接。
[0029]所以,通過車輪12的轉動,所述連接于所述車輪12上的齒輪使得整個傳動裝置3開始運轉起來,并通過第一傳動齒輪13、第二傳動齒輪14以及傳動鏈條2傳遞驅動力,進而為所述壓實裝置5中滾軸的滾動提供動力,避免出現滾輪遇到障礙物或者由于工作面過于粗糙停止轉動的情況。進一步,所述傳動裝置3設置多級變速裝置,由不同直徑的齒輪組合構成,該設置能夠保證更換車輪12時,所述壓實裝置5的旋轉速度與車輪12轉速相協調。
[0030]進一步,所述堆土車箱體6上還設有位于所述落土斗7后部的整形機構4,所述整形機構4略低于所述落土斗7。如圖2所示,所述整形機構4包括至少一片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刮刀16、至少兩片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二刮刀17,所述第一刮刀16的兩端和所述第二刮刀17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一連接桿15。所述第一刮刀16和第二刮刀17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刮刀17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桿15調節,用以根據不同工程需求打造不同堆土規格(高度、坡面角度)的樹穴。采用連接桿的設置,由于連接桿之間可以相對自由地活動,使得本發明的堆土車在不更換刮刀的前提下,實現了對圍堰寬度的調節,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0031]所述整形機構4的作用為,將前方落土斗7落下的散土按照工程要求進行整形,在行進過程中,由刮刀自動地刮出所需的圍堰形狀,完成整形過程。之后,由所述壓實裝置5對整形后的圍堰進行壓實處理。
[0032]如圖3所示,所述壓實裝置5包括至少一個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滾軸19、至少兩個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二滾軸20,所述第一滾軸19的兩端和所述第二滾軸20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二連接桿18。所述第一滾軸19和第二滾軸20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滾軸20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二連接桿18調節,用以根據不同工程需求壓實不同規格(高度、坡面角度)的圍堰。
[0033]采用連接桿的設置,由于連接桿之間可以相對自由地活動,使得本發明的堆土車在不更換滾軸的前提下,能夠配合上述整形機構4,使得整形后的土壤能夠完全壓實,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進一步,所述壓實裝置5略低于所述整形機構4。所述壓實裝置5的作用為將前方整形機構4整好的圍堰進行壓實固定,通過滾軸的碾壓,將散土緊密壓實到一起,完成樹穴定型過程。
[0034]本發明的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可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對所述堆土車進行操作:
[0035]1、根據樹種栽植要求確定樹穴圍堰直徑,根據直徑對圍堰邊界進行放線或標記。
[0036]2、關閉落土斗7上的斗門8,向所述堆土車箱體6內填入適量的土壤;
[0037]3、根據工程要求調節整形機構4中刮刀的相對位置以及兩側刮刀的角度,并根據整形機構4調整的角度和位置對所述壓實裝置5中滾軸的相對位置和角度進行調節。優選地,滾軸的相對位置要比刮刀的位置略低一些,以加強壓實效果。
[0038]4、根據樹穴大小配置不同直徑的車輪。
[0039]5、根據出土量大小的要求,調節所述斗門8的開閉大小。
[0040]6、準備完成后,由一人推著堆土車沿地面標記進行推動,土壤從落土斗7中落下后,刮刀將自動將其削成需要的形狀,再由滾軸進行壓實。推動完成一圈后樹穴圍堰即可自然成型。
[0041]7、對于成型后圍堰可人為進行簡單調整,以克服堆土車在進行圍堰成型的過程中產生的缺陷,或者需要根據人為的特殊要求進行調整。
[0042]8、對周圍相同規格的樹穴可跳過調整步驟,直接將車推到相應位置重復6、7的方法即可。
[0043]本發明提出的堆土車,能夠克服常規樹穴圍堰造型中施工人員費時費力、樹穴圍堰形狀大小不一、未夯實的浮土易隨風散逸等問題,并且能一次性快速完成樹穴圍堰的堆土及整形過程,無需其他輔助工程措施。采用本發明的堆土車,能夠使整形完成后的樹穴圍堰規格一致,整齊美觀。另外本發明的堆土車操作簡便、容易上手,可以大規模的應用在園林綠化工程中,以提高園林綠化的效率。
[0044]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樹穴圍堰快速成型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土車包括裝載土壤的堆土車箱體(6)以及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下方的行走及壓實機構(1),所述堆土車箱體(6)的下方設有落土斗(7),所述堆土車箱體(6)上還設有位于所述落土斗(7)后部的整形機構(4),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1)包括至少兩個車輪(12)以及通過傳動裝置(3)與所述車輪(12)相連的壓實裝置(5),所述壓實裝置(5)位于整形機構(4)的后部, 其中,所述整形機構(4)包括至少一片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刮刀(16)、至少兩片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二刮刀(17),所述第一刮刀(16)的兩端和所述第二刮刀(17)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一連接桿(15);所述壓實裝置(5)包括至少一個橫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滾軸(19)、至少兩個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二滾軸(20),所述第一滾軸(19)的兩端和所述第二滾軸(20)的連接端均設有第二連接桿(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土斗(7)的下端設有斗門(8),所述斗門(8)與所述落土斗(7)之間為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及壓實機構(1)還包括對稱設置在堆土車車體兩側的扶手(9)、設置在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支撐架(10)以及在與所述支撐架(10)對稱的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輪架(11),并且所述車輪(12)安裝在所述輪架(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0)為折疊式結構,并且在折疊時,所述支撐架(10)折疊平收在所述堆土車箱體¢)的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堆土車長距離行走時,兩側的車輪(12)的直徑相同;當所述堆土車用于圍堰成型時,內側的車輪直徑小于外側車輪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3)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堆土車箱體(6)底部的第一傳動齒輪(13)和第二傳動齒輪(14),以及用于傳輸驅動力的傳動鏈條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3)和第二傳動齒輪(14)之間、所述第一傳動齒輪(13)與連接于所述車輪(12)上的齒輪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14)與連接于所述壓實裝置(5)上的齒輪之間,均通過所述傳動鏈條(2)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3)還包括多級變速裝置,所述多級變速裝置由直徑相異的齒輪組合而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16)和第二刮刀(17)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刮刀(17)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桿(15)調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堆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軸(19)和第二滾軸(20)之間的相對高度、相對角度以及所述第二滾軸(20)之間的距離,均通過所述第二連接桿(18)調節。
【文檔編號】A01C13/00GK104365244SQ201410669598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0日
【發明者】高彥波, 王婉清, 邢萌萌, 郭宏凱, 蔡飛, 樊蓓莉, 譚德遠, 翟鵬輝, 馬子敏, 寇佳琪 申請人: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