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合成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包含硼酸、碳酸鉀、ε- 聚賴氨酸、腐殖酸、聚丙烯酰胺、鉬酸銨、甲殼素、硫酸鐵、甲叉琥珀酸、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水、復合微生物菌劑。本發明的肥料能增加農作物葉綠素成份,增加農作物的抗逆性。本發明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過程均有促進作用。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促進幼苗生長,并能增加后期的籽粒數;從而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本發明原材料配比科學,生產成本低廉,避免養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轉化,直接供給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方法簡單易行,經濟效益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
[0001](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合成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
[0002](二)
【背景技術】
現在農業生產中,無機肥料占據著大部分市場。然而無機肥料有著極大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破壞土壤,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各類養分比例失調,土壤開始酸化、板結,土壤的理化性狀及土壤微生物區系受到嚴重破壞,導致其保水、保肥、透氣性差,難以滿足農作物的實際生長需要;
二、農作物對化肥農藥的依賴性較強,必須逐年增加期使用量,否則,農作物生長緩慢,病蟲害嚴重,造成減產;
三、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化肥施入農田后,實際利用率平均只有30%,大部分隨農田排水流入江河湖泊或殘留于土壤和植株及農作物體內,不僅帶來環境污染而且危及人類和生命的安全和健康,這些都成為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障礙。
[0003]植物吸收營養元素的主要途徑有兩個,即根和葉。作物主要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營養液中的營養供給植物生長發育,除根系之外,作物還可以通過莖葉(尤其是葉片)吸收養分,在作物生長期間這種非根系吸收營養的現象就是作物的根外營養,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營養吸收體表面施肥的措施一般就是葉面施肥。
[0004](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生物有機肥料。
[0005]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面主要原料(以重量計)制成:硼酸15-25份、碳酸鉀10-30份、ε -聚賴氨酸2_10份、腐殖酸10_20份、聚丙烯酰胺1_15份、鑰酸銨1-20份、甲殼素1-4份、硫酸鐵5-20份、甲叉琥珀酸5-2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1-0.5份、水50-80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5-20份。
[0006]更優方案是由下面主要原料(以重量計)制成:硼酸23份、碳酸鉀27份、ε-聚賴氨酸8份、腐殖酸12份、聚丙烯酰胺10份、鑰酸銨8份、甲殼素3份、硫酸鐵10份、甲叉琥珀酸11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3份、水65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8份。
[0007]所述微生物菌包括圓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乳酸桿菌、溶磷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光合菌、側孢芽孢桿菌。
[0008]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圓褐固氮菌5億/ml、巨大芽孢桿菌5億/ml、乳酸桿菌5億/ml、溶磷菌5億/ml、酵母菌10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5億/ml、側孢芽孢桿菌10億/ml。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肥料能增加農作物葉綠素成份,增加農作物的抗逆性。本發明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過程均有促進作用。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促進幼苗生長,并能增加后期的籽粒數;從而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本發明原材料配比科學,生產成本低廉,避免養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轉化,直接供給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方法簡單易行,經濟效益顯著。
[0010](四)【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包括:硼酸15份、碳酸鉀10份、ε-聚賴氨酸2份、腐殖酸10份、聚丙烯酰胺I份、鑰酸銨I份、甲殼素I份、硫酸鐵5份、甲叉琥珀酸5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1份、水50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5份。
[0011]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圓褐固氮菌5億/ml、巨大芽孢桿菌5億/ml、乳酸桿菌5億/ml、溶磷菌5億/ml、酵母菌10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5億/ml、側孢芽孢桿菌10億/ml。
[0012]分別使用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尿素,進行實驗,施肥量相同,其他種植條件相同,實驗證明,使用本發明的有機肥料比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增產18.3%,比使用尿素增產25.8%。
[0013]實施例2:
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包括:硼酸25份、碳酸鉀30份、ε -聚賴氨酸10份、腐殖酸20份、聚丙烯酰胺15份、鑰酸銨20份、甲殼素4份、硫酸鐵20份、甲叉琥珀酸2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5份、水80份、復合微生物菌劑20份。
[0014]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圓褐固氮菌5億/ml、巨大芽孢桿菌5億/ml、乳酸桿菌5億/ml、溶磷菌5億/ml、酵母菌10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5億/ml、側孢芽孢桿菌10億/ml。
[0015]分別使用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尿素,進行實驗,施肥量相同,其他種植條件相同,實驗證明,使用本發明的有機肥料比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增產19.5%,比使用尿素增產26.3%。
[0016]實施例3:
該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包括:硼酸23份、碳酸鉀27份、ε -聚賴氨酸8份、腐殖酸12份、聚丙烯酰胺10份、鑰酸銨8份、甲殼素3份、硫酸鐵10份、甲叉琥珀酸11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3份、水65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8份。
[0017]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圓褐固氮菌5億/ml、巨大芽孢桿菌5億/ml、乳酸桿菌5億/ml、溶磷菌5億/ml、酵母菌10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5億/ml、側孢芽孢桿菌10億/ml。
[0018]分別使用該微生物復合肥料、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尿素,進行實驗,施肥量相同,其他種植條件相同,實驗證明,使用本發明的有機肥料比市售無機復合肥料增產21.5%,比使用尿素增產28.1%。
【權利要求】
1.一種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面主要原料(以重量計)制成:硼酸15-25份、碳酸鉀10-30份、ε -聚賴氨酸2_10份、腐殖酸10_20份、聚丙烯酰胺1_15份、鑰酸銨1-20份、甲殼素1-4份、硫酸鐵5-20份、甲叉琥珀酸5-20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1-0.5份、水50-80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5-2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面主要原料(以重量計)制成:硼酸23份、碳酸鉀27份、ε -聚賴氨酸8份、腐殖酸12份、聚丙烯酰胺10份、鑰酸銨8份、甲殼素3份、硫酸鐵10份、甲叉琥珀酸11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脂0.3份、水65份、復合微生物菌劑18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包括圓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乳酸桿菌、溶磷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光合菌、側孢芽孢桿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面生物有機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圓褐固氮菌5億/ml、巨大芽孢桿菌5億/ml、乳酸桿菌5億/ml、溶磷菌5億/ml、酵母菌10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5億/ml、側孢芽孢桿菌10億/ml。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478608SQ201410793034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0日
【發明者】劉全喜, 黃紹青 申請人:菏澤市百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