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包括若干個大棚本體,單個大棚本體包括有若干個拱桿,還包括有加強桿,單個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加強桿,若干個大棚本體通過加強桿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加強桿通過固定裝置與拱桿固定連接;單個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一支撐裝置,支撐裝置由2個支撐單元組成,支撐單元的頂端架設有橫桿;加強桿設置于橫桿的下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通過加強桿和固定裝置將若干個大棚連接在一起,并在大棚兩端的入口處安裝側面為三角形的支撐裝置進行支撐,使若干個獨立的大棚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有效增強了大棚的抗風能力。
【專利說明】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栽培用大棚設計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大棚保護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大棚葡萄尤其保溫促早栽培葡萄是南方葡萄優質高效栽培的一大舉措;通過該方法栽培出的葡萄能提前30天成熟上市,品質提高1-2個百分點,產值是常規栽培方法的2-3倍,畝產值均達到30000元以上,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門路。可一旦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脆弱的大棚很容易發生棚倒樹損的財產損害,尤其是規模種植的大戶人家,更是難已承受災害帶來的痛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其通過加強桿、支撐裝置以及固定裝置使若干個獨立的大棚本體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棚群體,增強抗風能力,解決單個大棚抗風能力差,鋼管骨架易被大風毀損,導致果農重大財產損失的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包括若干個大棚本體,單個所述大棚本體包括有若干個拱桿,還包括有加強桿,單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所述加強桿,若干個所述大棚本體通過所述加強桿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加強桿通過固定裝置與所述拱桿固定連接;單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一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由2個支撐單元組成,所述支撐單元的頂端架設有橫桿;所述加強桿設置于所述橫桿的下方。
[0005]優選地,所述支撐裝置由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組成;所述第一支撐桿與地面垂直,所述第二支撐桿與地面形成20°?80°的夾角;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在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
[0006]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支撐裝置可以采用水泥柱、鋼管、木樁中的一種或多種。
[0007]優選地,所述加強桿可采用鋼管、竹竿、條木中的一種或多種。
[0008]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采用夾具、固定螺栓、卡箍中的一種。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的。
[0010]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通過加強桿和固定裝置將若干個大棚連接在一起,并在大棚兩端的入口處安裝側面呈三角形的支撐裝置進行支撐,做到前后左右環環相扣,使若干個獨立的大棚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有效增強了大棚的抗風能力。
[0011]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抗風裝置也具有結構簡單,實際使用效果好的特點,解決了現有獨立大棚抗風能力差,鋼管骨架易被狂風吹變形扭曲,導致農民必須反復修補大棚,費時費力費資金,增加種植成本的問題,非常適合大面積棚栽葡萄種植戶使用,能有效降低棚栽葡萄災害風險。【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單個大棚本體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單元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1為大棚本體;2為拱桿;3為加強桿;4為固定裝置;5為橫桿;6為第一支撐桿;7為第二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17]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18]參見圖1、圖2和圖3,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包括若干個大棚本體I,單個大棚本體I包括有若干個拱桿2,還包括有加強桿3,單個大棚本體I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加強桿3,若干個大棚本體I通過加強桿3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加強桿3通過固定裝置4與拱桿2固定連接,固定裝置4可以采用夾具、固定螺栓、卡箍中的一種,本實施例中則采用固定螺栓,其安裝簡便,牢固程度高;單個大棚本體I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一支撐裝置,支撐裝置由2個支撐單元組成,支撐單元的頂端架設有橫桿5,加強桿3設置于橫桿5的下方;支撐單元由第一支撐桿6和第二支撐桿7組成,第一支撐桿6與地面垂直,第二支撐桿7與地面形成20°?80°的夾角,本實施例中的夾角選擇為60°,此時,支撐裝置的正面與橫桿5組合呈“門”形,支撐裝置中的單個支撐單元的側面則呈三角形,支撐裝置可以采用水泥柱、鋼管、木樁中的一種或多種,本實施例中均采用水泥柱,在相同強度條件下,其成本最低;加強桿3則可采用鋼管、竹竿、條木中的一種或多種,本實施例中均采用鋼管,其牢固程度較佳,能夠進一步提聞大棚整體的強度。
[0019]通過采用上述裝置后,當強風襲來時,群體大棚通過固定裝置將風力分散到個個大棚進行抵御,降低了單個大棚抵御狂風時受到的風力,提高了整體的抗風能力;其次在大棚地兩個出入口均設置有支撐裝置,即大棚地正反兩個方向都將受到支撐,提升了單個大棚地抗風能力,也就是提升了群體大棚地抗風能力。
[0020]本實用新型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包括若干個大棚本體,單個所述大棚本體包括有若干個拱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加強桿,單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所述加強桿,若干個所述大棚本體通過所述加強桿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所述加強桿通過固定裝置與所述拱桿固定連接;單個所述大棚本體的兩端入口處均設置有一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由2個支撐單元組成,所述支撐單元的頂端架設有橫桿;所述加強桿設置于所述橫桿的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由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組成;所述第一支撐桿與地面垂直,所述第二支撐桿與地面形成20°?80°的夾角;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在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頂端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可以采用水泥柱、鋼管、木樁中的一種或多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桿可采用鋼管、竹竿、條木中的一種或多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群體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采用夾具、固定螺栓、卡箍中的一種。
【文檔編號】A01G9/14GK203708934SQ20142010138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劉軍, 朱祖發 申請人:荊州市金秋農業高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