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捕野雜魚籠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包括籠體骨架,籠體骨架由鋼條立柱焊接而成,籠體骨架外側面包裹有網片形成圓形籠體,籠體周圍上下的網片上分別設置有四個進魚口,四個進魚口上安裝有鋼條倒須,鋼條倒須有網片固定,籠體頂端一側與籠體骨架上分別設置有掛繩鼻與取魚門,取魚門一端有折葉固定,另外一端有掛鉤,取魚門在掛鉤的作用下可實現上下開關,籠體底部設置有誘魚袋,誘魚袋有誘魚袋拉繩固定。
【專利說明】池塘捕野雜魚籠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野雜魚籠具,特別是一種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屬于捕魚籠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在池塘水面中捕捉野雜魚時,一般都使用絲網進行捕捉,雖然捕魚效果好、捕量多,但是,由于捕野雜魚的絲網網眼小,所捕野雜魚必須人工摘取,既浪費時間,所捕野雜魚99%死亡,既不利于鮮活出售,又易造成死亡的野雜魚在熱天時發臭,所以,目前的絲網捕野雜魚存在著,勞動強度大、摘取麻煩、魚類死亡率高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勞動強度小、取魚快捷、所捕野雜魚鮮活,捕撈效果好的一種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克服現有的絲網捕野雜魚網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包括籠體骨架,籠體骨架由鋼條立柱焊接而成,籠體骨架外側面包裹有網片形成圓形籠體,籠體周圍上下的網片上分別設置有四個進魚口,四個進魚口上安裝有鋼條倒須,鋼條倒須有網片固定,籠體頂端一側與籠體骨架上分別設置有掛繩鼻與取魚門,取魚門一端有折葉固定,另外一端有掛鉤,取魚門在掛鉤的作用下可實現上下開關,籠體底部設置有誘魚袋,誘魚袋有誘魚袋拉繩固定。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方案,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入水后,放置在籠具中誘餌即會發出很濃的腥香味,并迅速的擴散到很遠的水域中,野雜魚類聞到很濃的腥香味后,即會快速的增加饑餓感,都會迅速地追尋香味源前來尋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籠具中搶食誘餌,由于籠具的鋼條倒須前大后小,所進入籠具中的野雜魚類即被捕捉,無法逃出,達到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籠具經久耐用、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勞動強度小、取魚快捷、所捕野雜魚鮮活,捕撈效果好的優點,有效地克服了現有絲網捕野雜魚所存在的勞動強度大、摘取麻煩、魚類死亡率高的缺陷。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08]圖2為圖1的籠體骨架結構圖;
[0009]圖3為圖1的鋼條倒須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包括籠體骨架1,籠體骨架I由鋼條立柱2焊接而成,籠體骨架I外側面包裹有網片4形成圓形籠體,籠體周圍上下的網片4上分別設置有四個進魚口 5,四個進魚口 5上安裝有鋼條倒須6,鋼條倒須6有網片4固定,籠體頂端一側與籠體骨架上分別設置有掛繩鼻3與取魚門9,取魚門9 一端有折葉10固定,另外一端有掛鉤11,取魚門9在掛鉤11的作用下可實現上下開關,籠體底部設置有誘魚袋7,誘魚袋7有誘魚袋拉繩8固定。
[001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其特征在于:籠體骨架(I)外側面包裹有網片(4)形成圓形籠體,籠體周圍上下的網片(4)上分別設置有四個進魚口(5),四個進魚口(5)上安裝有鋼條倒須(6),鋼條倒須(6)有網片(4)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捕野雜魚籠具,其特征在于:籠體頂端一側與籠體骨架上分別設置有掛繩鼻(3)與取魚門(9),取魚門(9) 一端有折葉(10)固定,另外一端有掛鉤(11),取魚門(9)在掛鉤(11)的作用下可實現上下開關。
【文檔編號】A01K69/08GK203851648SQ201420176053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2日
【發明者】尹克華 申請人: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