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硬地旋耕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硬地旋耕刀包括刀柄、方盤、前刀身、后刀身和三角鏟,刀柄下連接方盤,方盤連接前刀身與后刀身,前、后刀身相互連接且前刀身與后刀身之間形成夾角,前刀身呈三角翼狀,刀頭的前部設有三角鏟。三角翼狀的前刀身解決了在旋耕作業過程中纏繞雜草的問題,而且該結構的旋耕刀在工作過程中改變了切削泥土的角度,工作方式也由原來的括削泥土改為鏟削泥土,且拋撒泥土均勻,工作阻力小。該旋耕刀以中線兩邊對稱,用鑄造方式生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專利說明】—種硬地旋耕刀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尤其是旋耕機等使用的旋耕刀。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旋耕刀的前刀身向前一側彎曲,在旋耕過程中碰到硬地會向上彈起,從而影響工作效率。這種結構的旋耕刀在作業過程中是以括土、翻土的方式進行旋耕及開溝,阻力大、耗能高。同時,旋耕刀設有單面切削刃,切削刃磨損后就得更換整個旋耕刀,而且安裝旋耕刀時還得區分左右刀,非常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的旋耕刀。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的旋耕刀。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刀柄、方盤、前刀身、后刀身和三角鏟,刀柄下連接方盤,方盤連接前刀身與后刀身,前、后刀身相互連接且前刀身與后刀身之間形成夾角,前刀身呈三角翼狀,刀頭的前部設有三角鏟。
[0006]三角翼狀的前刀身解決了在旋耕作業過程中纏繞雜草的問題,而且該結構的旋耕刀在工作過程中改變了切削泥土的角度,工作方式也由原來的括削泥土改為鏟削泥土,且拋撒泥土均勻,工作阻力小。該旋耕刀以中線兩邊對稱,用鑄造方式生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旋耕刀相比,其技術進步效果表現在:刀柄上的方盤增加了刀與刀庫的接觸面,使刀與刀庫固定更加牢固;旋耕作業時,小三角鏟和前刀先后作業,小三角鏟先鏟地一次,前刀身再旋耕一次,減小刀和刀庫受力,提高使用壽命;在旋耕刀與刀庫連接處設置方盤,更進一步增加了刀的受力強度,有效延長了旋耕刀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0009]圖中:1-刀柄;2-通孔;3-方盤;4-前刀身;5-后刀身;6-三角鏟。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圖1-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硬地旋耕刀的一種實施方式:旋耕刀包括刀柄1,刀柄I上設有通孔2。刀柄I與固定方盤3相連,固定方盤3的下端連接有前刀身4,前刀身4呈三角翼狀,前刀身4的下端連接有后刀身5,前刀身4與后刀身5之間形成一夾角。同時,前刀身4的兩邊分別設有分土刀刃,后刀身5與兩前分土刀刃相連;刀頭的前部設有三角鏟6,與前刀身和后刀身相連,增加刀體的強度。
[0011]在實際應用中本實用新型只要增加有限成本,即可使旋耕刀的使用壽命有效延長。
[0012]上述描述僅作為本實用新型硬地旋耕刀幾種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結構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硬地旋耕刀,包括前刀身和后刀身,前刀身與后刀身相互連接且前刀身與后刀身之間形成夾角,其特征在于:前刀身呈三角翼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地旋耕刀,其特征在于:刀頭的前部設有三角鏟。
【文檔編號】A01B33/10GK203984892SQ20142023639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鐘鳴, 姜德富, 姜芳 申請人: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