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鲌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鲌魚裝置,包括網片墻包圍而成的喂魚臺,所述喂魚臺有網片墻三面包圍一面開口,在三面包圍的喂魚臺正面設置有誘魚通道,所述誘魚通道前端連接有喂魚臺網片墻,后端連接有集魚箱,在誘魚通道正面的集魚箱前后的網片墻上面分別設置有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所述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兩側的中部各連接有一根前拉門繩與后拉門繩,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在前拉門繩與后拉門繩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在集魚箱后推拉門兩側的網片墻后面連接有取魚袋,取魚袋為筒狀形,所述取魚袋有上下網綱繩連接固定并有四個鋼條支撐圈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上面。
【專利說明】 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鉑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特別是一種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屬于捕魚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尖頭紅舶魚俗名鴨嘴紅梢,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體呈銀色,背部青灰色,尾鰭桔紅色,多棲息于流水或大水面靜水水體,肉食性,以小魚和蝦為主食,5— 6月產卵,個體大,但數量少,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多棲居于流水或大水面靜水體中,肉食,以小魚和蝦為主,5?6月產卵,個體較大,最重達6市斤以上,但數量較少,生活環境主要是在淡水區。在現有的養殖尖頭紅舶魚水域中,由于養殖水面的水溫與江河、湖泊的水溫不同,水溫各有差別,所以,生活在養殖水面中的尖頭紅舶魚類的活動覓食情況與江河、湖泊中的尖頭紅舶魚類活動覓食情況也各有不同,這就要求在捕撈尖頭紅舶魚類的網具使用上也各有不同,只有使用適合的捕撈網具才能達到預期的捕撈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捕魚量多、捕魚效果好的一種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給人們在養殖水面捕撈尖頭紅舶魚類帶來使用上的便利。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包括網片墻包圍而成的喂魚臺,所述喂魚臺有網片墻三面包圍一面開口,在三面包圍的喂魚臺正面設置有誘魚通道,所述誘魚通道前端連接有喂魚臺網片墻,后端連接有集魚箱,在誘魚通道正面的集魚箱前后的網片墻上面分別設置有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所述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兩側的中部各連接有一根前拉門繩與后拉門繩,前推拉門與后推拉門在前拉門繩與后拉門繩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在集魚箱后推拉門兩側的網片墻后面連接有取魚袋,取魚袋為筒狀形,所述取魚袋有上下網綱繩連接固定并有四個鋼條支撐圈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上面,所述喂魚臺、誘魚通道、集魚箱、取魚袋、前推拉門、后推拉門之間的相互連接均有網片墻、上下網綱繩、定置樁、集魚箱定置、推拉門定門樁、取魚口拉袋樁相互連接包圍而成。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先喂后捕的技術方案,在裝置正前面設置喂魚臺,喂魚臺連接誘魚通道,誘魚通道后面連接有集魚箱,集魚箱連接取魚袋,從取魚袋中取獲尖頭紅舶魚,投食時,先在喂魚臺喂魚,投喂幾十天后,即可形成尖頭紅舶魚類的公共活動區域,尖頭紅舶魚類一旦天天在喂魚臺水域都能吃到餌料,那么,每天尖頭紅舶魚都會定時到喂魚臺水域吃食,即形成天然魚訊,待形成天然魚訊后即可一天一次或幾天一次定時捕魚,捕魚時,先將前推拉門打開,然后在喂魚臺投喂少量餌料,待魚類越聚越多時,將投喂餌料通過誘魚通道投入集魚箱中投喂,尖頭紅舶魚類即會通過誘魚通道,進入集魚箱中進食,此時,應向集魚箱中加投餌料,增加尖頭紅舶魚進量,達到捕量要求時,即可關閉前推拉門,打開后推拉門,將取魚袋放入水中用拉袋樁定位,尖頭紅舶魚類無法逃出,只有進入取魚袋,捕撈者從取魚袋中即可將尖頭紅舶魚類倒入船艙中,達到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捕魚量多、捕魚效果好的優點,能達到預期的捕撈效果,給人們在養殖水面中捕撈尖頭紅舶魚類帶來使用上的便利,能夠有效地克服其它網具在養殖水面中無法達到大量捕撈尖頭紅舶魚類的難題。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09]圖3為圖1的推拉門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包括網片墻I包圍而成的喂魚臺4,所述喂魚臺4有網片墻I三面包圍一面開口,在三面包圍的喂魚臺4正面設置有誘魚通道5,所述誘魚通道5前端連接有喂魚臺網片墻1,后端連接有集魚箱8,在誘魚通道5正面的集魚箱8前后的網片墻I上面分別設置有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所述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兩側的中部各連接有一根前拉門繩7與后拉門繩11,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在前拉門繩7與后拉門繩11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在集魚箱8后推拉門10兩側的網片墻I后面連接有取魚袋13,取魚袋13為筒狀形,所述取魚袋13有上下網綱繩2連接固定并有四個鋼條支撐圈14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15上面,所述喂魚臺4、誘魚通道5、集魚箱8、取魚袋13、前推拉門6、后推拉門10之間的相互連接均有網片墻1、上下網綱繩2、定置樁3、集魚箱定置9、推拉門定門樁12、取魚口拉袋樁15相互連接包圍而成。
[001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其特征在于:喂魚臺(4)有網片墻(I)三面包圍一面開口,在三面包圍的喂魚臺(4)正面設置有誘魚通道(5),所述誘魚通道(5)前端連接有喂魚臺網片墻(I),后端連接有集魚箱(8),在誘魚通道(5)正面的集魚箱(8)前后的網片墻(I)上面分別設置有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兩側的中部各連接有一根前拉門繩(7)與后拉門繩(11),前推拉門(6)與后推拉門(10)在前拉門繩(7)與后拉門繩(11)的作用下可實現來回開關,在集魚箱(8)后推拉門(10)兩側的網片墻(I)后面連接有取魚袋(13),取魚袋(13)為筒狀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養殖水面誘捕尖頭紅舶魚裝置,其特征在于:取魚袋(13)有上下網綱繩(2)連接固定并有四個鋼條支撐圈(14)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取魚口拉袋樁(15)上面。
【文檔編號】A01K69/08GK203985647SQ20142025462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7日
【發明者】尹克華 申請人: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