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蚯蚓養殖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蚯蚓養殖領域內的一種多功能蚯蚓養殖床,由不滲水的墻體(1)圍成,墻體(1)內從底部到上部的構造依次為防滲層、調節層(2)和養殖層(3);調節層(2)底部設置穿孔排水管(6)和穿孔布氣管(7),穿孔排水管(6)與墻體(1)外的集水井(8)相連通,穿孔布氣管(7)與穿孔排水管(6)相連;墻體(1)上設置有穿墻管頭(10)。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對下部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難以實現產業化養殖,惡臭氣體未加處理的缺陷,提供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可大大改善蚯蚓的生長環境,增加了人工可操控性,有效減少了滲濾液對下層土壤的污染,同時也可作為污泥處理場臭氣的處理設施。
【專利說明】多功能蚯蚓養殖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蚯蚓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蚯蚓養殖床。
【背景技術】
[0002] 蚯蚓養殖床是污泥的處理場所、蚯蚓生長繁殖場所,是蚯蚓養殖處理污泥技術的 核心構筑物,然而目前采用的蚯蚓養殖床存在諸多弊端。蚯蚓養殖過程中,為保證蚯蚓最 佳生存環境,需要進行人工噴水等調溫和調濕措施,因此養殖床底部會產生部分滲濾液,滲 濾液中會含有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質,現有虹蝴養殖床中均未設置底部防滲系統,養殖床的 長期使用,有可能對下部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時養殖床內氣體流通性差,容易造成集 水,無法人工調節溫度等,難以實現規模化、規范化養殖。同時在污泥的貯存及預處理過程 中,通常會產生惡臭氣體,是蚯蚓養殖處理污泥技術中重要的污染源。蚯蚓養殖床的缺陷是 導致蚯蚓養殖污泥處理無法實現產業化的關鍵所在。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對下部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難以實 現產業化養殖,惡臭氣體未加處理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大大改善蚯蚓生長環境,增加人工可 操控性,有效減少滲濾液對下層土壤的污染,同時也可作為污泥處理場臭氣的處理設施的 多功能蚯蚓養殖床。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由不滲水的墻體(1)圍成,墻體(1)上有頂蓋,其 特征在于墻體(1)內從底部到上部的構造依次為防滲層、調節層(2)和養殖層(3);調節層 (2) 為卵石層,卵石層底部設置穿孔排水管(6)和穿孔布氣管(7),穿孔排水管(6)與墻體 (1)外的集水井(8)相連通,穿孔布氣管(7)與穿孔排水管(6)相連;調節層(2)和養殖層 (3) 之間有土工布(9);墻體(1)上設置有穿墻管頭(10)。
[0006]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滲層最下層為壓實土壤層(4),壓實土壤層之上為膨潤土改性 層或防滲膜(5)。
[0007] 上述方案中,所述穿墻管頭(10)安裝有堵頭(11)。
[0008] 本實用新型在養殖床底部設置了防滲層,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滲濾液對下層土壤的 污染,而且可防止頻繁收獲蚯蚓造成防滲系統的損壞。調節層內設置的管道系統,在改善床 內氣體流動、排水狀況等的同時,還具備除臭功能。污泥貯存及預處理產生的惡臭氣體密閉 收集后送入養殖床底部布氣管道內,經布氣系統均勻進入調節層,在調節層中有害成分被 附著在卵石上的生物群落吸附和轉化,完成脫臭;由于床內氣體流速較小,氣體中的有害物 質可被調節層中的微生物充分吸收,在達到養殖層時,濃度較小,不會對蚯蚓造成危害。在 進入調節層前,可對氣體進行加濕,以增加后續氣體吸附效果。
[000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1、改善養殖床內排水、導氣狀況等,增強人工調控。 toon]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不僅利于床內排水,消除床內積水現象的發生, 此外由于設置了與外部連通的管頭,當床內溫度與床外溫度存在差異時,便可形成氣體的 局部循環流動,改善床內氣體流通狀況;設置的管頭還可人工輸送熱氣等,使人工養殖床保 溫,為蚯蚓生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擴大了蚯蚓養殖處理污泥技術的應用范圍。經試驗 表明,本實用新型的養殖床相比于其它床的排水、通氣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增強了人工的可 調控性,蚯蚓的增殖率、污泥處理量都有較為明顯的提高。
[0012] 2、兼具養殖、脫臭功能,節省了基建與運行費用。
[0013] 本實用新型的養殖床由于設置了卵石層,從而具備了處理臭氣的功能,卵石層中 的液相為非連續相,屬于生物過濾塔中的一種。采用該種臭氣處理方式,在蚯蚓養殖的同 時,就可進行氣體脫臭處理,減少了脫臭設施建設費用,節省了土地資源,同時還無設施運 行費用;卵石層中的微生物可降解被水膜吸附的有機物,并在卵石表面形成生物膜,蚯蚓可 捕食分解生物膜,使生物污泥減量穩定,蚯蚓與卵石層中的微生物存在協同共生的關系;臭 氣的處理還可改善養殖床內氣體流通狀況,促進蚯蚓的生長;對通入養殖床的臭氣進行預 熱處理后,可增加養殖床的溫度,利于冬季保溫。
[0014] 因此,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對下部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難以實現產 業化養殖,惡臭氣體未加處理的缺陷,提供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可大大改善蚯蚓的生長環 境,增加了人工可操控性,有效減少了滲濾液對下層土壤的污染,同時也可作為污泥處理場 臭氣的處理設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立面)示意圖。
[0016]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0017]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排水管示意圖。
[0018] 附圖中,1 :墻體;2 :調節層;3 :養殖層;4 :壓實土壤層;5 :膨潤土改性層或防滲 月旲;6 :芽孔排水管;7 :芽孔布氣管;8 :集水井;9 :土工布;10 :芽墻管頭;11 :堵頭;12 :墻 外地面;13 :風機。 具體實施例
[0019]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所述實施 例。
[0020] 實施例一
[0021] 本例的多功能蚯蝴養殖床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由不滲水的墻體1圍成,墻體1 上有頂蓋,墻體1內從底部到上部的構造依次為防滲層、調節層2和養殖層3 ;防滲層滲透 系數不大于lO-cm/s ;調節層2為卵石層,卵石層厚500?800mm,卵石粒徑范圍10?80mm, 卵石層底部沿養殖床的縱向設置穿孔排水管6和穿孔布氣管7,穿孔排水管6 -端與墻體1 外的集水井8相連通,并進行水封,另一端與風機13連接,穿孔排水管6同時兼具輸送臭氣 的功能,穿孔布氣管7與穿孔排水管6相連,用于輸送需處理的臭氣;調節層2和養殖層3 之間有土工布9,以防養殖層3的碎屑堵塞卵石層;墻體1上設置有穿墻管頭10,與外界大 氣聯通。
[0022] 防滲層最下層為壓實土壤層4,壓實土壤層厚度不小于300mm,壓實土壤層之上為 膨潤土改性層5。
[0023] 穿墻管頭10安裝有堵頭11。
[0024] 本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不僅作為養殖設施,也作為臭氣處理設施。
[0025] 實施例二
[0026] 本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除防滲層最下層為壓實土壤層4,壓實土壤層之上為防 滲膜5,防滲膜5為土工膜加土工布外,其余同實施例一。
[0027] 本例的多功能虹蝴養殖床不僅作為養殖設施,也作為臭氣處理設施。
[0028] 實施例三
[0029] 本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除穿墻管頭10沒有安裝有堵頭外,其余同實施例一。
[0030] 本例的多功能虹蝴養殖床僅作為養殖設施,床體內部與外界大氣環境相通,同時 排水管與外界大氣聯通,不進行水封。
[0031] 實施例四
[0032] 本例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除穿墻管頭10沒有安裝有堵頭外,其余同實施例二。
[0033] 本例的多功能虹蝴養殖床僅作為養殖設施,床體內部與外界大氣環境相通,同時 排水管與外界大氣聯通,不進行水封。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功能蚯蚓養殖床,由不滲水的墻體(1)圍成,墻體(1)上有頂蓋,其特征在于 墻體(1)內從底部到上部的構造依次為防滲層、調節層(2)和養殖層(3);調節層(2)為卵 石層,卵石層底部設置穿孔排水管(6)和穿孔布氣管(7),穿孔排水管(6)與墻體(1)外的集 水井(8)相連通,穿孔布氣管(7)與穿孔排水管(6)相連;調節層(2)和養殖層(3)之間有 土工布(9);墻體(1)上設置有穿墻管頭(1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蚯蚓養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滲層最下層為壓實土壤 層(4),壓實土壤層之上為膨潤土改性層或防滲膜(5)。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蚯蚓養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墻管頭(10)安裝有堵頭 (11)。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3897072SQ20142030886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雍毅, 葉宏, 黃杰, 劉金議, 尹朝陽 申請人: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