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94508閱讀:624來源:國知局
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便實用的水田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發動機、行走變速箱、驅動輪、卷筒、拉索、錨具組成,拉索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拉索的另一端與錨具固定連接;卷筒與驅動輪連接;驅動輪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行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自脫困方法是:固定錨具,將卷筒固定在驅動輪上,將發動機動力輸出到行走變速箱,行走變速箱動力傳遞到驅動輪,使驅動輪帶動卷筒一同旋轉,卷筒卷起拉索拉住錨具,錨具的反作用力使水田機械脫離困境。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無需調動其它機具對其解困,節省了時間、人力和經費。
【專利說明】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水田作業機械一旦陷入深泥腳田或沼澤地無法脫困時,常用的方法是借助其它機械將被困機械移出,如用拖拉機拉出或用起重設備吊出。該種方法脫困所需時間長且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當水田作業機械陷入深泥腳田或沼澤地無法行走時,不借助其它機械而自行脫離困境的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發動機、行走變速箱、驅動輪、卷筒、拉索、錨具組成,拉索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拉索的另一端與錨具固定連接;卷筒與驅動輪連接;驅動輪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行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自脫困方法是:固定錨具,將卷筒固定在驅動輪上,將發動機動力輸出到行走變速箱,行走變速箱動力傳遞到驅動輪,使驅動輪帶動卷筒一同旋轉,卷筒卷起拉索拉住錨具,錨具的反作用力使水田機械脫離困境。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一套,通過卷筒與水田機械一側的驅動輪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一套,通過卷筒與水田機械中部的驅動輪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二套,通過卷筒分別與水田機械兩側的驅動輪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驅動輪直接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驅動輪與卷筒的連接方式為銷連接或螺紋連接或多邊形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由機具本身的動力和行走變速箱通過驅動輪帶動卷筒旋轉,卷筒卷取拉索拉住錨具,錨具的反作用力使水田機械前行而脫離困境。無需調動其它機器對其解困,節省了時間、人力和經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驅動輪驅動履帶使水田機械脫困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驅動輪驅動輪胎使水田機械脫困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卷筒、拉索、錨具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卷筒與兩側驅動輪連接方式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卷筒為銷連接接口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卷筒為螺紋接口示意圖;
[0018]圖7為本實用新型卷筒為多邊形連接示意圖。
[0019]圖中:1、發動機;2、行走變速箱;3、驅動輪;4、卷筒;5、拉索;6、錨具;7、行走變速箱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發動機1、行走變速箱2、驅動輪3、卷筒
4、拉索5、錨具6組成。拉索的一端與卷筒固定連接,拉索的另一端與錨具固定連接;卷筒通過卷筒接口與驅動輪連接,驅動輪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行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當需要脫困時,將錨具固定在泥土中,卷筒隨行走變速箱輸出軸一同旋轉,卷起拉索,利用卷筒卷起拉索時錨具產生的反作用力而使機具向前移動,從而脫困。
[0022]實施例2
[0023]如圖1、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發動機1、行走變速箱2、驅動輪3、卷筒4、拉索5、錨具6組成。拉索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拉索的另一端固定在錨具上。卷筒通過卷筒接口與驅動輪連接;驅動輪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行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卷筒拉索、錨具為2套,分別設置在驅動輪的兩側。
[0024]實施例3
[0025]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與驅動輪的連接方式為插銷連接。
[0026]實施例4
[0027]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與驅動輪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
[0028]實施例5
[0029]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卷筒與驅動輪的連接方式為多邊形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發動機、行走變速箱、驅動輪、卷筒、拉索、錨具組成,拉索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拉索的另一端與錨具固定連接;卷筒與驅動輪連接;驅動輪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行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一套,通過卷筒與水田機械一側的驅動輪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一套,通過卷筒與水田機械中部的驅動輪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拉索和錨具為二套,通過卷筒分別與水田機械兩側的驅動輪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輪直接與行走變速箱輸出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業機械自脫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輪與卷筒的連接方式為銷連接或螺紋連接或多邊形連接。
【文檔編號】A01B71/00GK204244668SQ20142038921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明者】王術平, 楊建華, 劉習雙 申請人:湖南中天龍舟農機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