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96450閱讀:345來源:國知局
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大豆施肥裝置。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豆施肥裝置。U形滑軌一號(3)連接在施肥筒(1)的背面,U形滑軌二號(4)連接在施肥筒的正面,肥料盒(20)通過U形掛圈(18)連接U形滑軌;施肥筒的底面連接鏟土器,鏟土器包括半環形鏟土板(6),半環形鏟土板通過轉軸(7)連接施肥筒,半環形鏟土板的背面連接掛繩(8),掛繩連接掛鉤(9),掛鉤連接施肥筒的背面,施肥筒的內部連接半圓形隔板(10),半圓形隔板將施肥筒的內部分成空腔一號(11)與空腔二號(12),空腔一號的底面連接半環形鏟土板,半環形鏟土板的表面連接2--4個圓形掛環(13),圓形掛環連接拉繩(2),拉繩裝在空腔一號內。本實用新型用于大豆施肥裝置。
【專利說明】—種大豆施肥裝置

【技術領域】
: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豆施肥裝置。

【背景技術】
:
[0002]現在的大豆施肥裝置多為機械化大的施肥機器,或用鏟子給每株大豆施肥,前者不適用于小面積種植,后者不能定量的給每株大豆施肥,從而造成施肥不均,且需要一人產地,一人施肥。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每次可以定量施肥的,一人即可完成鏟地又可完成施肥的,可以把肥料直接撒到大豆植株的根部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
[0004]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其組成包括:施肥筒1、U形滑軌、肥料盒20、拉繩2、鏟土器,所述的施肥筒I與所述的肥料盒20均為半環形,所述的U形滑軌分為U形滑軌一號3與U形滑軌二號4,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與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通過U形滑道5相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4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I的正面,所述的肥料盒20通過U形掛圈18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所述的施肥筒I的底面連接所述的鏟土器,所述的鏟土器包括半環形鏟土板6,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通過轉軸7連接所述的施肥筒1,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的背面連接掛繩8,所述的掛繩8連接掛鉤9,所述的掛鉤9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施肥筒I的內部連接半圓形隔板10,所述的半圓形隔板10將所述的施肥筒I的內部分成空腔一號11與空腔二號12,所述的空腔一號11的底面連接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的表面連接2-4個圓形掛環13,所述的圓形掛環13連接拉繩2,所述的拉繩裝在所述的空腔一號11內。
[0006]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的底面連接承重板一號14,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 ;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4連接承重板二號15,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正面,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
[0007]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所述的肥料盒20包括盒體16與盒蓋17,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體16的寬度等于空腔二號12的內壁寬度,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蓋17通過滑道19連接所述的盒體16。
[0008]有益效果:
[0009]1.本實用新型的施肥筒為半環形可用于保證所施肥料均到達每株大豆的根部;肥料盒為半環形則可以配合施肥筒及U形滑軌使用,保證使用的順暢與快速。
[0010]2.本實用新型的鏟土器配合施肥使用,先將土壤鏟起在施肥后可按照原位置將土壤覆蓋到肥料上,使肥料更好的唄大豆植株吸收。
[0011 ] 3.本實用新型的U形滑軌一號與U形滑軌二號配合U形滑道可以使肥料盒從準備使用到使用后都可以保持一個順暢的滑動,且不會遺失肥料盒。
[0012]4.本實用新型的肥料盒的盒體開有滑道,滑道配合插板式的盒蓋使用,在使用時可以快速且輕松地抽出,不會造成肥料的隨意散落,可以直接掉落在空腔二號內,從而落入土壤內,還可以很好的保證肥料盒內裝的肥料不會隨意散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3]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是附圖1的俯視圖。
[0015]附圖3是肥料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6]實施例1
[0017]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其組成包括:施肥筒1、U形滑軌、肥料盒20、拉繩2 (尼龍繩)、鏟土器,所述的施肥筒I與所述的肥料盒20均為半環形,所述的U形滑軌分為U形滑軌一號3與U形滑軌二號4,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與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通過U形滑道5相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4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I的正面,所述的肥料盒20通過U形掛圈18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所述的施肥筒I的底面連接所述的鏟土器,所述的鏟土器包括半環形鏟土板6,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通過轉軸7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的背面連接掛繩8,所述的橢圓形掛8環連接掛鉤9,所述的掛鉤9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施肥筒I的內部連接半圓形隔板10,所述的半圓形隔板10將所述的施肥筒I的內部分成空腔一號11與空腔二號12,所述的空腔一號11的底面連接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的表面連接2-4個圓形掛環13,所述的圓形掛環13連接拉繩2,所述的拉繩裝在所述的空腔一號11內。施肥筒為半環形可用于保證所施肥料均到達每株大豆的根部;肥料盒為半環形可配合施肥筒使用;U形滑軌一號與U形滑軌二號,一個用來放置裝滿肥料的肥料盒,一個用來放置使用過的肥料盒與U形滑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證適應肥料盒時更方便,快捷;鏟土器先將土鏟起在施肥后將土蓋回原位,使肥料更好的被大豆吸收。
[0018]實施例2
[0019]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的底面連接承重板一號14,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 ;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4連接承重板二號15,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正面,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承重板可以承載轉滿肥料的肥料盒的重量,保證實用性。
[0020]實施例3
[0021]實施例1或2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所述的肥料盒20包括盒體16與盒蓋17,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體16的寬度等于空腔二號12的內壁寬度,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蓋17通過滑道19連接所述的盒體16。插板式的肥料盒20蓋在使用時可以快速且輕松地抽出,不會造成肥料的隨意散落,可以直接掉落在空腔二號內,從而落入土壤內,還可以很好的保證肥料盒內裝的肥料不會隨意散落。
[0022]實施例4
[0023]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先選擇需要施肥的大豆植株,在掛繩掛在掛鉤上時利用半環形鏟土板進行鏟土后,再放下掛繩拉起拉繩,使半環形鏟土板與土進入空腔一號,空腔二號對準產土后的位置從U形滑軌一號上滑起肥料盒,對準空腔二號后抽出盒蓋,使肥料倒出,在插入盒蓋將沒有肥料的肥料盒滑入U形滑軌二號,最后松開拉繩將半環形鏟土板的土倒在剛剛施過肥的大豆植株根部;施肥位置更準確,使鏟土、施肥,蓋土的步驟一次完成。
[0024]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其組成包括:施肥筒(I)、u形滑軌、肥料盒(20)、拉繩(2)、鏟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施肥筒(I)與所述的肥料盒(20)均為半環形,所述的U形滑軌分為U形滑軌一號(3)與U形滑軌二號(4),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與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通過U形滑道(5)相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⑷連接在所述的施肥筒⑴的正面,所述的肥料盒(20)通過U形掛圈(18)連接所述的U形滑軌;所述的施肥筒(I)的底面連接所述的鏟土器,所述的鏟土器包括半環形鏟土板¢),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通過轉軸(7)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的背面連接掛繩(8),所述的掛繩(8)連接掛鉤(9),所述的掛鉤(9)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施肥筒(I)的內部連接半圓形隔板(10),所述的半圓形隔板(10)將所述的施肥筒⑴的內部分成空腔一號(11)與空腔二號(12),所述的空腔一號(11)的底面連接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所述的半環形鏟土板(6)的表面連接2-4個圓形掛環(13),所述的圓形掛環(13)連接拉繩(2),所述的拉繩裝在所述的空腔一號(1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U形滑軌一號(3)的底面連接承重板一號(14),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背面,所述的承重板一號(14)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所述的U形滑軌二號(4)連接承重板二號(15),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連接所述的施肥筒(I)的正面,所述的承重板二號(15)上放置所述的肥料盒(2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豆施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肥料盒(20)包括盒體(16)與盒蓋(17),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體(16)的寬度等于空腔二號(12)的內壁寬度,所述的肥料盒(20)的盒蓋(17)通過滑道(19)連接所述的盒體(16)。
【文檔編號】A01C15/02GK203985023SQ20142044746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李琬, 許顯濱, 肖佳雷, 畢影東, 張必弦, 劉淼, 劉明 申請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