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工業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測報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植保市場所用的測報燈是采用誘捕燈管將飛蛾等害蟲吸引過來,通過害蟲撞擊玻璃殺滅害蟲,通過人工目視,手工檢查,測報害蟲的種類及數量。該殺蟲方式是典型的物理殺蟲方式,具有簡單、便捷、害蟲蟲體完整性好等優勢;測報燈結構簡單、售價低廉、美觀大方、耗電量低等特點。
而上述的測報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不足,即需要人工現場每天手動檢查害蟲的數量、種類,使用期間,測報燈野外分布廣,人工每天監測不便。在害蟲多發地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當工作人員不能及時觀測時,又會產生漏報和誤報的情況,造成不能及時反映病蟲害的真實發作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有效解決對病蟲害的實時、準確的測報工作,避免了因人工觀測不及時產生的漏報和誤報,可以及時了解各個測報點的病蟲害發生情況,減少了人力,能增加測報的準確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包括機架,與機架相連的燈管、撞擊玻璃和接蟲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管設置在所述機架的最上方,所述撞擊玻璃設置在所述燈管的旁邊,所述接蟲盤設置在所述機架的最下方,在所述燈管與所述接蟲盤之間設有集蟲筒,所述集蟲筒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在所述集蟲筒與所述接蟲盤之間設有成像儀,所述成像儀的另一端設有網絡傳輸器。
所述集蟲筒形狀為圓錐形,圓錐形集蟲筒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
所述撞擊玻璃的寬度小于集蟲筒大端的半徑。
所述接蟲盤的直徑大于集蟲筒小端的直徑。
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點亮燈管,燈光吸引害蟲撞擊玻璃;
(2)害蟲蟲體通過集蟲筒掉進接蟲盤;
(3)成像系統開始對接蟲盤進行成像;
(4)圖片通過網絡傳輸器將圖像傳送至控制中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產品結構簡單,工作原理簡潔明了,與傳統的蟲情測報燈相比,由于采用成像系統及網絡圖像傳輸系統,因此,無需工作人員在現場觀測,減少了重復的工作量,有效解決了對病蟲害的實時、準確的測報工作,避免了因人工觀測不及時產生的漏報和誤報,可以及時了解各個測報點的病蟲害發生情況,減少了人力,增加了測報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燈管1、集蟲筒2、接蟲盤3、機架4、成像儀5、網絡傳輸器6、撞擊玻璃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包括機架4,與機架4相連的燈管1、撞擊玻璃7和接蟲盤3,燈管1設置在機架4的最上方,撞擊玻璃7設置在燈管1的旁邊,接蟲盤3設置在機架4的最下方,在燈管1與接蟲盤3之間設有集蟲筒2,集蟲筒2與機架4固定連接,在集蟲筒2與接蟲盤3之間設有成像儀5,成像儀5的另一端設有網絡傳輸器6。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集蟲筒2形狀為圓錐形,圓錐形集蟲筒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撞擊玻璃7的寬度小于集蟲筒2大端的半徑;接蟲盤3的直徑大于集蟲筒2小端的直徑。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植保病蟲害智能測報系統的操作步驟如下:
(1)點亮燈管,燈光吸引害蟲撞擊玻璃;
(2)害蟲蟲體通過集蟲筒掉進接蟲盤;
(3)成像系統開始對接蟲盤進行成像;
(4)圖片通過網絡傳輸器將圖像傳送至控制中心。
本發明產品結構簡單,工作原理簡潔明了,與傳統的蟲情測報燈相比,由于采用成像系統及網絡圖像傳輸系統,因此,無需工作人員在現場觀測,減少了重復的工作量,有效解決了對病蟲害的實時、準確的測報工作,避免了因人工觀測不及時產生的漏報和誤報,可以及時了解各個測報點的病蟲害發生情況,減少了人力,增加了測報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