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養牛的方法,尤其是一種毛牛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
養殖業一直是中國傳統的農業形式,通過養殖牲畜,人們可以得到相應的食物和衣物這些日常必需品。隨著資源的逐漸消耗以及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生態養殖逐漸普及起來,生態養殖以資源利用最大化為宗旨,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各類養殖業中。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養牛戶并沒有形成正規一體化的養殖方法,一些養牛戶的飼喂方法并沒有實現資源利用的高效化,甚至還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最終,毛牛出欄后不僅產量不高,而且易得病,并不能給養殖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人們一旦把這種牛作為食物,還會對人們的身體帶來造成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毛牛養殖沒有形成正規一體化生態養殖體系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毛牛養殖方法,該方法不僅節約了養殖資源,而且降低了毛牛得病的概率,為毛牛養殖提供了技術指導,推進了毛牛生態養殖的進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養殖方法主要包括原料的合理選擇、飼料的精準加工、防病驅蟲、科學飼養、合理使用增重劑、飼喂定時定量及適時出欄;
(1)原料的合理選擇,原料應選擇90%來源于已認定的綠色食品及其副產品,其它可以是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的產品;其次,要選擇消化率高、營養變異小的原料;再次是要注意選擇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飼料。
(2)飼料的精準加工,采用膨化和顆粒化加工技術,破壞和抑制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有毒有害物質和微生物,改善飼料衛生,提高養分的消化率,使糞便排出的干物質減少三分之一。
(3)防病驅蟲,對剛買來的改良牛要全面檢查,健康牛注射布氏桿菌病疫 苗和魏氏梭菌病疫苗,并在進入舍飼育肥前進行一次全面驅蟲;在飲水中加入0.5%食鹽和1%紅3糖,連飲一周,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兩天后喂少量麩皮,逐步過渡到飼喂催肥料。
(4)科學飼養,改良牛育肥分為育肥前期(適應期)、育肥中期(育肥過渡期)和育肥后期(突擊育肥期);育肥前期大約為15天左右,主要以氨化秸稈和青貯玉米秸稈為粗飼料,并加喂精飼料。飼喂方法為:氨化秸稈或青貯玉米秸稈自由采食,飲水充足供應,從第二天開始逐漸加喂精料,到前期結束時,每天飼喂精料2千克;或混合精料按體重0.8%投給,平均每天約1.5千克。精料配方:玉米粉45%、麥麩40%、餅類10%、骨粉2%、尿素2%、食鹽1%,另外每千克飼料添加兩粒魚肝油。
育肥中期通常為30天,過渡期初粗精料比例為3∶1,中期為2∶1,后期為1∶1時出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養殖方法構建了毛牛業生產技術推廣新體系,提升了毛牛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了毛牛傳統養殖技術升級,推動了毛牛業由傳統數量型向現代質量效益型發展,提高了毛牛養殖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水平,其市場競爭力得到明顯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該養殖方法主要包括原料的合理選擇、飼料的精準加工、防病驅蟲、科學飼養、合理使用增重劑、飼喂定時定量及適時出欄;
(1)原料的合理選擇,原料應選擇90%來源于已認定的綠色食品及其副產品,其它可以是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的產品;其次,要選擇消化率高、營養變異小的原料;再次是要注意選擇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飼料。
(2)飼料的精準加工,采用膨化和顆粒化加工技術,破壞和抑制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有毒有害物質和微生物,改善飼料衛生,提高養分的消化率,使糞便排出的干物質減少三分之一。
(3)防病驅蟲,對剛買來的改良牛要全面檢查,健康牛注射布氏桿菌病疫苗和魏氏梭菌病疫苗,并在進入舍飼育肥前進行一次全面驅蟲;在飲水中加入0.5%食鹽和1%紅糖,連飲一周,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兩天后喂少量麩皮, 逐步過渡到飼喂催肥料。
(4)科學飼養,改良牛育肥分為育肥前期(適應期)、育肥中期(育肥過渡期)和育肥后期(突擊育肥期);
育肥前期大約為15天左右,主要以氨化秸稈和青貯玉米秸稈為粗飼料,并加喂精飼料。飼喂方法為:氨化秸稈或青貯玉米秸稈自由采食,飲水充足供應,從第二天開始逐漸加喂精料,到前期結束時,每天飼喂精料2千克;或混合精料按體重0.8%投給,平均每天約1.5千克。精料配方:玉米粉45%、麥麩40%、餅類10%、骨粉2%、尿素2%、食鹽1%,另外每千克飼料添加兩粒魚肝油。
育肥中期通常為30天,過渡期初粗精料比例為3∶1,中期為2∶1,后期為1∶1。該期的飼料配方為:玉米面6%,麥麩15.5%,去皮棉籽餅12%,玉米秸粉25.8%,骨粉0.4%,貝殼粉0.3%,食鹽50克/頭,維生素A2IU/頭,每天早晚各飼喂一次,保持4-5千克/天·頭,喂后2小時飲水。
育肥后期需要42-47天,日糧應以精料為主,并供給高能量、低蛋白飼料;該期飼料配方為:玉米面2-3千克,糖渣20-25千克,酒糟15-20千克,青貯秸稈10-15千克,食鹽50克,礦物質添加劑20克,早晚各飼喂一次;或用玉米粉56%,棉籽餅10%,麥麩8%,氨化麥秸稈23.5%,生長素1%,食鹽1%,碳酸氫鈉0.5%,每頭每天飼喂6-7千克。
(5)合理使用增重劑,將瘤胃素、拉沙里菌素以添加劑的形式與飼料混合,每千克精料混合40-360毫克。最初喂量為40毫克,以后逐漸增加至需要量,但每天每頭喂量不能高于360毫克。
(6)飼喂定時定量,每天飼喂2次,早6-8時,晚上5-7時各飼喂一次,每次2小時。喂料要先粗后精,先喂干草,再喂酒糟,然后將玉米面與各種添加劑混拌均勻喂飽為止,每天飲溫水1-2次。
(7)適時出欄,當架子牛經2-3個月育肥,牛體重達500千克以上時要停止育肥,及時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