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葡萄苗木培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葡萄苗木速成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我們山西大同地區處黃土高原,冬季氣候寒冷,無霜期極為短暫。因此大田栽培葡萄必須用抗寒性強的砧木嫁接后的苗木才能安全越冬。然而受氣候影響嫁接成品苗木當年培養不成,應在第一年春季扦插砧木苗,經防寒越冬后翌年夏季綠枝嫁接成活生長,秋季出圃才可成苗,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葡萄栽培行業的良好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方法簡單、效率高的葡萄苗木速成培養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葡萄苗木速成培養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苗坯的加工
①浸條:將事先冬儲的砧木枝條和品種枝條取出,分別用清水浸泡24-48小時,使其充分吸水以提高成苗率;
②剪截砧木枝段:挑選粗度為0.6-1厘米,皮下呈綠色鮮活的砧木枝條,每兩芽剪為一段,即在底芽對面以下0.4-0.6厘米處剪截,剪成斜面,并在頂芽上0.4-0.6厘米處平剪,使其成為長15-20厘米的枝段,同時用鋒利刀具將枝段頂端中間垂直劈開,深度2.5-3.5厘米;
③削芽:選粗細度與砧木枝段相近,芽眼飽滿的品種枝條,用木工刨刃墊上方木塊在芽下左右兩側各削一刀呈楔形,削面長3.5-3.8厘米,然后在芽上0.4-0.6厘米處逐一剪截成為接穗;
④嫁接:備一廣口容器,內盛ABT2號生根粉1克兌水2千克攪勻,嫁接時選砧、穗粗細度相近的進行匹配,即一手拿起砧木枝段,劈口朝上,另一手拿起接穗將接穗削面用溶液浸蘸一下,并抖落多余溶液,時長1-2秒,尖端插入砧木中,砧、穗必須保證至少一面對齊,然后用嫁接膜至下而上將接口包嚴并打結,使接穗芽眼外露;
⑤整捆并封芽,將嫁接后的苗坯芽眼朝下墩齊,每20支梆成一捆,先用容器將石蠟加溫將蠟液化開,然后逐捆依次將芽眼一端在蠟液中浸蘸,浸蘸速度要快,時長不超1秒,深度大于等于嫁接膜外露部分長度;
(2)加溫促進愈傷
①恒溫箱的準備
選擇容量適中的恒溫箱并檢查其加溫設施是否工作正常,如加熱電爐、溫度控制器、感溫器、溫度、濕度顯示器等,將恒溫箱擺放在溫度穩定的房間內,以保持正常工作;
②坯苗裝箱
用長50厘米,寬35厘米,高20厘米并且透氣、透水性良好的竹筐、塑料筐或底部與四周打孔的木箱,將坯苗接穗向上依次直立擺放于筐中,邊擺放邊用保溫性強的材料將捆間縫隙填滿,筐填滿后就地振動并用噴霧器充分均勻噴水,使之沉實,所有苗桿全部埋入保溫材料中,只露出頂芽;
③送電加熱
將裝滿坯苗的筐子逐層依次擺放在恒溫箱內的貨架上,并在箱內底面平鋪一層厚度10厘米的珍珠巖粉,并充分噴水以提高箱內空氣濕度,同時將蒸騰水箱水位填平,將感溫探頭置于頂層苗坯芽眼水平部位,溫控器調整為20-22℃,關閉加溫室保溫門后,送電加溫;
④運行期間維護
經常觀察恒溫箱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當運行10天后應停電并打開箱門進行一次檢查,主要觀察筐中珍珠巖以及底面保濕層的含水情況和蒸騰水箱的水位,不足時須補水,以后每隔5-7天檢查一次,除補充水分外重點觀察坯苗根部及接口部位愈傷組織形成情況和芽眼的萌發情況,在此溫度環境條件下一般25-28天坯苗根部及接口95%以上形成良好愈傷組織,有的甚至發出氣生根,絕大多數芽眼已破開蠟層開始萌發,部分已裸露鮮嫩白黃色幼芽,有的高度甚至達1-2厘米,此時須立即停電降溫,停止加熱后應在恒溫箱頂部、中部和下部分別懸掛3個小型節能日光燈泡,使白黃色的新芽逐步轉綠,同時關閉箱門使溫度漸緩下降;
⑤扦插
1)露地建園扦插
露地扦插必須經過一個較長的煉苗期,當恒溫箱停電后關閉箱門自然降溫不少于48小時,降溫后選午間將室門大開接受常溫鍛煉,兩天后將苗筐搬出室外,選背風向陽處依次擺放,接受露天煉苗,并設專人每隔2-3小時用噴霧器對苗筐進行噴水,經3-5天的適應過程后,即可扦插于露地;
2)溫室營養缽扦插
將營養土裝入營養缽并依次逐畦擺好,營養缽口徑為5厘米,高度為12厘米,恒溫箱停電兩天后即可直接扦插。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④環節須認真、緊湊、應邊劈砧木,邊削接穗邊嫁接,避免過多的劈開砧木和大量削芽后再嫁接導致水分消耗,降低成苗率,并且嫁接后的苗坯要置放于陰涼冷潮濕的環境下備用。
本發明的優點是:生產方法簡單,生產效率高,在1-2個月左右即可生產出嫁接苗木,并可直接用于建園。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舉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發明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一種葡萄苗木速成培養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苗坯的加工
①浸條:4月1日左右,將事先冬儲的砧木枝條和品種枝條取出,分別用清水浸泡36小時,使其充分吸水以提高成苗率;
②剪截砧木枝段:挑選粗度為0.6-1厘米,皮下呈綠色鮮活的砧木枝條,每兩芽剪為一段,即在底芽對面以下0.5厘米處剪截,剪成斜面,并在頂芽上0.5厘米處平剪,使其成為長15-20厘米的枝段,同時用鋒利刀具將枝段頂端中間垂直劈開,深度3厘米;
③削芽:選粗細度與砧木枝段相近,芽眼飽滿的品種枝條,用木工刨刃墊上方木塊在芽下左右兩側各削一刀呈楔形,削面長3.5厘米,然后在芽上0.5厘米處逐一剪截成為接穗;
④嫁接:備一廣口容器,內盛ABT2號生根粉1克兌水2千克攪勻,嫁接時選砧、穗粗細度相近的進行匹配,即一手拿起砧木枝段,劈口朝上,另一手拿起接穗將接穗削面用溶液浸蘸一下,并抖落多余溶液,時長1-2秒,尖端插入砧木中,砧、穗必須保證至少一面對齊,然后用嫁接膜至下而上將接口包嚴并打結,使接穗芽眼外露;
⑤整捆并封芽,將嫁接后的苗坯芽眼朝下墩齊,每20支梆成一捆,先用容器將石蠟加溫將蠟液化開,然后逐捆依次將芽眼一端在蠟液中浸蘸,浸蘸速度要快,時長不超1秒,深度大于等于嫁接膜外露部分長度;蠟封目的:一是防止芽眼內部水分蒸發,影響發牙率;二是避免其在高溫高濕狀態下易出現爛芽;三是受溫較低可推后萌芽;
(2)加溫促進愈傷
①恒溫箱的準備
選擇容量適中的恒溫箱并檢查其加溫設施是否工作正常,如加熱電爐、溫度控制器、感溫器、溫度、濕度顯示器等,將恒溫箱擺放在溫度穩定的房間內,以保持正常工作;
②坯苗裝箱
用長50厘米,寬35厘米,高20厘米并且透氣、透水性良好的竹筐、塑料筐或底部與四周打孔的木箱,將坯苗接穗向上依次直立擺放于筐中,邊擺放邊用保溫性強的材料將捆間縫隙填滿,筐填滿后就地振動并用噴霧器充分均勻噴水,使之沉實,所有苗桿全部埋入保溫材料中,只露出頂芽;
③送電加熱
將裝滿坯苗的筐子逐層依次擺放在恒溫箱內的貨架上,并在箱內底面平鋪一層厚度10厘米的珍珠巖粉,并充分噴水以提高箱內空氣濕度,同時將蒸騰水箱水位填平,將感溫探頭置于頂層苗坯芽眼水平部位,溫控器調整為20℃,關閉加溫室保溫門后,送電加溫;
④運行期間維護
經常觀察恒溫箱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當運行10天后應停電并打開箱門進行一次檢查,主要觀察筐中珍珠巖以及底面保濕層的含水情況和蒸騰水箱的水位,不足時須補水,以后每隔6天檢查一次,除補充水分外重點觀察坯苗根部及接口部位愈傷組織形成情況和芽眼的萌發情況,在此溫度環境條件下一般25-28天坯苗根部及接口95%以上形成良好愈傷組織,有的甚至發出氣生根,絕大多數芽眼已破開蠟層開始萌發,部分已裸露鮮嫩白黃色幼芽,有的高度甚至達1-2厘米,此時須立即停電降溫,停止加熱后應在恒溫箱頂部、中部和下部分別懸掛3個小型節能日光燈泡,使白黃色的新芽逐步轉綠,同時關閉箱門使溫度漸緩下降;
⑤露地建園扦插
露地扦插必須經過一個較長的煉苗期,當恒溫箱停電后關閉箱門自然降溫48小時,降溫后選午間將室門大開接受常溫鍛煉,兩天后將苗筐搬出室外,選背風向陽處依次擺放,接受露天煉苗,并設專人每隔2小時用噴霧器對苗筐進行噴水,經5天的適應過程后,即可扦插于露地;大同地區晝夜溫差大,倒春寒現象嚴重,因而土壤溫度上升緩慢,因此扦插深度為8厘米,同時要用地膜覆蓋,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并促進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