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防治領域,具體涉及動物源農藥,更具體的涉及一種牤提取物及其分離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生物農藥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說一般具有綠色環境友好、低殘留和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性,因此近年來一直是國際國內的研究熱點。生物農藥主要包括植物源、動物源農藥和微生物源農藥。其中動物源農藥的研究和應用主要集中在動物毒素、昆蟲激素、昆蟲信息素和天敵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已發現超過100萬種,其中單鞘翅目中所含的總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總數還多。如此數量巨大的昆蟲,蘊藏著巨大的資源有待于開發利用。很多昆蟲可以生存在異常惡劣環境條件中的原因是,其體內具有一定量的抗菌物質,可以高效地殺死或抑制病源微生物。在醫藥領域昆蟲源抗菌物質具有一定研究,但是由于目前應用研究發現的昆蟲源昂貴且其提純過程較為復雜,在農藥領域的應用研究極少,限制了此類抗菌物質的應用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昆蟲源昂貴且其提純過程復雜,應用受限的問題,提供一種應用前景好、提純簡單易實現且在農藥領域效果優異的牤提取物及其分離方法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牤提取物的分離方法,該方法步驟包括:S1,將牤粉與乙醇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3-8小時得乙醇索氏提取液;S2,將步驟S1所得乙醇索氏提取液濃縮、干燥得牤提取物。
本發明同時還提供了一種牤提取物,該牤提取物為上述分離方法制得。
本發明同時還提供了上述牤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通過長期的研究大量的嘗試發現可以從牤粉中獲得防治植物病害的物質。牤類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于雙翅目、水牤科,較常見易于獲得,牤資源豐富,價格低廉,且牤的綜合開發潛力巨大,牤幼蟲轉化有機垃圾的綜合效率較高,可以在減少有機垃圾(糞便、尾菜和餐余垃圾)的同時,生產出可以作為蛋白飼料添加劑的昆蟲類蛋白質,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且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易實現,僅通過乙醇索氏提取、濃縮、干燥即可實現,且純度高,特別是獲得的牤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性,經過室內生物活性測定發現其對水稻紋枯、小麥赤霉等多種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利用本發明的牤提取物不僅能夠防治多種植物病害,而且能夠促進植物生長,對提高作物產量和提升品質均具有積極作用。本發明的牤提取物將是一種具有較大應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新品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牤提取物的分離方法,其步驟包括:S1,將牤粉與乙醇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3-8小時得乙醇索氏提取液;S2,將步驟S1所得乙醇索氏提取液濃縮、干燥得牤提取物,能提供一種具有較大應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新品種,不僅能夠防治多種植物病害,而且能夠促進植物生長,對提高作物產量和提升品質均具有積極作用。
優選,步驟S1中牤粉與乙醇的質量比為1:5-1:10;進一步優選,步驟S1中牤粉與乙醇的質量比為1:8,使索氏提取更充分。
優選,回流的溫度為70-78℃,進一步優選為74℃,進一步保證提取所得生物成分,不會因高溫變質影響性能。
優選,回流提取的時間為4-7小時,進一步優選為5小時。
牤粉本發明優選可以為黑水牤粉或黑尾斑牤粉。水牤屬中的牤類,資 源豐富。
為增加固液接觸的面積,提取前一般先將固體物質研碎,本發明可以先將牤研碎,采用牤粉來進行乙醇索氏提取。優選,牤粉通過將牤干加入液氮急速冷卻后,粉碎制得。
其中,濃縮本發明沒有限制,可以采用常用的濃縮方法,本發明可以優選濃縮包括對步驟S1所得乙醇索氏提取液進行減壓蒸餾,濃縮至溶液呈粘稠狀得濃縮物。干燥本發明沒有限制,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各種干燥方式,例如常溫烘干。
本發明的分離方法還可包括對所得牤提取物的保存,優選,將所得牤提取物于丙酮中保存,保存簡單。優選,牤提取物與丙酮的質量比為2:1-1:3,進一步優選為2:1-1:2,只需少量丙酮即可。保存的溫度為-25℃至6℃,進一步優選為4℃,保存條件要求較低,保存方便。
本發明的步驟具體可以為:
A,牤干的粉碎:將牤干轉移至研缽中,加入液氮對其進行急速冷卻,然后將牤干研碎得牤粉;
B,使用乙醇索氏提取步驟A所得牤粉:稱取牤粉,加入質量為牤粉8倍的乙醇,使用索氏提取器74℃回流提取5小時得乙醇索氏提取液;
C,對步驟B所得乙醇索氏提取液進行濃縮及干燥:對乙醇索氏提取液進行減壓蒸餾,濃縮至溶液呈粘稠狀;后對濃縮物進行常溫烘干,得到粘稠深褐色固體干燥物;
D,牤提取物的保存:對干燥物用丙酮溶解,然后轉入離心管中于4℃保存備用。
本發明同時提供了上述分離方法制得的牤提取物及上述牤提取物的應用,該牤提取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可以防治多種植物病害,例如水稻紋枯、白瓜腐霉、番茄灰霉、小麥赤霉或番茄早疫中的一種或幾種。
以下是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例,用以說明上述方案及其各種條件的選取。本發明實施例中所用試劑均采用市購分析純。
實施例1
牤提取物的分離
1、牤干的粉碎:
將50g黑水牤干轉移至研缽中,加入約40ml液氮對其進行急速冷卻,然后將黑水牤干研碎。
2、使用乙醇索氏提取上述所得牤粉:稱取35.00g上述黑水牤粉,加入300ml乙醇,使用索氏提取器74℃回流提取5小時。
3、對上述所得乙醇索氏提取液進行濃縮及蒸干:
a、對牤粉的乙醇索氏提取液進行減壓蒸餾,濃縮至溶液呈粘稠狀;
b、將上述所得粘稠狀濃縮物轉移至已稱重容器,
c、對濃縮物進行常溫烘干,得到粘稠深褐色固體;
d、稱容器與所得干燥物總重量;
4、計算牤粉乙醇提取率,計算方法:
5、牤提取物的保存
對干燥物用1:1量的丙酮溶解,然后轉入離心管中于4℃保存備用樣品S1。
實施例2
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步驟分離牤提取物S2,不同的是牤干為黑尾斑牤干。
性能測試
牤提取物樣品S1和S2對病原真菌離體活性測試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在土豆培養基(本實施例的土豆培養基的制備及滅菌:1L蒸餾水中加入200g土豆,20g蔗糖,20g瓊脂,小火沸騰30分鐘,過濾掉土豆渣即得到病原菌培養基,120℃滅菌20分鐘。)中加入用無菌水稀釋5倍的牤提取物丙酮溶液成1ml溶液,用涂布棒涂抹均勻,直至吸干。加入相同濃度丙酮(200μl丙酮和800μl無菌水)的土豆培養基作為對照。供試真菌在土豆培養基平板活化培養形成菌落,用打孔器(5mm)制取菌餅,將菌絲面朝下接菌于土豆培養基平板中央。將接種好的平板置于24℃生化培養箱中培養1-4天后調查(不同真菌生長速度不同),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生長直徑,并計算抑菌率。
牤提取物對供試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從離體測試防治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牤提取物對水稻紋枯、小麥赤霉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是一種具有較大應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菌新品種。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