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菊花類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保肝菊具有平肝明目、散風清熱、消咳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熱感冒、咳嗽等病癥效果顯著,可清熱解毒,適用于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其中由于保肝菊具有平肝明目的草本藥效,深受人們的喜愛。
保肝菊是菊花的一類,保肝菊產品的市場前景廣闊,市場需求量大,飲用和藥用價值高,深受顧客喜歡,可與金銀花、桑葉茶、桂花等配套發展,總產值將翻幾番,由于勞動力強度不大,特別適合目前全縣農村留守群體多的現狀,菊花連片種植,開花季節,適宜觀賞,能帶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但是目前的產量不是很高,加工成干菊花會輕很多,并且菊花、采摘期短、容易受光照條件的影響,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通過改變光照條件,與其他作物配套種植等方案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保肝菊與其他藥草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
a、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的施光步驟為:
(1)保肝菊葉珠在10-15cm高,采用一定光譜長度的人造光;
(2)保肝菊葉珠在在15-40cm高時,根據不同大氣溫度選擇不同光譜長度的人造光;
(3)保肝菊開花后10-30天的開花后期,根據植物的生理效應采用不同光譜波長的人造光;
b、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步驟為:
(4)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10-100cm;
(5)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5-100cm;
(6)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3-10cm;
(7)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 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5-50cm。
進一步地,a、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步驟(1)中采取人造光的波長為400-700nm的可見光,主要是葉片的生長。
進一步地,a、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步驟(2)中大氣溫度為10-15度,采取人造光的波長為400-700nm的可見光,其中紅外線占52%,黃光比例可達15%,紫外線只占10%,其他成分可采用波長400-700nm的可見光,在大氣溫度高于15度時,采取700nm的以上的可見光,控制光合作用;在大氣溫度低于15度時,采用自然光。
進一步地,a、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步驟(3)中開花10-14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510-400nm的藍紫光,促進葉綠素吸收,促進強的光合作用,促進花瓣的成長,開花14-17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1000-720nm的藍紫光,對保肝菊花瓣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開花及花瓣顏色,開花17-30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400-320nm的不可見光,控制花瓣成形和著色作用,開花30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1000nm,植物吸收后轉變為熱能,促進干物質積累,但不參與光合作用。
進一步地,b、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其他植株為金銀花時
(1)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10-20cm;
(2)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5-17cm;
(3)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3-4cm;
(4)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5-40cm。
進一步地,b、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其他植株為黃梔子時
(1)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10-30cm;
(2)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7-35cm;
(3)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4-10cm;
(4)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7-30cm。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1)使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減少了受自然天氣的影響程度,根據保肝菊生長特點改變光照,從而影響光合作用;
(2)即使因其他因素影響保肝菊的種植,造成保肝菊產量的降低或者種植戶經濟效益的下降,也可以使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的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使得種植戶獲得一定的補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結構進行說明,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
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包括下列方法:
a、保肝菊改變光照的方法的施光步驟為:
(1)保肝菊葉珠在10-15cm高,采用一定光譜長度的人造光;
(2)保肝菊葉珠在在15-40cm高時,根據不同大氣溫度選擇不同光譜長度的人造光;
(3)保肝菊開花后10-30天的開花后期,根據植物的生理效應采用不同光譜波長的人造光;
b、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步驟為:
(5)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10-100cm;
(6)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5-100cm;
(7)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3-10cm;
(8)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5-50cm。
實例1
(1)保肝菊葉珠在10-15cm高,人造光的波長為500nm的可見光,主要是葉片的生長;
(2)保肝菊葉珠在在15-40cm高時,大氣溫度為10-15度,采取人造光的波長為700nm的可見光,其中紅外線占52%,黃光比例可達15%,紫外線只占10%,其他成分可采用波長400的可見光,在大氣溫度高于15度時,采取1000nm的以上的可見光,控制光合作用;在大氣溫度低于15度時,采用自然光;
(3)保肝菊開花后10-30天的開花后期,開花13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510-400nm的藍紫光,促進葉綠素吸收,促進強的光合作用,促進花瓣的成長,開花17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1000-720nm的藍紫光,對保肝菊花瓣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開花及花瓣顏色,開花20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400-320nm的不可見光,控制花瓣成形和著色作用,開花30天后,人造光采取波長>1000nm,植物吸收后轉變為熱能,促進干物質積累,但不參與光合作用;
實例2
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其他植株為金銀花時
(1)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15cm;
(2)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10m;
(3)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4cm;
(4)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30cm。
實例3
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方法:其他植株為黃梔子時
(1)保肝菊與其他植株相互輪作和套種的距離保持在20cm;
(2)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株距保持在30cm;
(3)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方穴比保肝菊穴低7cm;
(4)施肥:施肥的位置距離保肝菊比較近,距離與保肝菊相互輪作和套種的其他植株較遠,二者之間的距離差在17cm。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保肝菊種植方法可以在本種植基地上進行實施,還有很多實施例子沒有列舉,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