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柴胡育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柴胡(Radix Bupleuri)為我國、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使用的常用大宗藥材。隨 著野生柴胡的資源蘊藏量急劇下降,人工栽培柴胡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已通過選擇育種選 育出中柴1-3號3個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新品種及中紅柴1號狹葉柴胡新品種 (B. scorzonerif〇Iium Willd)。各品種在不同環境中都表現出產量藥效穩定性。但是與主 要作物相比,柴胡馴養歷史較短,很多性狀不利于標準化生產種植,特別是種子萌發時對土 壤水分含量非常敏感,在田間萌發率低和出苗不整齊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新品種的推廣工 作。據《北柴胡新品種中柴系列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柴胡直播每畝需用種2公斤,成苗約6 萬株。柴胡種子千粒重約lg,因此柴胡田間直播成苗率僅為3%。同時柴胡出苗期長,且種子 萌芽時對濕度溫度較為敏感,因此在柴胡播種及苗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田間管 理,這也是柴胡規模化生產亟待解決的問題。
[0003] 目前人工種植柴胡種子發芽率低和投入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旨在解決目前人工種植柴 胡種子發芽率低和投入成本高的問題。
[0005]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所述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 方法以泥炭土和河沙混合配置營養基質,將營養基質置入營養缽中壓實,以保障后期基質 充分吸水;將種子水選去雜去劣風干后用營養缽播種后覆土;將帶種子的營養缽置于托盤 中,利用滲透澆水的方式進行土壤水份調控,使表層土壤充分濕潤,同時又不形成水漬。待 幼苗子葉出土后煉苗至長至3-5葉時進行大田移栽。
[0006] 進一步,所述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 步驟一,育苗基質配置:以0_5mm的精細結構泥炭土與河沙按1:1比例混合為育苗 基質,將基質堆積后薄膜覆蓋,發酵滅菌一周后待用,將已滅菌基質填入營養缽后,置帶土 營養缽于水平淺托盤中;
[0008] 步驟二,種子去劣去雜:取曬干的柴胡種子放入水中浸泡,邊攪動水中種子邊去除 水上漂浮的癟粒和雜質,去雜后的種子用紗布漏出流動水分,將種子攤開置于室外陰涼通 風處以去除種子表面多余水分,將表面有少量水分的種子同干燥的細沙混勻后待用;
[0009] 步驟三,播種:將混有種子的細沙均勻撒播于營養缽中,每缽用種量控制在30粒, 播種完成后種子上覆一層薄土,覆土厚度低于lcm,土壤施水采用滲透吸水法;
[0010] 步驟四,育苗:柴胡子葉出土并暫開后對幼苗進行抗旱鍛煉,待表層3cM深度土壤 干燥時方可施水至表面濕潤,柴胡出苗超過20株時應去除晚發芽的苗和弱苗。
[0011] 進一步,所述營養缽為10cM*10cM*10cM。
[0012]進一步,所述將種子攤開置于室外陰涼通風處6-8小時以去除種子表面多余水分。 [0013]進一步,所述營養缽中,每缽用種量控制在30粒。
[0014]進一步,所述土壤施水采用滲透吸水法:沿營養缽縫隙處往托盤中加入水,待泥炭 土表面濕潤后,托盤內保留一厘米深度的水,將托盤置于室外陽光直射處,待土壤表層干燥 后施入水。
[0015] 進一步,所述柴胡出苗超過20株時應去除晚發芽的苗和弱苗,每缽柴胡苗控制在 15-20 株。
[0016] 本發明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可以使柴胡種子出苗成活率達到80%以 上,遠高于田間直播成活率(3%);采用營養缽育苗可以在小面積內育出大面積需要的柴胡 幼苗,平均每畝所需柴胡苗育苗面積不超過二十平米;柴胡直播常因為土壤溫度和濕度不 好控制而發芽率低,且出苗不整齊,而小面積的營養缽育苗可以很好的控制柴胡種子周圍 的小環境溫度和濕度,達到提高種子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的效果;營養缽育苗結合滲透澆 水法可以避免破壞土壤表層結構,保障柴胡種子呼吸;應用本發明技術柴胡種子可以在20 天內整齊出苗,較大田出苗期1個月顯著縮短;本發明采用疏松土壤基質,拔苗時不容易損 傷柴胡根系,幼苗移栽成活率可達95%以上;柴胡直播因為種子出苗期較長,苗期生長緩 慢,致使田間雜草較多,而三葉期后正是柴胡生長旺盛時期,短期內即可抑制雜草生長,從 而避免柴胡生長早期雜草太多導致除草時人力物力投入過大,以及除草劑使用產生的藥效 殘留問題。此外,每次小苗移栽后,營養缽中剩余的多數營養基質可以加入泥炭供二次育苗 使用,營養缽、托盤等裝置也可以重復利用。
【附圖說明】
[0017]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 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發明。
[0019] 本發明以泥炭土和河沙混合配置營養基質,將種子去雜去劣后用營養缽播種育 苗。將帶種子的營養缽置于托盤中,利用滲透澆水的方式進行土壤水份調控,待幼苗長至3_ 5葉時進行大田移栽。
[0020]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詳細的描述。
[0021]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2] S101:育苗基質配置:以泥炭土與河沙按1:1比例混合為育苗基質,將基質堆積后 薄膜覆蓋,發酵滅菌一周后待用,將已滅菌基質填入10cM*10cM*10cM規格的營養缽后,置帶 土營養缽于水平淺托盤中;
[0023] S102:種子去劣去雜:取曬干的柴胡種子放入水中浸泡,邊攪動水中種子邊去除水 上漂浮的癟粒和雜質,去雜后的種子用紗布漏出流動水分,將種子攤開置于室外陰涼通風 處6-8小時以去除種子表面多余水分,將表面有少量水分的種子同干燥的細沙混勻后待用; [0024] S103:播種:將混有種子的細沙均勻撒播于營養缽中,每缽用種量控制在30粒左 右,播種完成后種子上覆一層薄土,土壤施水采用滲透吸水法:沿營養缽縫隙處往托盤中加 入水,待泥炭土表面濕潤后,托盤內保留一厘米深度的水,將托盤置于室外陽光可以直射 處,待土壤表層干燥后施入水;
[0025] S104:育苗:柴胡子葉出土并暫開后對幼苗進行抗旱鍛煉,待表層3cM深度土壤干 燥時方可施水至表面濕潤,柴胡出苗超過20株時應去除晚發芽的苗和弱苗,每缽柴胡苗控 制在15-20株。
[0026] 下面結合實驗對本發明的應用效果作詳細的描述。
[0027] 實驗1、育苗基質對柴胡種子發芽影響實驗
[0028] 以中柴1號、中柴2號、中柴3號及中紅柴1號種子為材料,培養基質分別為菜園土、 河沙、營養土、〇_5mm的精細結構泥炭土,每個基質設置5個重復。種子育苗采用10*10*10cM 塑料方盆,每盆播種50粒種子。因預備實驗中噴灌施水導致菜園土及泥炭土表層板結,此措 施條件下園土及泥炭土中種子出苗率皆低于3%。因此為保證基質表層結構不被破壞,故采 取將營養盆置入淺托盤中,往托盤加水至土壤表層濕潤的施水措施。此措施3天加一次水, 較噴灌施水需每日多次更為省事。
[0029]發芽統計結果表明各基因型柴胡種子在不同培養基質中發芽率差異顯著,且趨勢 一致(表1)。方差分析表明培養基質對柴胡種子發芽影響顯著,其中河沙中柴胡發芽率最 高,泥炭土次之,菜園土和營養土之間差異不顯著(表1,表2)。所有參試基因型種子在河沙 中發芽率皆超過70%,這可能歸咎于河沙良好的通透性及本實驗中滲透吸水措施的保濕 性。但河沙中柴胡種子子葉展開后所有幼苗開始變黃,這可能是因為河沙中缺乏柴胡生長 需要的營養物質導致的,因此用河沙培養柴胡種子不可行。本實驗泥炭土中,柴胡幼苗出苗 率皆大于50%,且所有幼苗皆能正常生長至5葉期。因泥炭土吸水性大于河沙,這容易導致 泥炭基質表層形成封閉性,因此考慮利用河沙對泥炭土基質結構進行改進,以提高柴胡發 芽率。
[0030]表1:育苗基質對柴胡種子出苗率的影響
[0034]實驗2:泥炭土基質結構改良實驗
[0035]以中柴1號、中柴2號、中柴3號及中紅柴1號種子為材料,采用純泥炭土、河沙、及泥 炭土與河沙1:1混合基質為育苗基質,每個基質設置5個重復。種子育苗采用10*10*10cM塑 料方盆,每盆播種50粒種子。幼苗出土并展開子葉記為發芽。幼苗出土后除去大多數小苗, 保留20棵生長狀況一致的健壯苗,待幼苗長至5葉期統計幼苗成活株數。
[0036]發芽統計結果表明各基因型柴胡種子在不同培養基質中發芽率差異顯著(表1,表 2),其中純河沙與泥炭河沙混合基質間出苗差異不顯著,而這兩種基質顯著高于純泥炭基 質。幼苗成活率統計結果表明:河沙基質不利于柴胡幼苗生長,利用其培養的柴胡幼苗幾乎 全部死亡。純泥炭土與混合基質間幼苗成活率差異不顯著。因此泥炭與河沙混合基質既能 保障柴胡種子出苗率,又可以使幼苗健康生長。
[0037]表3:育苗基質配比對柴胡種子出苗率及幼苗成活率的影響
[004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以泥炭 土和河沙混合配置營養基質,將種子去雜去劣后用營養缽播種育苗;將帶種子的營養缽置 于托盤中,利用滲透澆水的方式進行土壤水份調控,待幼苗長至3-5葉時進行大田移栽。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高效的柴胡育 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育苗基質配置:以泥炭土與河沙按1:1比例混合為育苗基質,將基質堆積后薄 膜覆蓋,發酵滅菌一周后待用,將已滅菌基質填入營養缽后,置帶土營養缽于水平淺托盤 中; 步驟二,種子去劣去雜:取曬干的柴胡種子放入水中浸泡,邊攪動水中種子邊去除水上 漂浮的癟粒和雜質,去雜后的種子用紗布漏出流動水分,將種子攤開置于室外陰涼通風處 以去除種子表面多余水分,將表面有少量水分的種子同干燥的細沙混勻后待用; 步驟三,播種:將混有種子的細沙均勻撒播于營養缽中,每缽用種量控制在30粒,播種 完成后種子上覆一層薄土,覆土厚度低于lcm,土壤施水采用滲透吸水法; 步驟四,育苗:柴胡子葉出土并暫開后對幼苗進行抗旱鍛煉,待表層3cM深度土壤干燥 時方可施水至表面濕潤,柴胡出苗超過20株時應去除晚發芽的苗和弱苗。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缽為10cM* 10cM*10cM。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種子攤開置于室 外陰涼通風處6-8小時以去除種子表面多余水分。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缽中,每缽用 種量控制在30粒。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施水采用滲透 吸水法:沿營養缽縫隙處往托盤中加入水,待泥炭土表面濕潤后,托盤內保留一厘米深度的 水,將托盤置于室外陽光直射處,待土壤表層干燥后施入水。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柴胡出苗超過20株 時應去除晚發芽的苗和弱苗,每缽柴胡苗控制在15-20株。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高效的柴胡育苗方法,以泥炭土和河沙混合配置營養基質,將種子去雜去劣后用營養缽播種育苗;將帶種子的營養缽置于托盤中,利用滲透澆水的方式進行土壤水份調控,待幼苗長至3?5葉時進行大田移栽。本發明采用疏松的泥炭土與河沙混合基質,通過營養缽育苗,結合滲透澆水的方式進行土壤水份調控,待幼苗長至3?5葉時進行大田移栽;營養缽育苗通過控制柴胡種子周圍的小環境溫度和濕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整齊度;可以在小面積內育出大田生產所需的柴胡幼苗,疏松土壤基質可以使移苗時不容易損傷柴胡根系,保障幼苗移栽成活率;此外還可以減少柴胡生長早期除草產生的人力物力,及除草劑使用導致藥效殘留。
【IPC分類】A01G1/00, A01G9/10
【公開號】CN105706729
【申請號】CN201610196819
【發明人】余馬, 侯大斌, 劉靜波, 舒曉燕, 黃晶, 劉丹, 劉宏偉, 段莎莎
【申請人】西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