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蠶豆的栽植方法。
背景技術:
蠶豆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現有技術中,在種植蠶豆時往往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如蠶豆的生長過程中往往因為初期的選種和土地的不恰當選擇,導致蠶豆的不健康生長,使得蠶豆的生長質量差,生長參差不齊,使得蠶豆的產量無法提高,蠶豆的營養價值和藥效不能夠完美的體現,使用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蠶豆的栽植方法,該蠶豆的栽植方法有助于蠶豆的健康成長,提高蠶豆的生長質量,增加蠶豆的產量,使用效果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蠶豆的栽植方法,所述的蠶豆的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開溝分墑:根據田塊大小進行操作,田塊2.3-2.6m開墑,溝深20-23cm,寬30cm;
播種:在十月份左右,首先用60度左右的水把蠶豆種子浸泡一個晚上,選取種子較小粒的品種取出控干水,用濕布催芽,當有80%-90%的蠶豆種子出牙后將發芽的蠶豆種子放入育苗容器中,并放在重組陽光不直接照射的地方培育,出苗后采用條點明豆的播種方式進行播種,播種基本苗為1.2—1.5萬株每畝,株行距為12×600px或15×450px;
成長:播種時采用每畝0.5-1kg土壤磷素活化劑(昂力素)拌種,之后每畝施優質廄肥1200-1500kg每畝或蓋適量稻草;此后每周施一次腐熟有機肥,并進行少量的澆水,保證土壤濕潤水分含量在10%-15%,直至豆苗長至2.5-3臺葉期時每畝施普鈣28kg,硫酸鉀8-12kg,此后每畝施人糞500-700kg,并控制澆水保證土壤的水分在20%-35%之間,直至現蕾,此時澆一次現蕾開花水,之后每兩周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直至盛花結莢,此時澆一次盛花結莢水,為保證營養充足,每周施兩次人糞、豬糞、羊糞或牛糞,每畝1000kg-1400kg,直至成熟;
收獲:當莢內子粒膨脹到一定程度后可直接摘取下來即可。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催芽時間為2-3天。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蠶豆種子培育至出苗時間需要12-20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有助于蠶豆的健康成長,提高蠶豆的生長質量,增加蠶豆的產量,使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一種蠶豆的栽植方法,所述的蠶豆的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開溝分墑:根據田塊大小進行操作,田塊2.3-2.6m開墑,溝深20-23cm,寬30cm;
播種:在十月份左右,首先用60度左右的水把蠶豆種子浸泡一個晚上,選取種子較小粒的品種取出控干水,用濕布催芽,當有80%-90%的蠶豆種子出牙后將發芽的蠶豆種子放入育苗容器中,并放在重組陽光不直接照射的地方培育,出苗后采用條點明豆的播種方式進行播種,播種基本苗為1.2—1.5萬株每畝,株行距為12×600px或15×450px;
成長:播種時采用每畝0.5-1kg土壤磷素活化劑(昂力素)拌種,之后每畝施優質廄肥1200-1500kg每畝或蓋適量稻草;此后每周施一次腐熟有機肥,并進行少量的澆水,保證土壤濕潤水分含量在10%-15%,直至豆苗長至2.5-3臺葉期時每畝施普鈣28kg,硫酸鉀8-12kg,此后每畝施人糞500-700kg,并控制澆水保證土壤的水分在20%-35%之間,直至現蕾,此時澆一次現蕾開花水,之后每兩周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直至盛花結莢,此時澆一次盛花結莢水,為保證營養充足,每周施兩次人糞、豬糞、羊糞或牛糞,每畝1000kg-1400kg,直至成熟;
收獲:當莢內子粒膨脹到一定程度后可直接摘取下來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催芽時間為2-3天。
進一步地,所述蠶豆種子培育至出苗時間需要12-20天。
本發明蠶豆的栽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有助于蠶豆的健康成長,提高蠶豆的生長質量,增加蠶豆的產量,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