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番茄機械化育苗裝置。
背景技術:
番茄,別名西紅柿、洋柿子。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圓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番茄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并具有減肥瘦身、消除疲勞、增進食欲、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等功效。番茄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種植面積較大。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大量的種植面積需要及時有效的幼苗的培育方法,以供番茄大面積種植使用,現有育苗方法全程均為人工播種和移栽,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番茄機械化育苗裝置,其能夠實現連續機械化番茄播種過程,提高播種效率,極大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番茄機械化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種植棚;
第一導軌,其設置在種植棚內,所述第一導軌包括多列相互平行設置的縱向導軌和垂直設置在縱向導軌一端的橫向導軌,所述橫向導軌和所述縱向導軌的交叉處相互導通;
育苗床,其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為一四周均帶有側壁的矩形框架;底盤,其設置在床架的底部;出水口,其貫通設置在所述底盤上;導管,其一端連通至所述出水口;插板,其可拆卸的插入床架的中部,且插板與底盤平行設置,插板所在平面與底盤所在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3-6cm;育苗缽,其為兩端開口的矩形筒體結構,多個育苗缽內填充滿育苗基質后排列設置在所述插板上;其中,插板自與縱向導軌平行的第一側壁插入床架內,所述第一側壁的一端與床架樞接設置,所述第一側壁的另一端與床架通過卡扣可拆卸的設置;第二導軌,其為三連桿結構,第二導軌固定設置在插板與床架的內側壁的接觸處,且插板的下邊沿與第二導軌的上端邊沿抵觸設置;滑塊,其設置在底盤的下端面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導軌上;
播種機,其跨設在橫向導軌上,且設置在橫向導軌的一端,所述播種機的正下方與橫向導軌垂直設置多個播種噴嘴;
灑土機,其跨設在橫向導軌上,且與播種機抵觸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灑土機的上方設置一個基質承載腔,在基質承載腔的下方連通設置一個長條形開口,所述長條形開口的長度與育苗床的邊長大小相適應,所述長條形開口的寬度≤3cm;
驅動裝置,其驅動育苗床在第一導軌上滑動;
其中,所述育苗床自橫向導軌的一端依次滑動經過播種機和灑土機的正下方后再移動至其中一個縱向導軌上。
優選的是,還包括:把手,其設置在插板的第二側壁上,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一側壁位于床架的同側;以及
兩個收縮支腿,其嵌入式設置在插板的下表面上,且設置在靠近第二側壁處,兩個收縮支腿的上端與插板的下表面樞接設置。
優選的是,還包括:振動器,設置在所述基質承載腔的側壁上。
優選的是,所述育苗缽的規格為8-12cm×8-12cm×7-10cm。
優選的是,所述插板包括平行交替設置的透氣部和保濕部,所述透氣部為網狀結構板體,保濕部為內部嵌設有吸水棉的腔體結構,且所述吸水棉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盤的上端面上,腔體結構的側壁為均勻分布有貫通孔的板體,所述插板的厚度為≤5cm。
優選的是,網狀結構板體的網孔徑為<1cm;貫通孔的孔徑為<0.8cm。
優選的是,吊掛式花灑,其設置在種植棚頂部,吊掛式花灑的下端延伸至育苗床正上方至少40cm高度處。
優選的是,還包括:基質進料裝置,其包括進料斗和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一端貫通種植棚的側壁延伸至,基質承載腔的進料口;進料管道的另一端與進料斗的出料口連通設置。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第一導軌、育苗床、播種機和灑土機的相互配合,實現機械化快速播種的目的,并且在播種完成后,還能夠輕松的將育苗床移動至縱軌上放置,便于后期育苗管理;
育苗床上的底盤和插板之間設置一定距離,便于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根部土壤透氣,補水,避免幼苗根部積水;
當需要將幼苗進行移栽時,可以卡扣打開,并旋轉打開第一側壁,使得插拔在第二導軌的支撐下,能夠被手動或者機械拉動逐漸移出床架,在床架移出過程中,就可以逐層移出生長有幼苗的育苗缽,實現輕松篩選和幼苗分離。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較簡單,可實現工業化快速播種和番茄育苗的快速培植。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種植棚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育苗床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種植棚的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插板的橫切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番茄機械化育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種植棚100;
第一導軌,其設置在種植棚內,所述第一導軌包括多列相互平行設置的縱向導軌200和垂直設置在縱向導軌一端的橫向導軌300,所述橫向導軌和所述縱向導軌的交叉處相互導通;
育苗床400,其包括床架401,所述床架為一四周均帶有側壁的矩形框架;底盤402,其設置在床架的底部;;出水口,其貫通設置在所述底盤上;導管,其一端連通至所述出水口;插板403,其可拆卸的插入床架的中部,且插板與底盤平行設置,插板所在平面與底盤所在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3-6cm;育苗缽404,其為兩端開口的矩形筒體結構,多個育苗缽內填充滿育苗基質后排列設置在所述插板上;其中,插板自與縱向導軌平行的第一側壁插入床架內,所述第一側壁的一端與床架樞接設置,所述第一側壁405的另一端與床架通過卡扣可拆卸的設置;第二導軌406,其為三連桿結構,第二導軌固定設置在插板與床架的內側壁的接觸處,且插板的下邊沿與第二導軌的上端邊沿抵觸設置;滑塊407,其設置在底盤的下端面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導軌上;
播種機500,其跨設在橫向導軌上,且設置在橫向導軌的一端,所述播種機的正下方與橫向導軌垂直設置多個播種噴嘴;
灑土機600,其跨設在橫向導軌上,且與播種機抵觸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灑土機的上方設置一個基質承載腔,在基質承載腔的下方連通設置一個長條形開口,所述長條形開口的長度與育苗床的邊長大小相適應,所述長條形開口的寬度≤3cm;
驅動裝置,其驅動育苗床在第一導軌上滑動;
其中,所述育苗床自橫向導軌的一端依次滑動經過播種機和灑土機的正下方后再移動至其中一個縱向導軌上。
在上述方案中,本發明通過第一導軌、育苗床、播種機和灑土機的相互配合,實現機械化快速播種的目的,并且在播種完成后,還能夠輕松的將育苗床移動至縱軌上放置,便于后期育苗管理;
育苗床上的底盤和插板之間設置一定距離,便于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根部土壤透氣,補水,避免幼苗根部積水;
當需要將幼苗進行移栽時,可以打開卡扣,并旋轉打開第一側壁,使得插拔在第二導軌的支撐下,能夠被手動或者機械拉動逐漸移出床架,在床架移出過程中,就可以逐層移出生長有幼苗的育苗缽,實現輕松篩選和幼苗分離;
底盤中水分過多時需要經出水口排出,水分過少時,可通過上端澆灌幼苗補充。
如圖3所示,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還包括:
把手408,其設置在插板的第二側壁上,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一側壁位于床架的同側;以及
兩個收縮支腿409,其嵌入式設置在插板的下表面上,且設置在靠近第二側壁處,兩個收縮支腿的上端與插板的下表面樞接設置。
在上述方案中,把手便于人們抓握,以便將插板從育苗床中逐漸拉出進行幼苗的拆分和移栽,當插板從育苗床上移出較多時,收縮支腿用于支撐插板。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還包括:
振動器,設置在所述基質承載腔的側壁上。
如圖3所示,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育苗缽的規格為8-12cm×8-12cm×7-10cm。
如圖4所示,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插板包括平行交替設置的透氣部410和保濕部411,所述透氣部為網狀結構板體,保濕部為內部嵌設有吸水棉412的腔體結構,且所述吸水棉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盤的上端面上,腔體結構的側壁為均勻分布有貫通孔的板體,所述插板的厚度為≤5cm。
透氣部設置為用于提高育苗缽底部土壤的透氣性,保濕部通過吸水棉保持一定水分,給育苗缽底部土壤提供一定的水分來源,并且,在水分過多時,還會通過透氣部和墻體結構的側壁的貫通孔滴漏入底盤上,如果水分不足時,又會經過吸水棉源源不斷的補充入保濕部內,在不浪費水分的同時,始終保持土壤濕度均勻,適于幼苗生長需要。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網狀結構板體的網孔徑為<1cm;貫通孔的孔徑為<0.8cm。
網孔徑和貫通孔的孔徑均不宜過大,否則會造成基質過多進入其中,發生阻塞。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還包括:吊掛式花灑,其設置在種植棚頂部,吊掛式花灑的下端延伸至育苗床正上方至少40cm高度處。
如圖3所示,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還包括:基質進料裝置,其包括進料斗和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一端貫通種植棚的側壁延伸至,基質承載腔的進料口;進料管道的另一端與進料斗的出料口連通設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種植過程中,基質通過基質進料裝置持續不斷的提供給灑土機,保證播種的連續性,有效提高原有人工播種的效率。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