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殺蟲劑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農藥在人類抵抗病蟲害為害,保護農作物高產、優質生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自二十世紀中葉有機合成農藥問世以來,由于其具有高效、速效、廣譜等特點,曾經一度對農業生產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但由于高毒、高殘有機合成農藥的大面積使用,短短的幾十年以來,所導致的負面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如害蟲抗藥性,環境污染,有益生物的大量殺傷等等。對害蟲高效,對環境、非靶標生物安全的生物合理農藥成為現代農藥創制和發展的主流。植物源農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由于其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易產生抗藥性,在自然環境中易降解等優點,符合生物合理農藥的要求。近年來,研究與開發高活性的植物源農藥已成為研究的熱點,并申請了多個相關的專利。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廢棄蜜桔果皮為主要原料的農藥殺蟲劑,成本低,效果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以解決技術問題。
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以廢棄蜜桔果皮采用有機溶劑浸提時間2-4小時,溫度40-65℃,提取三次;采用中空纖維膜過濾法和蒸餾法提取,得到蜜桔皮提取物;
B、將提取物與復配苦參堿、辣椒堿和魚藤酮混合;
C、將以上混合物混合均勻即可。
優選的,所述的有機溶劑為質量分數為40-70%的乙醇或50-75%的丙酮。
優選的,所述的復配苦參堿由苦參堿和阿維菌素復配而成。
優選的,所述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復配苦參堿0.5-2.5%,辣椒堿0.5-1.5%、魚藤酮0.2-2.8%、蜜桔皮提取物 余量。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本發明是以蜜桔廢棄果皮為原料,采用有機溶劑提取蜜桔堿,添加辣椒堿、苦參堿、魚藤酮復合成廣譜植物農藥殺蟲劑,有效防治棉花紅蜘蛛、蜜柑橘全爪螨蟲、菜蚜蟲、菜青蟲、水稻二化螟、茶毛蟲、小綠葉蟬,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殺和觸殺功效。是一種安全、高效、無殘留、無公害的植物源農藥。代替了化學農藥殺蟲劑等優點,是有發展遠景的植物農藥殺蟲劑。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根據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實施例1
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以廢棄蜜桔果皮采用有機溶劑浸提時間3小時,溫度55℃,提取三次;采用中空纖維膜過濾法和蒸餾法提取,得到蜜桔皮提取物;
B、將提取物與復配苦參堿、辣椒堿和魚藤酮混合;
C、將以上混合物混合均勻即可。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質量分數為50%的乙醇。
所述的復配苦參堿由苦參堿和阿維菌素復配而成。
所述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復配苦參堿1.8%,辣椒堿1.0%、魚藤酮2.3%、蜜桔皮提取物 余量。
實施例2
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以廢棄蜜桔果皮采用有機溶劑浸提時間4小時,溫度40℃,提取三次;采用中空纖維膜過濾法和蒸餾法提取,得到蜜桔皮提取物;
B、將提取物與復配苦參堿、辣椒堿和魚藤酮混合;
C、將以上混合物混合均勻即可。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質量分數為75%的丙酮。
所述的復配苦參堿由苦參堿和阿維菌素復配而成。
所述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復配苦參堿0.5%,辣椒堿1.5%、魚藤酮0.2%、蜜桔皮提取物 余量。
實施例3
一種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以廢棄蜜桔果皮采用有機溶劑浸提時間2小時,溫度65℃,提取三次;采用中空纖維膜過濾法和蒸餾法提取,得到蜜桔皮提取物;
B、將提取物與復配苦參堿、辣椒堿和魚藤酮混合;
C、將以上混合物混合均勻即可。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質量分數為70%的乙醇。
所述的復配苦參堿由苦參堿和阿維菌素復配而成。
所述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復配苦參堿2.5%,辣椒堿0.5%、魚藤酮2.8%、蜜桔皮提取物 余量。
將實施例1配制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室內毒力測定:室內供試害蟲有:棉花紅蜘蛛、蜜柑橘全爪螨蟲、菜蚜蟲、菜青蟲、水稻二化螟、茶毛蟲、小綠葉蟬。所有供試害蟲均為從田間抓獲,于室內人工飼養一段時間后,挑選大小一致、日齡一致的試蟲供試。
實驗方法
采用浸蟲浸葉法。將按實例1加工得到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稀釋成不同濃度的供試藥液。測試蜜柑橘全爪螨蟲、菜蚜蟲的活性時,挑選每片上帶蟲量在60頭左右的葉片,將帶蟲的葉片在藥液中浸10秒后取出,用吸水紙吸干葉片上殘余藥液后,置于培養皿內于養蟲室(T:25℃;R/H:85%)飼養,24h后檢查死蟲數和活蟲數,計算死亡率。對棉花紅蜘蛛、菜青蟲、水稻二化螟、茶毛蟲、小綠葉蟬的活性測試時,將試蟲在供試藥液中浸10秒,試蟲飼料在藥液中浸20秒后,吸干表面殘余藥液,分20頭一組置于培養皿內,置于養蟲室內飼養,24h后統計死蟲數和活蟲數,計算死亡率。上述各供試濃度對每種害蟲活性測試均重復三次,同時設清水處理作對照。計算校正死亡率。
試驗結果
按實施例1配制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稀釋濃度分別為500倍,1000倍,2000倍,4000倍和8000倍,對各種試蟲的殺蟲活性測定結果見表1。
表1按實施例1配制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對幾種試蟲的毒力測定結果(校正死亡率%)。
從表1中結果可以看出,按本發明技術生產的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對供試的幾種試蟲均有較好的藥效。
經過廣東博識環境化學研究所實際測試,該蜜桔皮復合植物農藥殺蟲劑對供試作物安全,而且用藥后對作物的保護效果較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