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板栗育苗是用板栗種子播種做砧木,板栗的砧木繁殖方法有多種,其播種方法最主要的是采用種子播種繁殖,具體做法是:將做種子的板栗(要求每公斤180-200粒左右),沙埋儲藏,需要播種時直接取出。這種方法由于沒有催芽過程,出苗率較低,而且在儲藏的過程中,種子損失率較高。中國專利CN101218882公開了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這種育苗方法雖然促提高了板栗種子的發芽率,但是其育苗方法需要將板栗種子先在大棚加溫,然后再種到缽內育苗,然后再移栽。生長速度慢,抗病力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滿足板栗苗生長的需求,加快板栗苗成長速度,抗病能力,改良培肥土壤。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種子處理方法:
將板栗種果用沙子掩埋,溫度低于5℃~0℃,時間為三個月;將沙藏栗果放置在溫度20~25℃,沙子濕度為15份~25%的沙子中,堆放10~20天并用濕麻袋蓋嚴,等待栗果出芽;將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別播種;
播種:
育苗地的地溫達到10~12℃,時間在3月底至4月上旬開溝播種;用犁開溝,把種子按犁溝分別平放入溝內,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2-3倍,株行距一般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當新苗出土長到25-30厘米時,進行施肥和澆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雞糞20~32份、硫酸銨34~46份、磷酸二銨11~23份、硫酸鉀11~23份。
進一步,所述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雞糞25份、硫酸銨40份、磷酸二銨18份、硫酸鉀17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肥料能滿足板栗苗生長對幾種主要營養元素的需求,施用后不僅能加快板栗苗成長速度,而且能改善板栗苗抗病能力,改良培肥土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種子處理方法:
將板栗種果用沙子掩埋,溫度低于0℃,時間為三個月;將沙藏栗果放置在溫度25℃,沙子濕度為25%的沙子中,堆放20天并用濕麻袋蓋嚴,等待栗果出芽;將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別播種;
播種:
育苗地的地溫達到12℃,時間在4月上旬開溝播種;用犁開溝,把種子按犁溝分別平放入溝內,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3倍,株行距一般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當新苗出土長到30厘米時,進行施肥和澆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雞糞20份、硫酸銨34份、磷酸二銨11份、硫酸鉀11份。
實施例2:
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種子處理方法:
將板栗種果用沙子掩埋,溫度低于5℃,時間為三個月;將沙藏栗果放置在溫度20℃,沙子濕度為15%的沙子中,堆放10天并用濕麻袋蓋嚴,等待栗果出芽;將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別播種;
播種:
育苗地的地溫達到10℃,時間在3月底開溝播種;用犁開溝,把種子按犁溝分別平放入溝內,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2倍,株行距一般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當新苗出土長到25厘米時,進行施肥和澆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雞糞32份、硫酸銨46份、磷酸二銨23份、硫酸鉀23份。
實施例3:
一種板栗育苗抗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種子處理方法:
將板栗種果用沙子掩埋,溫度低于3℃,時間為三個月;將沙藏栗果放置在溫度22℃,沙子濕度為20份的沙子中,堆放15天并用濕麻袋蓋嚴,等待栗果出芽;將出芽后的栗果放到袋子里揉搓,去除幼嫩根芽,再去分別播種;
播種:
育苗地的地溫達到11℃,時間在3月底開溝播種;用犁開溝,把種子按犁溝分別平放入溝內,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2倍,株行距一般為20×30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當新苗出土長到28厘米時,進行施肥和澆水,施肥所用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雞糞25份、硫酸銨40份、磷酸二銨18份、硫酸鉀17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