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甜葉菊是菊科草本植物,原產巴拉圭一帶,八十年代初我國引種栽培成功,其葉片中甜菊糖苷的甜度是蔗糖300倍以上,被稱為是最有開發價值和前途的健康新糖源。甜葉菊為異花授粉植物,種子帶浮毛、易帶菌,加上種子體積小、活力低等缺點,由于甜葉菊種子細小,干粒重僅有0.25-0.4克,貯藏養分很少,在甜葉菊早春育苗過程中,甜葉菊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極易受到低溫、冷害、高溫等逆境影響,造成萌發過程中極易失去發芽力,萌發時間長,發芽率與發芽勢降低,出苗不整齊,成苗差,影響甜葉菊大田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可以提高甜葉菊種子的發芽率。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將甜葉菊種子表面冠毛去除,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6-10 min,
然后用無菌水沖洗6次,每次3-5 min,放入紫外燈下照射6-10 min;
2)將步驟1)中得到的種子放入浸種液中浸泡6-10 h;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種子放入磁化水中磁化處理2-4 h;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種子重量為浸種液重量的1-2倍。
優選的,所述浸種液按重量份計包括,玉米肽1份、姜黃素3份、多靈菌3份、亞硒酸鈉3份、硫酸銅0.5份、磷酸二氫鉀5份、赤霉素0.2份和無菌水200份。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磁化處理的磁場強度為0.1-0.2 T。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顯著提高甜葉菊種子的發芽率,有利于該技術向商業化發展和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將甜葉菊種子表面冠毛去除,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6 min,
然后用無菌水沖洗6次,每次3 min,放入紫外燈下照射6 min;
2)將步驟1)中得到的種子放入浸種液中浸泡6 h;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種子放入磁化水中磁化處理2 h。
所述步驟2)中種子重量為浸種液重量的1倍。
所述浸種液按重量份計包括,玉米肽1份、姜黃素3份、多靈菌3份、亞硒酸鈉3份、硫酸銅0.5份、磷酸二氫鉀5份、赤霉素0.2份和無菌水200份。
所述步驟3)中磁化處理的磁場強度為0.1 T。
實施例2
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將甜葉菊種子表面冠毛去除,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8 min,
然后用無菌水沖洗6次,每次4 min,放入紫外燈下照射8 min;
2)將步驟1)中得到的種子放入浸種液中浸泡8 h;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種子放入磁化水中磁化處理3 h。
所述步驟2)中種子重量為浸種液重量的1.5倍。
所述浸種液按重量份計包括,玉米肽1份、姜黃素3份、多靈菌3份、亞硒酸鈉3份、硫酸銅0.5份、磷酸二氫鉀5份、赤霉素0.2份和無菌水200份。
所述步驟3)中磁化處理的磁場強度為0.15 T。
實施例3
一種甜葉菊種子播種前處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將甜葉菊種子表面冠毛去除,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 min,
然后用無菌水沖洗6次,每次5 min,放入紫外燈下照射10 min;
2)將步驟1)中得到的種子放入浸種液中浸泡10 h;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種子放入磁化水中磁化處理4 h。
所述步驟2)中種子重量為浸種液重量的2倍。
所述浸種液按重量份計包括,玉米肽1份、姜黃素3份、多靈菌3份、亞硒酸鈉3份、硫酸銅0.5份、磷酸二氫鉀5份、赤霉素0.2份和無菌水200份。
所述步驟3)中磁化處理的磁場強度為0.2 T。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