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播種工藝,特別涉及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
背景技術:
谷物種植有兩種方式:一種為育苗移栽,另一種為種子直播。其中,種子直播具有省時、省力、高效且易操作的優點,在旱田種植中較常見。
目前,常見的種子直播有人工撒播和機械條播兩種。其中,人工撒播是將種子無設定規則的任意拋撒,直至大田土壤中的種子密度相對適宜,再以旋耕等覆土方式蓋種,由于這種人工撒播是任意拋撒的,導致大田所長作物為不規則排布,不利于增產;機械條播是利用播種機械上相互配合的旋耕刀和播種器將種箱內的種子定居、定簇的播進土壤內,這一種播種方式,雖然播下去的種子在大田中規則排布,但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土壤干燥,在這種土壤環境下不利于種子的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本工藝可補充種子生長所需養分,提高土壤的保溫保水性能,提高作物的產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備料:分別將底土、種子、第一面土、保溫漿料和第二面土分別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順序排列的底土箱、種子箱、第一面土箱、漿箱和第二面土箱內;
B、開溝:由開溝器將田地開出一條溝;
C、播種:在溝內先播底土,在底土的基礎上播種子,播完種子,播面土,在第一面土的基礎上噴漿料,噴完漿料,再播第二面土。
為了進一步提高保溫漿料的保溫保墑性能,所述保溫漿料由面粉和秸稈粉加入水加熱使其呈糊狀,充分混合后加入改性劑、增塑劑、成膜助劑和交聯劑,此設計可提高保溫漿料的成膜韌性,提高保溫漿料的保溫保墑性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了進一步提高所述改性劑可為骨粉、淀粉或礦物粉,所述成膜助劑和交聯劑為含有活性基團的低分子量聚合物,此設計可提高保溫漿料的成膜韌性,提高保溫漿料的保溫保墑性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面土和第二面土均為待播種田地中的土壤,所述底土為面土與腐熟廄肥的混合體;此設計可補充種子生長所需養分,有利于種子的生長,提高作物的產量。
為了進一步提高保溫漿料噴出的可靠性,所述漿箱下部設有噴漿管,噴漿管的上部設有噴漿泵,噴漿管的下側設有噴漿頭,此設計可使保溫漿料經過噴漿管從噴漿頭上噴出,提高保溫漿料撒在面土上的質量。
為了進一步提高保溫漿料的均勻度,所述噴漿頭的底側距離地面的高度不高于5cm,此設計使保溫漿料均勻撒在面土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先將底土覆蓋在開溝后的土層上,種子種在底土上,底土為種子提供養分,有利于種子的生長;種子播在底土上后,將面土覆蓋在種子上,避免種子暴曬在外面,在面土上噴保溫漿料,提高土壤的保溫保墑性能;在保溫漿料的基礎上覆蓋一層面土,防止保溫漿料暴露在外界環境下而降低保溫保墑性能,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可應用于谷類作物的播種工作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播種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土,2種子,3第一面土,4保溫漿料,5第二面土,6噴漿頭,7噴漿管,8噴漿泵, 9漿箱,10第二面土箱,11第一面土箱,12種子箱,13底土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備料:分別將底土1、種子2、第一面土3、保溫漿料4和第二面土5分別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順序排列的底土箱13、種子箱12、第一面土箱11、漿箱9和第二面土箱10內;
B、開溝:由開溝器將田地開出一條溝;
C、播種:在溝內先播底土1,在底土1的基礎上播種子2,播完種子2,播面土,在第一面土3的基礎上噴漿料,噴完漿料,再播第二面土5。
保溫漿料4由面粉和秸稈粉加入水加熱使其呈糊狀,充分混合后加入改性劑、增塑劑、成膜助劑和交聯劑,改性劑為骨粉,成膜助劑和交聯劑為含有活性基團的低分子量聚合物;第一面土3和第二面土5為待播種田地中的土壤,底土1為待播種田地中的土壤與腐熟廄肥的混合體;漿箱9下部設有噴漿管7,噴漿管7的上部設有噴漿泵8,噴漿管7的下側設有噴漿頭6,噴漿頭6的底側距離地面的高度為5cm;底土箱13、種子箱12、第一面土箱11、漿箱9和第二面土箱10的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先將底土1覆蓋在開溝后的土層上,種子2種在底土1上,底土1為種子2提供養分,有利于種子2的生長;種子2播在底土1上后,將第一面土3覆蓋在種子2上,避免種子2暴曬在外面,在第一面土3上噴保溫漿料4,提高土壤的保溫保墑性能;在保溫漿料4的基礎上覆蓋一層第二面土5,防止保溫漿料4暴露在外界環境下而降低保溫保墑性能,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可應用于谷類作物的播種工作中。
實施例2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改性劑為淀粉,噴漿頭6的底側距離地面的高度為3cm。
實施例3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谷物種子的播種工藝,與實施例1和2的不同之處在于,改性劑為礦物粉,噴漿頭6的底側距離地面的高度為4cm。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