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西紅柿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西紅柿,又稱西紅柿,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具有減肥瘦身、消除疲勞、增進食欲、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等功效。在吃西紅柿食療減肥時,西紅柿以成熟多汁漿果為產品的草本植物。常規種植方法生產的西紅柿每100克鮮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質O.6~1.2克、維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蘿卜素、礦物鹽、有機酸等。常規西紅柿種植養分的積累程度一般,西紅柿抗病、抗逆能力一般,產量不高。技術實現要素:為此,本發明的目的是一種西紅柿的種植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西紅柿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種子處理:將西紅柿種子先在太陽下晾曬3天,然后將西紅柿種子平鋪,使其厚度在2cm,然后對西紅柿種子顆粒進行微波處理,微波處理的功率為1200W,微波作用時間為5min,然后采用質量濃度為0.18%的鉬酸鈉溶液浸泡42min,然后再采用質量濃度為2.8%的氯化鈣溶液浸泡2小時,然后再將西紅柿種子放在溫度為36℃,空氣相對濕度為65%的環境下,同時采用720lux的光照進行照射,18min后,經過催芽,等到絕大多數種子露白,即可播種;通過對種子的處理,能夠提高種皮的通透性,提升種子內細胞激素的水平,促進種胚的發育,提高種子的發芽率與成活率;(2)播種育苗:播種前,先將苗床淋透水,播后隨即蓋薄層碎土,然后蓋上稻草保濕;(3)選地及整地:選擇排灌良好,前作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種植,要深翻田地3次,每次間隔20天,首次深翻深度為47cm,第二次深翻深度為41cm,第三次深翻深度為35cm,第一次深翻時每畝施35kg的石灰與膨潤土混合物,石灰與土壤混合均勻,第三次深翻時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土壤與有機肥要混合均勻,做成寬1.2米,長8米的畦,整平耙細,每隔15天澆水一次;通過對田地的不僅能提高肥效,還能提高西紅柿苗株的吸收率,促進西紅柿苗株的生長和提高西紅柿苗株活力,降低西紅柿植株的死亡率;(4)定植:當幼苗長至5-6片真葉,即可移栽定植;(5)花開處理:70%植株花開時,噴灑一次質量濃度為1.25%的氯化鉀溶液,噴灑量為每畝4kg;(6)追肥,待花全部凋謝后,畝施6kg尿素、4kg硫酸鉀、1.5kg過磷酸鈣、0.8kg生長助劑,以后每隔12天施一次;所述生長助劑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制成:葎草10、竹節草12、葡萄葉16、甘薯藤5;(7)收獲采摘,待西紅柿果實80%以上現紅后,采摘。進一步的,所述的生長助劑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將葎草、竹節草、葡萄葉、甘薯藤采用40℃清水浸泡3小時后,過濾,然后混合粉碎至150目,加入竹節草重量2倍量的水,混合均勻,加入復合酶,置于39℃下恒溫酶解7小時,過濾,得酶解漿,再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勻,于46℃恒溫發酵6小時,得發酵漿,將發酵漿進行干燥至含水量至30%,即得所需生長助劑。進一步的,所述的復合酶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制成:纖維素酶10、半纖維素酶9。進一步的,所述的酵母菌為啤酒酵母。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3)中石灰與膨潤土混合物中石灰與膨潤土按20:1質量比例混合而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西紅柿種植方法相比,本發明具有極顯著的優點,綠色、環保、無污染,極大的提高了西紅柿產量,本發明西紅柿種植方法,能促進西紅柿苗株的生長發育,提高苗株的成活率,提高西紅柿苗株的抵抗力,降低西紅柿苗株的病蟲害產生率,培育出來的西紅柿植株坐果率提高了12%,結出來的西紅柿脆嫩,口感佳,通過對土壤的處理避免了西紅柿種子的病蟲害侵害,通過種子處理處理可以明顯提高種子質量和種子抗逆能力,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成活率,通過追肥時配合添加的生長助劑明顯提高西紅柿的長勢,營養均衡,能夠使得西紅柿在整個生長期內不脫肥,生產的西紅柿口感更好、產量更高、益營養物質含量較常規種植的西紅柿平均高10%以上,相較于常規種植方法種植的西紅柿產量提高了38%以上,并且縮短了西紅柿的生長周期8%左右,本發明種植方法生產的西紅柿相較于常規種植方法生產的西紅柿銷售量提高了18%以上,經濟效益好,推廣價值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西紅柿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種子處理:將西紅柿種子先在太陽下晾曬3天,然后將西紅柿種子平鋪,使其厚度在2cm,然后對西紅柿種子顆粒進行微波處理,微波處理的功率為1200W,微波作用時間為5min,然后采用質量濃度為0.18%的鉬酸鈉溶液浸泡42min,然后再采用質量濃度為2.8%的氯化鈣溶液浸泡2小時,然后再將西紅柿種子放在溫度為36℃,空氣相對濕度為65%的環境下,同時采用720lux的光照進行照射,18min后,經過催芽,等到絕大多數種子露白,即可播種;(2)播種育苗:播種前,先將苗床淋透水,播后隨即蓋薄層碎土,然后蓋上稻草保濕;(3)選地及整地:選擇排灌良好,前作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種植,要深翻田地3次,每次間隔20天,首次深翻深度為47cm,第二次深翻深度為41cm,第三次深翻深度為35cm,第一次深翻時每畝施35kg的石灰與膨潤土混合物,石灰與土壤混合均勻,第三次深翻時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土壤與有機肥要混合均勻,做成寬1.2米,長8米的畦,整平耙細,每隔15天澆水一次;(4)定植:當幼苗長至5-6片真葉,即可移栽定植;(5)花開處理:70%植株花開時,噴灑一次質量濃度為1.25%的氯化鉀溶液,噴灑量為每畝4kg;(6)追肥,待花全部凋謝后,畝施6kg尿素、4kg硫酸鉀、1.5kg過磷酸鈣、0.8kg生長助劑,以后每隔12天施一次;所述生長助劑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制成:葎草10、竹節草12、葡萄葉16、甘薯藤5;(7)收獲采摘,待西紅柿果實80%以上現紅后,采摘。進一步的,所述的生長助劑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將葎草、竹節草、葡萄葉、甘薯藤采用40℃清水浸泡3小時后,過濾,然后混合粉碎至150目,加入竹節草重量2倍量的水,混合均勻,加入復合酶,置于39℃下恒溫酶解7小時,過濾,得酶解漿,再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勻,于46℃恒溫發酵6小時,得發酵漿,將發酵漿進行干燥至含水量至30%,即得所需生長助劑。進一步的,所述的復合酶按重量份計由以下成分制成:纖維素酶10、半纖維素酶9。進一步的,所述的酵母菌為啤酒酵母。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3)中石灰與膨潤土混合物中石灰與膨潤土按20:1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對比例1: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不采用質量濃度為0.18%的鉬酸鈉溶液對西紅柿種子進行浸泡。對比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不同時采用720lux的光照進行照射。對比例3: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將同時采用720lux的光照進行照射這一處理步驟放置到采用質量濃度為2.8%的氯化鈣溶液浸泡3小時前。對比本發明種植方法、對比例、常規西紅柿種植方法中西紅柿種子的發芽率與西紅柿幼苗的成活率:表1發芽率%成活率%實施例198.696.0對比例192.190.5對比例295.393.9對比例393.993.3常規西紅柿種植方法88.679.4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西紅柿種植方法中西紅柿種子發芽率與西紅柿幼苗成活率相較于普通西紅柿種植方法具有極大的提高。對本發明種植的西紅柿與常規種植方法生產的西紅柿對比(每百克可食部分):表2實施例1普通種植西紅柿維生素C/mg4025鈣/mg1210鐵/mg0.50.4鋅/mg0.180.13硒/μg0.550.48蛋白質/g0.170.15由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種植的西紅柿品質更加優異。經試驗,在實施例1中追肥時,不添加本發明配制的生長助劑,生產的西紅柿產量較實施例1降低了15%左右,每百克西紅柿可食部分中維生素C含量只有35mg。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