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涉及種植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是純植物纖維,無營養成份,不易滋生細菌,天然柔和,皮膚接觸無刺激,無異味,無污染,無漂染,無任何添加物,氣息清新自然,是絕對溫暖、健康、環保的綠色產品,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更為適用,是健康保暖的首選。傳統的棉花種植過程中,要在播種前15天進行曬種和浸泡,處理時間較長達7~10天,處理時間長,種植效率較低,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技術實現要素: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酶解浸泡:將棉花種子浸于浸泡液中,于40~42℃攪拌浸泡3~4小時,軟化種皮,避免種子內水分含量過高,增加氧氣和營養進入,避免種子腐爛,得酶解種子;(2)發酵催芽:將酶解種子與紅薯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調節紅薯渣的水分含量為52~54%,加入復合菌,攪拌均勻,置于催芽箱,發酵催芽12~14小時,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小分子營養成分,促進種子發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增加紅薯渣的應用途徑,篩分,得催芽種子;(3)拌種殺菌:將拌種劑均勻噴灑于催芽種子,按催芽種子重量計,拌種劑的噴灑量為16~18ml/kg,提供營養成分,加快發芽,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種苗抗病性,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得殺菌種子,待播種。所述步驟(1)的棉花種子,為脫絨棉花種子。所述步驟(1)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纖維素酶0.7~0.9、半纖維素酶0.5~0.7、果膠酶0.3~0.4、淀粉酶0.3~0.4、醋酸1.2~1.4、水1200~1400,將醋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加入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淀粉酶,攪拌均勻,得浸泡液。所述步驟(2)的比例,酶解種子與紅薯渣的重量比為:酶解種子:紅薯渣=1:1.6~1.8。所述步驟(2)的復合菌,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枯草芽孢桿菌12~14、安琪面包酵母7~9、安琪葡萄酒酵母6~8、植物乳桿菌3~5。所述步驟(2)的催芽箱,光照為300~400lx,溫度為24~26℃,濕度為72~74%。所述步驟(3)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牡丹皮31~33、山茱萸26~28、黑升麻22~24、啤酒花22~24、蘇木11~13,將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70~75倍量的體積分數為62~64%的酒精溶液,置于-23~-21℃靜置30~35分鐘,取出,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3,經純植物提取,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安全健康,得拌種劑。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方法簡單,播種后26~30小時內發芽,發芽率為92%,成活率為96%,經濟收入提高10/4%;棉花種子經短時酶解浸泡,軟化種皮,避免種子內水分含量過高,增加氧氣和營養進入,避免種子腐爛;將酶解后的種子置于催芽箱內進行發酵催芽,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小分子營養成分,促進種子發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增加紅薯渣的應用途徑;催芽后種子露白,進行拌種,提供營養成分,加快發芽,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種苗抗病性,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拌種劑經純植物提取,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安全健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酶解浸泡:將脫絨棉花種子浸于浸泡液中,于40~42℃攪拌浸泡3小時,軟化種皮,避免種子內水分含量過高,增加氧氣和營養進入,避免種子腐爛,得酶解種子;(2)發酵催芽:將酶解種子與紅薯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酶解種子與紅薯渣的重量比為:酶解種子:紅薯渣=1:1.6,調節紅薯渣的水分含量為52~54%,加入復合菌,攪拌均勻,置于催芽箱,光照為300lx,溫度為24℃,濕度為72%,發酵催芽12小時,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小分子營養成分,促進種子發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增加紅薯渣的應用途徑,篩分,得催芽種子;(3)拌種殺菌:將拌種劑均勻噴灑于催芽種子,按催芽種子重量計,拌種劑的噴灑量為16ml/kg,提供營養成分,加快發芽,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種苗抗病性,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得殺菌種子,待播種。所述步驟(1)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纖維素酶0.7、半纖維素酶0.5、果膠酶0.3、淀粉酶0.3、醋酸1.2、水1200,將醋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加入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淀粉酶,攪拌均勻,得浸泡液。所述步驟(2)的復合菌,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枯草芽孢桿菌12、安琪面包酵母7、安琪葡萄酒酵母6、植物乳桿菌3。所述步驟(3)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牡丹皮31、山茱萸26、黑升麻22、啤酒花22、蘇木11,將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70倍量的體積分數為62%的酒精溶液,置于-23℃靜置30分鐘,取出,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3,經純植物提取,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安全健康,得拌種劑。實施例2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酶解浸泡:將脫絨棉花種子浸于浸泡液中,于40~42℃攪拌浸泡3小時,軟化種皮,避免種子內水分含量過高,增加氧氣和營養進入,避免種子腐爛,得酶解種子;(2)發酵催芽:將酶解種子與紅薯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酶解種子與紅薯渣的重量比為:酶解種子:紅薯渣=1:1.7,調節紅薯渣的水分含量為53%,加入復合菌,攪拌均勻,置于催芽箱,光照為350lx,溫度為25℃,濕度為73%,發酵催芽13小時,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小分子營養成分,促進種子發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增加紅薯渣的應用途徑,篩分,得催芽種子;(3)拌種殺菌:將拌種劑均勻噴灑于催芽種子,按催芽種子重量計,拌種劑的噴灑量為17ml/kg,提供營養成分,加快發芽,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種苗抗病性,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得殺菌種子,待播種。所述步驟(1)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纖維素酶0.8、半纖維素酶0.6、果膠酶0.3、淀粉酶0.3、醋酸1.3、水1300,將醋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加入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淀粉酶,攪拌均勻,得浸泡液。所述步驟(2)的復合菌,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枯草芽孢桿菌13、安琪面包酵母8、安琪葡萄酒酵母7、植物乳桿菌4。所述步驟(3)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牡丹皮32、山茱萸27、黑升麻23、啤酒花23、蘇木12,將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73倍量的體積分數為63%的酒精溶液,置于-22℃靜置33分鐘,取出,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3,經純植物提取,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安全健康,得拌種劑。實施例3一種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酶解浸泡:將脫絨棉花種子浸于浸泡液中,于40~42℃攪拌浸泡4小時,軟化種皮,避免種子內水分含量過高,增加氧氣和營養進入,避免種子腐爛,得酶解種子;(2)發酵催芽:將酶解種子與紅薯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酶解種子與紅薯渣的重量比為:酶解種子:紅薯渣=1:1.8,調節紅薯渣的水分含量為54%,加入復合菌,攪拌均勻,置于催芽箱,光照為400lx,溫度為26℃,濕度為74%,發酵催芽14小時,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小分子營養成分,促進種子發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增加紅薯渣的應用途徑,篩分,得催芽種子;(3)拌種殺菌:將拌種劑均勻噴灑于催芽種子,按催芽種子重量計,拌種劑的噴灑量為18ml/kg,提供營養成分,加快發芽,殺滅病原微生物,增強種苗抗病性,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得殺菌種子,待播種。所述步驟(1)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纖維素酶0.9、半纖維素酶0.7、果膠酶0.4、淀粉酶0.4、醋酸1.4、水1400,將醋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加入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淀粉酶,攪拌均勻,得浸泡液。所述步驟(2)的復合菌,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枯草芽孢桿菌14、安琪面包酵母9、安琪葡萄酒酵母8、植物乳桿菌5。所述步驟(3)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牡丹皮33、山茱萸28、黑升麻24、啤酒花24、蘇木13,將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75倍量的體積分數為64%的酒精溶液,置于-21℃靜置35分鐘,取出,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3,經純植物提取,不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安全健康,得拌種劑。對比例1去除步驟(1),其余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2去除步驟(2),其余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3去除步驟(3),其余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4現有常規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實施例和對比例棉花種子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在相同地區,隨機選擇統一品種、同一批次的脫絨棉花種子700顆,隨機分為7組,每組100顆,分別用實施例和對比例的方法對該組的棉花種子進行處理,處理后進行種植,其他管理方法相同,實施例和對比例棉花種子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見表1。表1:實施例和對比例棉花種子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項目發芽率/(%)發芽時間/(h)成活率/(%)實施例19126~3095實施例29226~3096實施例39026~3094對比例18238~4289對比例28140~4391對比例38929~3285對比例47747~5283表1的結果表明,實施例的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發芽率和成活率明顯較對比例高,發芽時間明顯較對比例短,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棉花種子的處理方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