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消毒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源消毒產品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植物次生代謝產物所包括的許多有機化合物中具有的抗菌活性的物質,如,萜烯類化合物、生物堿、酚性化合物等。這類化合物是植物在長期自適應環境的演化進程中自我調適、自我保護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一般認為,這類化合物用于殺菌、消毒與現有化學合成類消毒劑相比,最大優越性在于:一是植物源消殺劑內含的各種化合物可以多靶點作用于致病微生物,與傳統化學合成類消毒劑相比,不易產生抗藥性;二是可完全分解,對環境友好、安全;三是植物源材料屬再生資源,完全符合人類可持續發展要求;四是經選擇的植物源殺菌材料,可以具備極強的靶標選擇性,對非靶標生物安全、無害;五是植物源消殺產品一般作用較溫和,刺激性較低,在劑量范圍內幾乎無毒副作用。
目前,國內植物源類抗菌材料的研發大多集中在抗、抑菌作用的層面上,尤以植物精油在抗、抑菌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多。其中,真正能達到消毒效果的研究成果尚未見。抗、抑菌與消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消毒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規范性概念,是指滅殺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以達到無害化的程度。所稱的消毒產品的消毒功效也必須是經《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檢驗認定的。植物源類抗菌材料在農藥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但這方面研究成果與人用消殺產品不是同一個應用領域。
現有的植物源外用殺菌、消毒產品研制途徑,概括起來大致有三類:一是以植物(或中草藥)粗提物為原料的制成品;二是以植物精提物,即植物精油為原料的制成品;三是以植物單提物為原料的制成品。具有一定消毒功效的植物源類抗菌材料已經取得了一些初級成果,以中草藥粗提物復配的組方作為消毒劑的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1861883A公開了一種植物消毒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連翹1-10%,雙花5-20%,甘草25-45%,黃連5-15%,黃柏5-15%,生大黃1-10%,紅花1-10%,丁香1-10%,赤芍1-10%,荊芥1-10%,同時用白酒浸泡經粉碎的原料5-10天,此類組方一是乙醇含量接近50%,其表述為≤49%(50%乙醇已具備殺菌能力);二是從其檢測報告中可見,干擾物所用小牛血清僅0.3%,即便符合消毒技術規范要求,也只能作為“二次消毒”使用,實際使用意義不大。以復配精油的組方作為消毒劑的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2239893A公開了一種植物精油殺菌消毒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桉樹油0.3%,茶樹油0.4%,艾蒿油0.3%,迷迭香油0.5%,佛手柑油0.5%,檸檬油0.5%,薰衣草油0.7%,丁香油0.2%,百里香油0.4%,以及余量為稀釋劑,該專利組方中精油量占比3.8%,“剩余余量為稀釋劑”,所謂精油稀釋劑一般為乙醇,如此高比例的乙醇,使得該專利組方并無實際推廣意義。此外,中國專利文獻CN103749563A公開了一種植物精油組合物消毒劑,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薄荷油1%,月桂精油0.5%,桉葉精油1.5%,陳皮精油1%,胡桃葉精油1%,檸檬酸3%,乙醇余量,該專利申請與前例同樣,乙醇含量達90%以上。由于這兩例專利申請組方中乙醇含量均很高,因此根本無法判定精油組分的消毒作用。
以上所述的這些專利申請中的植物消毒劑具有如下特點:
1、制備工藝簡單、粗糙,如:只使用精油和乙醇。
2、使用大量有機稀釋劑,造成制造成本極高,亦無實際使用價值。
3、產品功能不強,甚至出現組方中主要功能材料的功能的不確定性問題,技術上存在明顯缺陷。
4、由于大量使用稀釋劑(乙醇),無法體現植物源消毒產品性能上應有的優勢。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乙醇使用量大,實際使用價值低,殺菌效果差,消毒劑作用時間長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乙醇使用量小,毒副作用小,殺菌效果好,作用時間短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和植物源類消毒劑。
本發明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現有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復雜、成本高、對環境的污染性大,從而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對環境無害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和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
為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茶樹精油0.5~1.0份,
綠花白千層精油0.5~1.0份,
玫瑰草精油0.5~1.0份,
檸檬薄荷精油0.5~1.0份,
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0.3~0.8份。
所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茶樹精油0.8份,
綠花白千層精油0.5份,
玫瑰草精油0.5份,
檸檬薄荷精油0.5份,
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0.5份。
所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中,還包括,杜鵑花酸0.3~1.0份。
所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中,還包括,杜鵑花酸0.5份。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植物源類消毒劑,包括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還包括,吐溫80 3.4~6.4份,乙醇20~30份,1,2-丙二醇4~6份,EDTA二鈉鹽0.03~0.05份和水。
所述的植物源類消毒劑中,包括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還包括,吐溫80 3.5份,乙醇30份,1,2-丙二醇4份,EDTA二鈉鹽0.03份和水。
一種制備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將所需量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混合均勻。
一種制備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的方法,還包括,將杜鵑花酸和乙醇按照重量比為1:(5~15)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混合均勻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混合。
一種制備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劑的方法,包括,
(1)將所需量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混合均勻得到精油混合物;
(2)將杜鵑花酸和乙醇按照重量比為1:(5~15)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
(3)將吐溫80和1,2-丙二醇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水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制備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剩余的乙醇與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制備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一種制備上述的植物源類消毒劑的方法,包括,
(1)將所需量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和/或山雞椒精油混合均勻得到精油混合物;
(2)將杜鵑花酸和乙醇按照重量比為1:(5~15)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
(3)將吐溫80和1,2-丙二醇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剩余的乙醇與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水加入所述第三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制備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中,以殺菌功效著稱的茶樹精油含有高比例的單萜烯醇、單萜烯及其萜烯氧化物,綠花白千層精油中含有較高比例的萜烯氧化物及其單萜烯,玫瑰草精油及檸檬薄荷精油含有較高比例的單萜烯醇及萜烯酯,檸檬香桃木精油和山雞椒精油中均含有檸檬醛,檸檬醛既可以用作調香劑,調節消毒劑的氣味,便于人們接受,又具有抗菌功能,進一步提高消毒劑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對龜分枝桿菌膿腫亞種的殺滅效果更為明顯,能夠滿足殺滅要求。單萜烯醇、單萜烯醛、萜烯氧化物及萜烯酯都具有較強的殺菌功能,且由于原料均是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因此無毒副作用,對環境友好,各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在組方中相互協同作用,形成了多靶點的殺菌功效,殺菌效果好,不易產生抗藥性菌株。此外,精油中所含的單萜烯還具有強大的細胞膜滲透作用,使得有效成分更快的作用于需要消毒的對象,縮短消毒作用時間。
2.本發明提供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中,在精油混合物中還加入了杜鵑花酸,杜鵑花酸為一植物源產物,屬有機酸類天然飽和直鏈二羧酸。杜鵑花酸有抗菌性,1mol/L為殺菌濃度。此外,由于杜鵑花酸毒性低,可與多種活性物共用起增效作用,在乳狀液體系中具有較高的助滲效率,可攜帶40-60%的活性成分滲入皮層。杜鵑花酸通過促滲作用可以攜帶藥液中的殺菌成分快速滲透過致病菌的外層胞膜在達到殺菌作用的同時縮短了殺菌時間。
3.本發明提供的植物源類消毒劑中,乳化劑吐溫80,乳化劑助劑乙醇和1,2-丙二醇以及EDTA二鈉鹽的加入使得制備的消毒劑形成乳化狀的體系,體系穩定性好,保質期較長,即使消毒劑長期存放,也不會影響消毒劑的殺菌效果,且在減少乙醇的使用量的基礎上,保證了精油混合物的消毒效果。
4.本發明提供的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中,采用將乳化劑、乳化助劑、去離子水、增效劑依次加入植物精油混合物中制得消毒劑,制備工藝簡單、合理,對生產設備的要求低,進而降低了消毒劑的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混合均勻。
實施例2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1.0g,檸檬薄荷精油0.5g,山雞椒精油0.8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山雞椒精油0.8g混合均勻。
實施例3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將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混合均勻。
實施例4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將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混合均勻。
實施例5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1.0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8g杜鵑花酸0.3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1.0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8g混合均勻。將杜鵑花酸0.3g和乙醇3g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混合均勻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混合。
實施例6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山雞椒精油0.3g,杜鵑花酸1.0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山雞椒精油0.3g混合均勻。將杜鵑花酸1.0g和乙醇10g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混合均勻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山雞椒精油混合。
實施例7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杜鵑花酸0.5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混合均勻。將杜鵑花酸0.5g和乙醇5g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混合均勻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檸檬香桃木精油混合。
實施例8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杜鵑花酸0.7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混合均勻。將杜鵑花酸0.7g和乙醇7g混合,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混合均勻的茶樹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玫瑰草精油、檸檬薄荷精油、山雞椒精油混合。
實施例9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劑,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杜鵑花酸1.0g,吐溫80 3.4g,乙醇30g,1,2-丙二醇4g,EDTA二鈉鹽0.05g和水。
該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混合后均勻攪拌20min,得到精油混合物,靜置備用;
(2)將杜鵑花酸1.0g和乙醇5.0g混合,融溶后,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靜置備用;
(3)將吐溫80 3.4g和1,2-丙二醇4g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去離子水緩慢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0.05g,攪拌20min,制備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剩余的乙醇25.0g與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邊加邊攪拌至乙醇加完,至藥液呈透明狀后靜置,將藥液泵入微濾器中過濾,取濾液得到成品料,對成品料進行外觀和pH值檢測,經檢驗合格后進入下一流程,將上述合格成品泵入儲料罐待用,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實施例10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劑,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1.0g,檸檬薄荷精油0.5g,山雞椒精油0.8g,杜鵑花酸0.3g,吐溫80 6.4g,乙醇20g,1,2-丙二醇6g,EDTA二鈉鹽0.03g和水。
該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茶樹精油1.0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1.0g、檸檬薄荷精油0.5g、山雞椒精油0.8g混合后均勻攪拌20min,得到精油混合物,靜置備用;
(2)將杜鵑花酸0.3g和乙醇4.5g混合,融溶后,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靜置備用;
(3)將吐溫80 6.4g和1,2-丙二醇6g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剩余的乙醇15.5g與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邊加邊攪拌至乙醇加完,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水緩慢加入所述第三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0.03g,攪拌20min,靜置,將藥液泵入微濾器中過濾,取濾液得到成品料,對成品料進行外觀和pH值檢測,經檢驗合格后進入下一流程,將上述合格成品泵入儲料罐待用,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實施例11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劑,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杜鵑花酸0.5g,吐溫80 3.5g,乙醇30g,1,2-丙二醇4g,EDTA二鈉鹽0.03g和水。
該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茶樹精油0.8g、綠花白千層精油0.5g、玫瑰草精油0.5g、檸檬薄荷精油0.5g、檸檬香桃木精油0.5g混合后均勻攪拌20min,得到精油混合物,靜置備用;
(2)將杜鵑花酸0.5g和乙醇5.0g混合,融溶后,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靜置備用;
(3)將吐溫80 3.5g和1,2-丙二醇4g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去離子水緩慢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0.03g,攪拌20min,制備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剩余的乙醇25.0g與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邊加邊攪拌至乙醇加完,至藥液呈透明狀后靜置,將藥液泵入微濾器中過濾,取濾液得到成品料,對成品料進行外觀和pH值檢測,經檢驗合格后進入下一流程,將上述合格成品泵入儲料罐待用,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實施例12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劑,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杜鵑花酸0.7g,吐溫80 5.0g,乙醇25g,1,2-丙二醇5g,EDTA二鈉鹽0.04g和水。
該植物源類消毒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茶樹精油0.7g、綠花白千層精油0.8g、玫瑰草精油0.7g、檸檬薄荷精油0.8g、山雞椒精油0.6g混合后均勻攪拌20min,得到精油混合物,靜置備用;
(2)將杜鵑花酸0.7g和乙醇7.0g混合,融溶后,制備得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靜置備用;
(3)將吐溫80 5.0g和1,2-丙二醇5g混合得到助劑;
(4)將所述精油混合物與所述助劑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5)將剩余的乙醇18.0g與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邊加邊攪拌至乙醇加完,得到第二混合物;
(6)將所述杜鵑花酸的乙醇溶液與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攪拌2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
(7)將水緩慢加入所述第三混合物中,然后加入EDTA二鈉鹽0.04g,攪拌20min,靜置,將藥液泵入微濾器中過濾,取濾液得到成品料,對成品料進行外觀和pH值檢測,經檢驗合格后進入下一流程,將上述合格成品泵入儲料罐待用,得到所述植物源類消毒劑。
對比例1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當歸精油0.5g,金銀花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5g、綠花白千層精油1.0g、當歸精油0.5g、金銀花精油1.0g、檸檬香桃木精油0.3g混合均勻。
對比例2
一種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包括原料:茶樹精油0.5g,月桂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胡桃葉精油1.0g,山雞椒精油0.3g。
該消毒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茶樹精油0.5g、月桂精油1.0g、玫瑰草精油0.5g、胡桃葉精油1.0g、山雞椒精油0.3g混合均勻。
對比例3
選用北京普瑞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天驚牌純植物消毒劑作為對比例3。
實驗例
將實施例1、3、5、7和對比例1~3的植物源類消毒組合物分別作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五代、大腸桿菌(8099)第五代、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第五代、銅綠假單細胞(ATCC15442)第五代和龜分枝桿菌膿腫亞種(ATCC93326)四代,作用時間和平均滅殺效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實施例1、3、5、7和對比例1~3的消毒組合物對不同試驗菌的作用時間和平均殺滅效果對比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實施例1、3、5、7的消毒組合物相對于對比例1~3對試驗菌的平均殺滅效果明顯較好,均能達到標準要求,且加入杜鵑花酸后消毒組合物的殺菌作用時間明顯縮短。
選用乙醇、苯扎溴銨(新潔爾滅)、1210(四代)和碘伏這些化學合成類消毒劑作為對比例,將其與按照本申請實施例11方法制備的植物源類消毒劑對不同試驗菌的符合消毒要求時間進行對比,結果如下表2所示。
表2對比例化學合成類消毒劑和實施例11的消毒組合物對不同試驗菌的符合消毒要求時間對比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實施例11的消毒劑相對于對比例的常用化學合成類消毒劑,對多種細菌均有殺菌作用,且符合消毒要求時間明顯較短,尤其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龜分枝桿菌膿腫亞種的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經本發明的方法制得的消毒組合物和消毒劑,可有效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致病菌、致病性酵母菌等醫院感染常見的細菌,以及龜分支桿菌。本發明的消毒劑組合物和消毒劑可廣泛應用于醫用消毒、個人衛生消毒及家庭預防消毒。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